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黄衣
(1).黄色的衣服。古代帝王、道士均穿黄色衣服。唐代宦官也穿黄服。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参见“ 黄冠 ”。礼记·玉藻:“﹝君子﹞狐裘,黄衣以裼之。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犬羊之裘不裼。”论语·乡党:“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 杨伯峻 注:“这三句表示衣服里外的颜色应该相称。古代穿皮衣,毛向外,因之外面一定要用罩衣,这罩衣就叫裼衣。这里的‘緇衣’、‘素衣’、‘黄衣’的衣指的正是裼衣。”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刘向 於 成帝 之末,校书 天禄阁 ,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登阁而进…… 向 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金卯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 唐 韩愈 《华山女》诗:“黄衣道士亦讲説,座下寥落如明星。” 唐 白居易 《卖炭翁》诗:“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元年:“初, 太宗 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黄衣廪食,守门传命而已。”宋史·太祖纪一:“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 太祖 身。”参见“ 黄袍 ”。
(2).借指僧道或宦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四凶:“ 咸通 中降圣之辰,二教论议,而黄衣屡奔。上小不懌,宣下令后辈新入内道场,有能折衝浮图者,许以自荐。”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冬,十月,戊午,设贤良方正直言极諫、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於教化等科” 元 胡三省 注:“此所谓制举也。时詔应天下诸色人中,不限前资、见任职官,黄衣草泽,并许应詔。”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食货:“ 中宗 时,黄衣乃二千员,外置千员。”
(3).用以酿酒和制酱用的蒸熟的淀粉制品在发酵过程中表面所生的霉尘。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酱法:“《食经》‘作麦酱法’:小麦一石,渍一宿,炊。卧之,令生黄衣。”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四·黄蒸﹝集解﹞引 苏恭 曰:“黄蒸,磨小麦粉拌水和成饼,麻叶裹,待上黄衣,取晒。”
《國語辭典》:黄袍(黃袍)  拼音:huáng páo
1.黄色的长衣,隋以后为天子服。如:「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聊斋志异。卷二。九山王》:「高卧山巢,公然自负,以为黄袍之加,指日可俟矣。」
2.僧服。为职位较高者,做佛事时所披的黄色僧袍。
3.指黄莺。唐。贯休 晚春寄张侍郎诗:「鸟听黄袍小,城临白帝寒。」
《漢語大詞典》:橡栗
栎树的果实。含淀粉,可食,味苦。也叫橡实、橡子、橡果。庄子·盗跖:“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 有巢氏 之民。” 唐 杜甫 《北征》诗:“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清 赵翼 《静观》诗之二五:“食不如橡栗,衣不如紵麻。”
《國語辭典》:滫瀡  拼音:xiǔ suǐ
用淅米汁浸食物使柔滑,为一种调和食物的方法。《礼记。内则》:「滫瀡以滑之,脂膏以膏之。」
《國語辭典》:水解  拼音:shuǐ jiě
物质遇水引起分解的化学反应。如三氯化磷遇水,则分解为亚磷酸及盐酸的混合物。
《國語辭典》:尸解  拼音:shī jiě
修炼得道者遗其形骸而成仙。《北史。卷二七。李先传》:「年九十馀,颜如少童。一旦,沐浴冠带,家人异之,俄而坐卒。道士咸称其得尸解仙道。」《聊斋志异。卷一○。恒娘》:「明日老父尸解,妾往省觐,不复还矣。」
《國語辭典》:粉丝(粉絲)  拼音:fěn sī
1.一种用豆粉制成的食品,成丝状。有些地方也称为「冬粉」。
2.支持者,拥戴者。为英文fans的音译。如:「粉丝团」、「粉丝专页」。
《漢語大詞典》:团粉(團粉)
烹调用的淀粉,多用绿豆或芡实制成,也叫粉团。
《漢語大詞典》:小粉
(1).轻脂薄粉。 汉 伶玄 《飞燕外传》:“为薄眉号远山黛,施小粉号慵来粧。”一本作“小朱”。
(2).小粉蝶。 宋 晏几道 《留春令》词:“小粉多情怨花飞,仔细把、残香看。”
(3).用小麦、葛根、番薯等提出的淀粉。
《漢語大詞典》:白及
(1).亦称“ 白芨 ”。植物名。块茎含黏液质和淀粉等,可作糊料,亦可入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白及:“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名白及。”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余丙子使 蜀 ,山路中见白芨花,因得‘西风尽日濛濛雨,开遍空山白芨花’之句。” 赵树理 《金字》:“这位热心帮忙的青年有经验,并没有问我怎样做,就把泥金放在碗底,倒了一点水,用白芨研起来。”
(2).牛名。太平广记卷四三四引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 大月支 及 西胡 ,有牛名曰白及,今日割取其肉一二斤,明日其疮即愈。”
《國語辭典》:蓖薢(萆薢)  拼音:bì xiè
植物名。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草本。块根呈球形,表面黑色,长满须根。茎细而长,叶互生,有柄,呈圆心脏形。夏秋间开紫色小花,排列成穗状花序。果实为蒴果,有翅。地下茎味苦,可治疗疮毒。多年于山麓或河畔等处。
《國語辭典》:糖醋  拼音:táng cù
一种烹调食物的方法。酌加糖、醋,使菜肴带有酸酸甜甜的味道。如:「糖醋鱼」、「糖醋排骨」、「糖醋高丽菜」。
《國語辭典》:面筋(麵筋)  拼音:miàn jīn
一种食品。小麦粉和著水以洗去淀粉,剩下的蛋白质凝结成团者,称为「面筋」。《儒林外史》第二回:「俺前日听见说,荀家炒了些面筋,豆腐干送在庵里,又送了几回馒头,火烧。」
《國語辭典》:焙粉  拼音:bèi fěn
由碳酸氢钠(小苏打)混合酒石酸和淀粉而成,可用来制面包等面食。也称为「发酵粉」。
《國語辭典》:麦精(麥精)  拼音:mài jīng
用麦芽制成的浸膏。主要成分是麦芽糖和淀粉酶,常用来制麦精鱼肝油。
《漢語大詞典》:浆粉(漿粉)
由麸面、面粉淘洗沉淀而成的淀粉。可制食品,亦可作浆衣材料。 宋 陆游 《清暑》诗:“厨人具浆粉,童子鬻山茗。”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小麦:“麦粉乃是麩麵、麵洗筋澄出浆粉。今人浆衣多用之。”
《國語辭典》:腊肠(臘腸)  拼音:là cháng
将猪肉泥加上一些淀粉或调味料搅和灌入小肠,而后风乾或煮烤而成的条形食品。清。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吸鸦片烟者之巧计》:「有人馈京师西城新街口铁匠营胡同德宅节礼两匣,其门丁启视,均腊肠也,乃私窃一串,预备午觞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