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消 → 销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消暑 拼音:xiāo shǔ
1.消除暑气。如:「到海边戏水弄潮是个消暑的好方法。」《西湖佳话。灵隐诗迹》:「夏之日,风冷泉亭,可以蠲烦消暑,起人幽情。」《野叟曝言》第八八回:「因复取一匹火浣布、一件珍珠衫道:『此寡人及正妃送与太夫人者。汗衫以消暑,火浣以禦寒,寒暑不侵,寿考维祺,聊以表颂祷之诚也!』」
2.避暑。唐。
陆龟蒙 〈〉二○首之一五:「遗名复避世,消夏还消忧。」《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旁有旧妪,即前卷中曾赁其家消暑者,愿送至乡;故是时陪侍在侧,拭泪不已。」也作「消夏」、「销夏」。
《分类字锦》:销暑招凉(销暑招凉)
拾遗记:有黑蚌飞翔来去于五岳之上。昔黄帝时,务成子游寒山之岭,得黑蚌在高崖之上,故知黑蚌能飞矣。至燕昭王时,有国献于昭王,王取瑶漳之水,洗其沙泥,乃嗟叹曰:自悬日月而来,见黑蚌生珠,已八九十遇。此蚌千岁一生珠也。珠渐轻细,昭王常怀此珠,当隆暑之月,体自轻凉,号曰销暑招凉之珠也。
《漢語大詞典》:解暑
消暑;解除暑热。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舟窗尽落,清风徐来,紈扇罗衫,剖瓜解暑。”
《漢語大詞典》:遣暑
犹消暑。 鲁迅 《坟·春末闲谈》:“当长夏无事,遣暑林阴,瞥见二虫一拉一拒的时候,便如睹慈母教女,满怀好意。”
《漢語大詞典》:解暍
消暑。 清
钱谦益 《曹公神道碑》:“春风之解冻,夏雨之解暍,诚也。”
《國語辭典》:竹夫人 拼音:zhú fū rén
古时消暑的器具。由光滑精细的竹皮编制成长圆形的竹笼,笼长大约五尺,径宽五、六寸,一端有底,一端开口,可置于床席间,可憩臂休膝,作用如今天的抱枕。四周有空隙,可吸收汗水,亦可加入薄荷叶、栀子花等鲜花香草,具有清神怡情的效果。宋。
苏轼 诗:「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待这标致人来,替夫人搿一搿,也强如冬天用汤婆子,夏天用竹夫人。」也称为「百花娘子」、「抱节君」、「青奴」、「竹姬」、「竹夹膝」。
《漢語大詞典》:竹几
即竹夫人。 唐
白居易 《闲居》诗:“南簷半牀日,暖卧因成熟,绵袍拥两膝,竹几支双臂。” 宋
苏轼 《午窗坐睡》诗:“蒲团蟠两膝,竹几阁双肘。” 宋
苏轼 《次韵柳子玉》:“闻道牀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自注:“俗谓竹几为竹夫人。” 清 张岱
《陶庵梦忆·不二斋》:“余於左设石牀竹几,帷之纱幕,以障蚊虻。”参见“ 竹夫人 ”。
《国语辞典》:茶棚 拼音:chá péng
1.临时的茶馆。多设于庙会、香会或消暑场所。
2.路边备有茶水、桌椅等供人喝茶休息的棚子。也称为「茶棚子」。
《漢語大詞典》:陶暑
解暑,消暑。 宋
王禹偁 《四皓庙》诗之一:“或依堦下树,陶暑解马鞍。或借庙前水,乘秋把鱼竿。”
《漢語大詞典》:澄水帛
唐 同昌公主 用以消暑热之帛。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公主命取澄水帛,以水蘸之,掛于南轩,良久,满座皆思挟纊。澄水帛长八九尺,似布而细,明薄可鉴,云其中有龙涎,故能消暑毒也。”
《国语辞典》:浮瓜避暑 拼音:fú guā bì shǔ
暑日消暑的乐事。参见「浮瓜沉李」条。《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吴质浮瓜避暑,陂塘九夏为秋。」
《国语辞典》:菽糜 拼音:shú mí
豆汤,能解渴消暑。《大戴礼记。夏小正》:「心中种黍,菽糜,时也,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菽糜以在经中又言之时,何也,是食矩关而记之。」
《国语辞典》:百花娘子 拼音:bǎi huā niáng zi
古时消暑的器具。参见「竹夫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