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52,分191页显示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海圻
海啸
海夷
海溢
被海
暗海
德海
海目
海师
海涘
海苔
外海
海沈
海鳞
海上方
《漢語大詞典》:海圻
海边。圻,通“ 碕 ”。 明 刘基 《雪鹤篇赠詹同文》:“玲瓏琪树戞金徽,砉然长鸣惊海圻。”
分類:海边
《國語辭典》:海啸(海嘯)  拼音:hǎi xiào
因海底地震、坍方、火山爆发等动作,引起海面振荡,形成超级长波。高速抵达陆岸时,堆起巨大水墙,可达十几公尺高,常造成极大灾害。
《漢語大詞典》:海夷
指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 唐 刘禹锡 《马大夫见示浙西王侍御赠答诗因命同作》:“象筵照室会词客,铜鼓临轩舞海夷。”旧唐书·儒学传上·朱子奢:“海夷颇重学问,卿为大国使,必勿藉其束脩,为之讲説。”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户部·海上市舶司:“后以海夷狡诈无常,迫近京师,或行窥伺,遂罢不设。” 清 魏源 《〈圣武记〉叙》:“﹝圣武记﹞为十有四卷,统四十餘万言,告成於海夷就款 江寧 之月。”
《漢語大詞典》:海溢
即海啸。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中:“ 政和 丙申岁, 杭州 汤村 海溢,坏居民田庐凡数十里。”明史·太祖纪三:“癸巳, 崇明 、 海门 风雨海溢。遣官振之,发民二十五万筑隄。” 明 范濓 《云间据目抄·记祥异》:“五月三十日,漕涇海溢,俗谓海啸。边民飘决者千餘家。”参见“ 海啸 ”。
《國語辭典》:海啸(海嘯)  拼音:hǎi xiào
因海底地震、坍方、火山爆发等动作,引起海面振荡,形成超级长波。高速抵达陆岸时,堆起巨大水墙,可达十几公尺高,常造成极大灾害。
《骈字类编》:被海
沈约 郊居赋 路萦吴而款越,涂被海而通闽。
《漢語大詞典》:暗海
传说中的海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 汉武帝 ﹞詔 李少君 与之语曰:‘朕思 李夫人 ,可得见乎?’…… 少君 曰:‘ 暗海 有潜英之石,其色青,轻如毛羽,寒盛则石温,暑盛则石冷,刻之为人像,神悟不异真人。’”
《漢語大詞典》:德海
佛教语。谓功德宏大如海。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序:“玄关大启,德海羣泳,时雨既降,春物俱美。”
《骈字类编》:海目
梁肃盐池记黄河自昆崙山东会溟涨九折回互盐泉各一儒者书以为海目则郇瑕氏之地渎流其长观乎
《國語辭典》:海师(海師)  拼音:hǎi shī
熟悉航海路线的人。《南史。卷一六。朱脩之传》:「海师视上有鸟飞,知去岸不远,须臾至东莱。」《野叟曝言》第八三回:「水手见海师跳海,知船必覆,每人捞一块板,争先投海。」
《漢語大詞典》:海涘
海边。 晋 石崇 《楚妃叹》:“荡荡大 楚 ,跨土万里。北据 方城 ,南接 交趾 。西抚 巴 汉 ,东被海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生拜别出宫,女乘白羊车,送诸海涘。”
分類:海边
《國語辭典》:海苔  拼音:hǎi tái
植物名。石莼科石发属。即「乾苔」之别称,参见「乾苔」条。
分類:海中植物
《國語辭典》:外海  拼音:wài hǎi
沿海以外的海面。如:「这艘船正在花莲的外海捕鱼。」
《骈字类编》:海沈
陆游烧香诗见山麝下
《漢語大詞典》:海鳞(海鱗)
指海中的大鱼。《文选·张衡〈西京赋〉》:“海鳞变而成龙。” 薛综 注:“海鳞,大鱼也。” 唐 王昌龄 《赠史昭》诗:“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分類:海中大鱼
《漢語大詞典》:海上方
指仙方。因 秦始皇 、 汉武帝 均曾遣人赴海上求不死仙药,故称仙方为海上方。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三折:“我则要削除 汉帝 心头病,便是你医治姦邪海上方,不索商量。”红楼梦第八十回:“这老道士专在江湖上卖药,弄些海上方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