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干涉主义(不干涉主义)  拼音:bù gān shè zhǔ yì
一国对他国内政事务不加过问的态度。最初由美国总统门罗提出,后扩大为各国互不干涉内政的观念。
《国语辞典》:般涉调(般涉调)  拼音:pán shè diào
燕乐二十八调的一种调名。为燕乐平声羽七调的第六运。也称为「太簇羽」。
《国语辞典》:涉禽  拼音:shè qín
涉行并捕食水中生物的鸟类。其特徵为足、颈、嘴均长,胫下部无羽,有鳞片覆盖,趾间有小膜,后趾甚小,栖水边,捕食鱼介。鹤、鹭等皆属此类。
《国语辞典》:跋涉千里  拼音:bá shè qiān lǐ
形容辛劳奔波。如:「他跋涉千里,深入丛林,为记录自然生态尽心尽力。」《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看得杨化以边塞贫军,跋涉千里。」
分类:辛劳奔波
《國語辭典》:负重涉远(負重涉遠)  拼音:fù zhòng shè yuǎn
比喻能够担负重责大任。参见「负重致远」条。《抱扑子。内篇。勤求》:「为之执奴仆之役,不辞负重涉远,不避经险履危。」
《國語辭典》:负重致远(負重致遠)  拼音:fù zhòng zhì yuǎn
语本《易经。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比喻能够担负重责大任。《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传》:「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也作「负重涉远」。
《漢語大詞典》:干涉现象(干涉現象)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波相遇时,在一定情况下会相互影响,这种现象叫干涉现象。声波、光波和其他电磁波等都有此现象。
《漢語大詞典》:度涉
犹言涉足。引申指沾染习气等。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 储画山 典实可尚,度涉市井; 刘才甫 极力修飭,略无菁华。”
《骈字类编》:淮涉(淮涉)
明一统志淮涉水在莱州府源发即墨县石城山流经县治西一里许北流三里复西南流入海
《分类字锦》:博涉典经(博涉典经)
李商隐为安平公兖州奏卢泾充判官状:右件官博涉典经,该核流略。
分类:博学
《國語辭典》:跋山涉川  拼音:bá shān shè chuān
形容走长远路途的艰苦。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七。事实。龙尾道》:「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也作「跋涉山川」、「跋山涉水」。
《國語辭典》:跋山涉水  拼音:bá shān shè shuǐ
形容走长远路途的艰苦。如:「他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找寻失散多年的双亲。」也作「跋涉山川」、「跋山涉川」。
分類:远道奔波
《國語辭典》:跋山涉水  拼音:bá shān shè shuǐ
形容走长远路途的艰苦。如:「他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找寻失散多年的双亲。」也作「跋涉山川」、「跋山涉川」。
分類:远道奔波
《國語辭典》:跋涉山川  拼音:bá shè shān chuān
形容走长远路途的艰苦。宋。钱易《南部新书。丙》:「卿等学富雄词,远随乡荐,跋涉山川,当甚劳止。」也作「跋山涉川」、「跋山涉水」。
《國語辭典》:軷涉  拼音:bá shè
形容旅途艰辛。《仪礼。聘礼》「出祖释軷」句下郑玄。注引《春秋传》:「軷涉山川,然则軷,山行之名也。」
《漢語大詞典》: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套曲篇名。元代睢景臣作。曲中虚构了汉高祖刘邦得志还乡,被一村民讽刺、斥骂其当年无赖行径的故事,显示了作者对封建帝王的蔑视,语言通俗泼辣,生动诙谐,是元曲中的讽刺名篇。
《國語辭典》:登山涉水  拼音:dēng shān shè shuǐ
形容游览山水名胜或指长途跋涉。唐。杨烱〈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或闭户读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涉水,经日忘归。」明。沈鲸《双珠记》第四出:「关防属我曹,登山涉水,千里辛劳,风霜餐宿勤昏早。」也作「登山临水」、「临水登山」。
《漢語大詞典》:登涉
(1).爬山蹚水。晋书·苻朗载记:“每谈虚语玄,不觉日之将夕;登涉山水,不知老之将至。” 宋 陆游 《梅市暮归》诗:“时逢佳山水,尚復快登涉。”
(2).指登上。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朝予欲独往,扶惫强登涉。” 金 王若虚 《鄜州龙兴寺明极轩记》:“盖 大像 之致爽, 开元 之冷筠,皆所素爱而尝游者,然以其登涉之艰,固不若 明极 之为数。”
分類:爬山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