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涩呐(澀呐)
见“ 涩訥 ”。
《國語辭典》:涩讷(澀訥)  拼音:sè nè
说话迟钝困难。《宋书。卷四七。刘怀肃传》:「怀肃次弟怀敬,涩讷无才能。」也作「涩呐」。
分類:文章迟钝
《漢語大詞典》:涩噎(澀噎)
谓因不滑润而梗噎。礼记·玉藻“饮而俟” 唐 孔颖达 疏:“礼,食未飱,必前啜饮,以利滑喉中,不令涩噎。”
分類:滑润
《漢語大詞典》:涩重(澀重)
干涩沉重。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十七:“人们都眼皮涩重,上边的垂下来了。”
分類:干涩沉重
《漢語大詞典》:涩竹(澀竹)
竹的一种。 宋 范成大 《桂海草木志》:“涩竹肤麤,涩如砂纸。”
分類:竹的一种
《漢語大詞典》:僒涩
犹艰涩。指文辞艰深晦涩。 明 唐顺之 《〈董中峰侍郎文集〉序》:“於是率然而出之,决裂以为体,餖飣以为词,尽去自古以来开闔首尾经纬错综之法,而别为一种臃肿侰澁浮荡之文。”
《漢語大詞典》:简涩(簡澀,簡澁)
亦作“ 简澁 ”。谓文词简奥晦涩。 明 宋濂 《深褭先生吴公私谥贞文议》:“斯文之正,非谓其富丽也,非谓其奇诡也,非谓其简涩涣漫也。” 明 方孝孺 《赠郑显则序》:“天下之论文者,嗜简澁则主於奇诡,乐敷畅则主於平易,二者皆非也。”
分類:文词晦涩
《漢語大詞典》:瀸涩
浸润。《淮南子·要略》:“执其大指,以内洽五藏,瀸濇肌肤。”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一:“説文濇,不滑也。瀸濇二字义不相属。濇当为‘渍’。”
分類:浸润
《漢語大詞典》:谨涩(謹澀)
谨愿迟钝。宋书·桂阳王休范传:“唯 休范 谨涩无才,不为物情所向,故得自保,而常忧惧,恒虑祸及。”
分類:迟钝
《漢語大詞典》:盲风涩雨(盲風澁雨)
犹盲风怪雨。比喻晦涩的诗风。 清 钱谦益 《徐元叹诗序》:“寧为长天晴日,无为盲风澁雨;寧为清渠细流,无为浊沙恶潦……导之於晦蒙狂易之日,而徐反诸言志、永言之故,诗之道其庶几乎!”
分類:晦涩诗风
《漢語大詞典》:秘涩(祕濇)
闭涩,不滑溜。《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炙甘草汤方”方解引 张璐 曰:“津液枯槁之人,宜预防二便祕濇之虞。”
分類:滑溜
《漢語大詞典》:吝涩(恡澁)
见“ 恡嗇 ”。
《國語辭典》:吝啬(吝嗇)  拼音:lìn sè
气量狭小,用度过分减省。《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曹洪》:「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宋史。卷三一二。列传。曾公亮》:「性吝啬,殖货至钜万。」
乌刍涩摩
【佛学大辞典】
(明王)(参见:乌刍沙摩)
乌刍涩摩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威怒乌刍涩摩仪轨之略称。
补涩波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作布瑟波Pus!pa,译曰花。大日经疏八曰:「梵云枳娑攞瑜。是林树上兼带条叶之花。次云补涩波。正目花体。如花鬘散花之类皆用此名。」禅宗正脉序曰:「布瑟波印于饮光。」名义集三曰:「布瑟波,此云华。」
落吃涩弭
【佛学大辞典】
(术语)Laks!mi,译曰吉祥相。大日经疏八曰:「梵云落吃涩弭,翻为吉祥相,或云具相。亦是嘉庆义、吉祥义、吉庆义、灭德义、好相貌义,当知此名摄一切功德,故会意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