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0
词典
2
分类词汇
38
共38,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淮濆
淮乡
淮服
淮左
边淮
五河
仲家
徐戎
淮圻
徐宅
鸿隙陂
安徽省
长源公
淮南橘,淮北枳
皖北平原
《漢語大詞典》:
淮濆
(1).指 淮河 堤岸。
《诗·大雅·常武》
:“闞如虓虎,铺敦 淮 濆。” 郑玄 笺:“敦,当作屯……陈其兵於 淮水 大防之上。”
(2).指 淮河 防地。 唐
刘禹锡
《代谢平章事表》
:“心存闕下,同犬马之恋恩;身存 淮 濆,仰云天而结思。”
分類:
淮河
堤岸
防地
《漢語大詞典》:
淮乡(淮鄉)
指 淮河 流域。 明
高启
《贺新郎·喜徐卿远访》
词:“ 淮 乡 楚 泽知游徧,问 江 南归时谁有、故家庭院。”
分類:
淮河
流域
《漢語大詞典》:
淮服
淮河 流域。
《
晋书·周浚刘乔等传论
》
:“向若违左袵於 伊川 ,建右社於 淮 服……犹足以紓难缓亡。”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
:“兹岭復巑岏,分区奠淮服。” 唐
李德裕
《平泉山居草木记》
:“余二十年间,三守 吴门 ,一蒞 淮 服,嘉树芳草,性之所耽。”
分類:
淮河
流域
《國語辭典》:
淮左
拼音:
huái zuǒ
淮东。指淮河下游,位于今安徽淮河南岸一带。
分類:
淮河
东地
地区
《漢語大詞典》:
边淮(邊淮)
(1). 南宋 时, 淮河 一线为 宋 金 南北对峙的边界,故称“边淮”。 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
:“且当於边 淮 先募弓弩手,耕极边三十里之地。”
(2). 明 末 清 初, 淮河 一线一度为 南明 与 清 军南北对峙的边界。亦称“ 边淮 ”。 清
查慎行
《秦邮道中即目》
诗:“去郭几家犹傍柳,边 淮 一带已无村。”
分類:
淮河
一线
一度
南北
南明
对峙
边界
《漢語大詞典》:
五河
(1).神话传说中的五色之河。
《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
:“徧览八紘而观四海兮,朅度九江越五河。” 颜师古 注:“五河,五色之河也。
《仙经》
説有紫、碧、絳、青、黄之河。”
《
晋书·陆机传
》
:“ 葛洪 著书,称 机 文犹 玄圃 之积玉,无非夜光焉;五河之吐流,泉源如一焉。”
(2). 淮河 及其支流 浍 、 沱 、 漴 、 潼 ,五河的合称。 宋 于 五河口 置隘,东滨 淮 ,西北有 浍 、 沱 ,东南有 漴 ,东北有 潼 。
《
宋史·理宗纪三
》
:“ 吕文德 言与 大元 兵战 五河 隘口,又战于 濠州 。”
分類:
淮河
五色
支流
《國語辭典》:
仲家
拼音:
zhòng jiā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元代时有「仲家」族称,属西南僰掸族系。散居于贵州中、西、南部,而以西、南部各县为多。以农耕为主要生计。今统称为布依族。
分類:
布依族
云南
袁术
长江
壮族
淮河
旧称
下游
地区
自称
《漢語大詞典》:
徐戎
(1).古族名。东夷之一。 夏 至 周 分布于今 淮河 中下游。 周 初建立 徐国 ,在东夷中最称强大,曾数次联合 淮 夷等抗 周 。 春秋 时曾为 楚 所败, 周敬王 八年(公元前512年)为 吴国 所并。
《
书·费誓
》
:“徂兹 淮 夷, 徐 戎并兴。” 孔 传:“今往征此 淮浦 之夷, 徐州 之戎并起为寇。”
(2).泛指异族。 宋
岳珂
《
桯史·献陵疏文
》
:“万乘墨縗,将御 徐 戎之难;六军縞素,咸声 义帝 之寃。”此指 金 人。
分類:
古族名
异族
东夷
分布
于今
淮河
《漢語大詞典》:
淮圻
指 淮河 附近一带。 唐
蔡允恭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
:“久倦川涂曲,忽此望 淮 圻。”
分類:
淮河
附近
《漢語大詞典》:
徐宅
古代 徐 戎所居之地,指 徐国 。在今 淮河 中下游,即 江苏 西北部和 安徽 东北部一带。
《诗·鲁颂·閟宫》
:“保有 鳧 绎 ,遂荒 徐 宅。” 朱熹 集传:“宅,居也,谓 徐国 也。” 高亨 注:“ 徐 夷旧居之地。”
分類:
所居
淮河
《漢語大詞典》:
鸿隙陂(鴻隙陂)
陂名。故址在今 河南 淮河 北 正阳 、 息县 间。跨 汝河 ,受 淮 北诸水,郡以为饶。 汉成帝 时, 关 东患水,陂溢为害, 翟方进 等奏罢之。后岁旱、民失其利。 东汉 邓晨 为 汝南 太守,修复旧陂,起塘四百馀里,灌田数千顷, 汝 土以饶。至 安帝 永初 三年,诏以陂假与贫民,自是遂废。 宋
秦观
《汝水涨溢说》
:“
《
汉书
》
称 汝南 有 鸿隙陂 , 翟方进 为相始奏罢,郡人怨甚切。意 鸿隙陂 者,非特为灌溉之利,菱芡蒲鱼之饶,实一郡瀦水处也。”
分類:
故址
河南
淮河
《國語辭典》:
安徽省
拼音:
ān huī shěng
省名。是取安庆(今怀宁)和徽州(今歙县)两府的首字而得名。大部分属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东界江苏、浙江,西界河南、湖北,南界江西,面积约十四万六千三百平方公里,省会合肥市。简称为「皖」。
分類:
中国
国中
中东
东部
长江
江下
下游
淮河
河中
《漢語大詞典》:
长源公(長源公)
(1).古代 淮河 神的封号。
《
旧唐书·玄宗纪下
》
:“﹝ 天宝 六载﹞封 河瀆 为 灵源公 , 济瀆 为 清源公 , 江瀆 为 广源公 , 淮瀆 为 长源公 。”
(2).指 长江 之神。 唐
李白
《为宋中丞祭九江文》
:“谨以三牲之奠,敬祭于 长源公 之灵。”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
:“ 长江 ,源远流长,应是 长源公 。”
分類:
长江
淮河
封号
《国语辞典》:
淮南橘,淮北枳
拼音:
huái nán jú,huái běi zhǐ
南方的橘树移植至淮河以北,结成的果实称为枳。语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水土异也。」后比喻人的品性会随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如:「他在电动玩具店里打工时,只知玩乐,现在换到图书馆,反而爱看书,真是『淮南橘,淮北枳』!」
分类:
南方
橘树
移植
淮河
果实
《国语辞典》:
皖北平原
拼音:
wǎn běi píng yuán
地名。位于安徽省境内,淮阳山以北,为淮河与众多支流所冲积而成的平原。属黄淮平原的一部分。夏季高温,主产杂粮,冬季主产小麦。矿产以煤为最重要。主要都市为蚌埠。
分类:
地名
安徽
境内
淮阳
阳山
淮河
众多
支流
冲积
平原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