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番花信
  
一番风信
 
第一信风
 
二十四番花讯
 
海棠风信
 
好风二十四花期


《清波杂志》卷九〈花信风〉~393~
《演繁露》卷一《花信风》:「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初而泛观,则似谓此风来报花之消息耳。案吕氏春秋曰:春之德风,风不信则其花不成。乃知花信风者,风应花期,其来有信也。」宋王逵蠡海集气候类:「析而言之,一月二气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世所异言,曰始于梅花,终于楝花也。详而言之,小寒之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之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立春之一候任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三候楝花。花竟则立夏矣。」按花信风名又见焦氏笔乘卷三花信风,「任春」作「迎春」,「棣棠」作「棠梨」,馀同。
典故   
祖龙鞭
 
秦王鞭
 
石桥东望
 
鞭桥
 
东海桥
 
秦帝桥
 
鞭山驱石
 
秦皇鞭鬼鞭
 
秦皇架石桥
 
秦王树石桥
   
秦皇驱峰
 
秦皇驱山
  
驱石到海
 
驱石架津
 
祖龙不成桥
 
相关人物
秦始皇


晋·伏琛《三齐略记》
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与相见。神曰:「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状。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今犹岌岌东趣,疑即是也。(据《五朝小说大观》本)
《太平御览》卷四〈天部四·日下〉
《三齐略》:「秦始皇作石桥于海上,欲过海看日出处。有神人驱石,去不速,神人鞭之,皆流血,今石桥犹赤色。」

简释

驱石:喻造桥有如神助。唐杜甫《陪李七司马造江上观造竹桥》:“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事到海东?”


例句

谁能求得秦皇术,为我先驱紫阁峰。 施肩吾 鄠县村居

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李白 古风

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杜甫 陪李八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

秦皇虚费驱山力,英风一去更无言。 庄南杰 伤歌行

秦皇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 马湘 登杭州秦望山

长吉太狂太白颠,二公文阵势横前。谁言后代无高手,夺得秦皇鞭鬼鞭。 齐己 谢荆幕孙郎中见示乐府歌集二十八字

烟开秦帝桥,隐隐横残虹。 刘长卿 登东海龙兴寺高顶望海简演公

万里茫茫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 周匡物 应举题钱塘公馆

北军那夺印,东海漫难桥。 唐彦谦 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是岁上追叙风概因成二十韵

自言来此云边住,曾看秦王树石桥。 徐凝 寄海峤丈人

曾见秦皇架石桥,海神忙迫涨惊潮。 徐钓者 自吟

秦王空构石,仙岛远难依。 李峤

愁约三年外,相迎上石桥。 李昌符 送人入新罗使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李白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蟾蜍同汉月,螮蝀异秦桥。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


《论语注疏·颜渊》~06~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典故
甘英穷西海

相关人物
班超
 
甘英


《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
「和帝永元九年,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西域传论》:「其后甘英乃抵条支而历安息,临西海以望大秦,拒玉门、阳关者四万馀里,靡不周尽焉。」

例句

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 杜牧 郡斋独酌(黄州作)

典故
天风吹海立
 
挂黑龙天外雨


《苏轼诗集》卷十〈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典故 
佳期学取弄潮儿
 
海潮堪凭


《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三〈江南词【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典故
海筹添屋


《东坡志林》卷二〈异事上·三老语〉~47~
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閒屋。」一人曰:「吾所食蟠桃,弃其核于昆崙山下,今已与昆崙齐矣。」以余观之,三子者与蜉蝣朝菌何以异哉?
典故
海陵粟


《汉书》卷五十一《枚乘传》
「转粟西乡,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晋·臣瓒曰:「海陵,县名也。有吴大仓。」

例句

量空海陵粟,赐乏水衡钱。 张继 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

典故
海沂咏
 
海人词

相关人物
王祥


《晋书》卷三十三《王祥传》
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其笃孝纯至如此。汉末遭乱,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隐居三十馀年,不应州郡之命。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览劝之,为具车牛,祥乃应召,虔委以州事。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例句

还将海沂咏,籍甚汉公卿。 皇甫冉 送荣别驾赴华州

衣催莲女织,颂听海人词。 钱起 送任先生任唐山丞

典故
海日生残夜


《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案:河岳英灵集题作江南意。诗云。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典故

《楚辞补注》卷五〈远游〉~73~
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东汉·王逸注:「海若,海神名也。」
典故
海蜃楼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338~
故北夷之气如群畜穹闾,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大水处,败军场,破国之虚,下有积钱,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
《全唐文》卷七百四十〈柳喜·日浴咸池赋 〉~7656~
唐·柳喜〈日浴咸池赋〉:海日赫赫,出旸谷以腾辉,过咸孙而浴色。宛转波动,回还影侧。昭晰兮泉源渐沸,掩映兮津涯乍黑。红光下射,疑萍实之欲沉;赤气上浮,讶林云之不息。当其玉漏未尽,金波正凝。背崦嵫而六龙骋骛,望穹苍而三足飞腾。经厚地而休光暂匿,连巨浸而暖气潜蒸。当晷度之未至,信辉赫之徒增。洎夫良夜欲阑,繁星渐没。转红轮于沙砾,濯朱辉于溟渤。映龙川之华洞,照天坛而秀发。远岸烛而乍明,长波蹙缩而未歇。观其荡水府,涤踆乌。重轮辉焕而增润,双翼翩翻而尽濡。势动云端,运规规而未止;影摇波底,潜赫赫而不渝。逝矣莫及,皦然可望。照蜃楼于圻岸,写蚁室于溟涨。由是发五色,焕九围。历渤澥而羲和整驭,映岛屿而光耀傍飞。碧浪沸腾,罢浴贞明之质;洪涟弥漫,难留畏爱之辉。时也天地渐分,云霞屡改。违细柳而已远,拂扶桑而犹在。聊将出地,辞润泽于波澜;从此丽天,布辉华于寰海。既而迥出崟岑,高悬万寻。杲杲而光无停晷,炎炎而色欲流金。始素波而将涤,倏黄道而是临。信终古而不昧,长曜景于天心。
典故

《五朝小说大观》
晋·伏琛《三齐略记》:「海上蜃气,时结楼台,名海市。」
《梦溪笔谈·校證》卷二十一〈异事〉~69~
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
典故
海棠花谢捲帘看


《全唐诗》卷六百八十三〈懒起〉
百舌唤朝眠【百舌恼朝眠】,春心动几般。枕痕霞黯澹【枕霞红暗澹】,泪粉玉阑珊【泪粉玉阑干】。笼绣香烟歇,屏山烛焰残。暖嫌罗袜窄【暖怜罗袜窄】,瘦觉锦衣宽。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典故 
海晏清


《文苑英华》卷二
唐·郑钖《日中有王字赋》:「当是时也,河清海晏,时和岁丰,车书混合,华夷会同。」
《漢語大詞典》:二十四番花信
即二十四番花信风。 元 袁华 《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记 钱塘 ,朝载酒,夜藏钩。青衫断肠司马,消减旧风流。三百六桥春色,二十四番花信,重会在 苏州 。”
《漢語大詞典》:二十四番风信(二十四番風信)
即二十四番花信风。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 江 南自初春至首夏有二十四番风信,梅花风最先,楝花风居后。”
《國語辭典》:石桥(石橋)  拼音:shí qiáo
石造的桥。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凌石桥之莓苔,越楢溪之纡萦。」
《漢語大詞典》:祖龙浮海(祖龍浮海)
传说 秦始皇 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 始皇 求与相见,神言己貌丑,莫图其形,当与帝相见。 始皇 入海见海神,工人潜以脚画其状,海神怒,斥帝速去。 始皇 转马急返,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见《三齐略记》。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九:“ 祖龙 浮海不成桥, 汉武 寻阳 空射蛟。”
《國語辭典》:秦桥(秦橋)  拼音:qín qiáo
秦始皇为过海观日所造的桥。参见「鞭石成桥」条。唐。李贺 古悠悠行:「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国语辞典》:秦王构石(秦王构石)  拼音:qín wáng gòu shí
形容秦始皇造桥有如神助而成桥的神奇。参见「鞭石成桥」条。
《漢語大詞典》:鞭石
(1).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晋 伏琛 《三齐略记》:“ 始皇 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 城阳 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后遂以“鞭石”为神助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东门则鞭石成桥,南极则铸铜为柱。” 宋 苏轼 《两桥诗·西新桥》:“岌岌类鞭石,山川非 会稽 。” 元 陈樵 《蔗庵赋》:“ 秦 人鞭石而望洋, 谢娥 入海而增喟。” 明 王世贞 《太和即事》诗之一:“路疑鞭石就,室似凿空悬。”
(2).相传 难留城 (今 湖北 宜昌 )山上有一石洞,洞中有两块大石,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每遇水旱不调,百姓便进洞祈福。天旱则鞭打阴石得雨,雨多则鞭打阳石天晴。事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后作为乞求晴雨和洽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和乐仪同苦热》:“鞭石未成雨,鸣鳶不起风。” 唐 杜甫 《雷》之二:“暴尪或前闻,鞭石非稽古。”
《漢語大詞典》:鞭血
借指战争。 唐 鲍溶 《述德上太原严南书绶》诗:“终古鞭血地,到今耕稼繁。”
分類:战争
《漢語大詞典》:驱石(驅石)
指神助 秦始皇 驱石造桥的典故。典出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晋 伏琛 《三齐略记》:“ 始皇 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 城阳 一山石,尽起立……云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八:“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唐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山观造竹桥》诗:“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东海。” 元 郝经 《秋兴》诗之三:“翩翩精卫休填海,驱石 秦 人已断鞭。”
《漢語大詞典》:四海皆兄弟
见“ 四海之内皆兄弟 ”。
《國語辭典》: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內皆兄弟)  拼音: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全天下的人都亲如兄弟。《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水浒传》第四四回:「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何伤乎!且请坐。」
《國語辭典》:弄潮儿(弄潮兒)  拼音:nòng cháo ér
驾船的人或在潮中戏水的人。唐。李益 江南词:「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宋。梅尧臣青龙海上观潮〉诗:「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
《國語辭典》:弄潮  拼音:nòng cháo
游泳、戏水。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观潮》:「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䌽旗或小清凉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也作「弄涛」。
《國語辭典》:海若  拼音:hǎi ruò
传说中的海神。即《庄子。秋水》中的「北海若」。《楚辞。屈原。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鲛鳄如驱羊。」
分類:海神
《漢語大詞典》:海市
(1).大气因光折射而形成的反映地面物体的形象。旧称蜃气。 晋 伏琛 《三齐略记》:“海上蜃气,时结楼臺,名海市。”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异事:“ 登州 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臺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歷歷可见,谓之海市。”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蛟龙附蜃附录:“﹝蜃﹞能吁气成楼臺城郭之状,将雨即见,名蜃楼,亦曰海市。”《老残游记》第一回:“大家住下,也就玩赏玩赏海市的虚情,蜃楼的幻相。” 杨朔 《海市》:“最奇的是海上偶然间出现的幻景,叫海市。”参见“ 海市蜃楼 ”。
(2).海边城市。 唐 鲍溶 《采葛行》:“蛮女将来海市头,卖与 岭 南贫估客。”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富民说:“上溯 康 乾 之际,税釐不征而度充,海市禁而闤闠足。” 陈毅 《初游青岛》诗:“海市灯辉煌,海水漫无边。”
《國語辭典》:海市蜃楼(海市蜃樓)  拼音:hǎi shì shèn lóu
一种物理现象。以字义而言,蜃是指大蛤蜊,传说蜃能吐气而形成楼台城市等景观,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三。鳞部。蛟龙》。实际上,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作用,而使得远处的景物影像被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这种现象多在夏天时的沿海一带或沙漠中出现。后亦用以比喻虚幻的景象或事物。《骈字类编。卷四六。山水门。海。海市》引《隋唐遗事》:「张昌仪恃宠,请托如市。李湛曰:『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也作「海楼」、「蜃楼」、「蜃楼海市」。
《國語辭典》:海晏河清  拼音:hǎi yàn hé qīng
海水平静,黄河清澈。比喻天下太平。《景德传灯录。卷二二。潭州水西南台道遵和尚法云大师》:「一言启口,振动乾坤,山河大地,海晏河清。」《红楼梦》第一一九回:「皇上又看到海疆靖寇班师善后事宜一本,奏的是海晏河清,万民乐业的事。」也作「河清海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