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涕泪(涕淚)  拼音:tì lèi
鼻涕眼泪。用以表示情绪激昂、涕泗纵横的样子。唐。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國語辭典》:流涕  拼音:liú tì
流泪。形容悲伤的样子。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每读其书,未尝不废卷流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小娥再三顶礼念诵,流涕而去。」
《國語辭典》:涕泗  拼音:tì sì
眼泪和鼻涕。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三二:「齐景升牛山,涕泗纷交流。」唐。杜甫 登岳阳楼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也作「涕洟」。
《國語辭典》:涕泗滂沱  拼音:tì sì pāng tuó
滂沱,雨势盛大。涕泗滂沱指鼻涕眼泪流得像下大雨一样。语出《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形容哭得很伤心。《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纪下》:「月中再设净馔,每至展拜,涕泗滂沱,哀动左右。」
《國語辭典》:涕泣  拼音:tì qì
流泪哭泣。《礼记。杂记下》:「唯父母之丧,不辟涕泣而见人。」《史记。卷一○八。韩长孺传》:「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为。」
《國語辭典》:感涕  拼音:gǎn tì
受感动而流泪。《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轼不觉哭失声,宣仁后与哲宗亦泣,左右皆感涕。」
《國語辭典》:涕零  拼音:tì líng
流泪。《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分類:流泪落泪
《國語辭典》:涕洟  拼音:tì yí
鼻涕和眼泪。《礼记。檀弓上》:「主人深衣练冠,待于庙,垂涕洟。」清。夏敬观〈八声甘州。听愁霖一阵打窗来〉词:「江拥涕洟入海,楚梦总无边。谁管汤汤水?渐蹴吴天。」也作「涕泗」。
《漢語大詞典》:挥涕(揮涕)
挥洒涕泪。《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二三妇人之欲供先祀者,谓无瘠色,无挥涕,无拊膺,无哀容。” 王肃 注:“挥涕,不哭。流涕以手挥之。”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一:“路有飢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 崔生 入室,见女泪涕交下…… 崔生 亦挥涕不能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李太守:“既登舟,僚属皆在,相视挥涕。”
《國語辭典》:出涕  拼音:chū tì
流泪。《左传。昭公二十年》:「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唐。杜甫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分類:伤心眼泪
《漢語大詞典》:雪涕
(1).擦拭眼泪。列子·力命:“ 晏子 独笑於旁。公雪涕而顾 晏子 。”北齐书·神武帝纪上:“ 神武 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人皆号慟。” 清 谭嗣同 《江行感旧诗》:“悲秋賸有 桓宣武 ,雪涕重经 战鸟山 。”
(2).晶莹泪珠。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望天收雪涕,看镜揽霜鬚。” 蒋和森 《〈红楼梦论稿〉再版后记》:“临书挥雪涕,将夜歌重温,恨天遽夺千秋笔。”
《國語辭典》:垂涕  拼音:chuí tì
哭泣流泪。《文选。宋玉。神女赋》:「惆怅垂涕,求之至曙。」《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那老头儿天天从山里回来,不是垂涕抹泪,便是短叹长吁。」
《國語辭典》:陨涕(隕涕)  拼音:yǔn tì
落泪。《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郑丧子产,仲尼陨涕。」《晋书。卷五○。庾峻传》:「去势如脱屣,路人为之陨涕;辞宠如金石,庸夫为之兴行。」
分類:流泪
《國語辭典》:泣涕  拼音:qì tì
悲伤流泪。《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沾衣。」
分類:眼泪哭泣
《漢語大詞典》:涕涟(涕漣)
泪流不断貌。 唐 黄滔 《祭宋员外》:“芝焚桂爇,璧碎珠捐,至於路行,孰不涕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耿十八:“惟老母腊高,妻嫁后,缺於奉养;念之,不觉涕涟。” 清 陆嵩 《鬻儿行》:“客问鬻儿几何钱?老夫老妇俱涕涟。”
分類:不断
《漢語大詞典》:洒涕(灑涕)
洒泣,挥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六郎:“听村鷄既唱,洒涕而别。”
分類:挥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