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法螺  拼音:fǎ luó
1.动物名。嵌线螺科法螺属。生活于海洋中的软体动物。壳壁很厚,表面有瘤状突起。分布于加勒比海、印度洋和太平洋。壳高可达四十公分。
2.用海螺壳做成的号角或乐器。古代军队用以指示进退,僧道斋醮做法事亦多用之。
3.比喻佛法。因螺声勇猛,可以远闻,引喻佛法雄猛,广被大众。《妙法莲华经》卷一:「吹大法螺,击大法鼓。」
4.比喻说大话。如:「每次大夥聚在一起,他就开始大吹法螺,吹嘘他去过多少地方。」
《漢語大詞典》:山岛(山島)
海岛。旧称岛为海中之山,故云。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东临 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三国志·魏志·田豫传:“ 成山 无藏舟之处,輒便循海,案行地形,及诸山岛,徼截险要,列兵屯守。”
《漢語大詞典》:海沤(海漚)
谓海中水泡。《楞严经》卷六:“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佛教用水泡比喻生命的空幻。后以“海沤”比喻事物起灭无常。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含蓄》:“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国语辞典》:探海  拼音:tàn hǎi
在海中探察巡逻。《西游记》第四三回:「正才袖了帖子,往前再行。早有一个探海的夜叉,望见行者,急抽身撞上水晶宫报大王。」
《漢語大詞典》:诸僚(諸僚)
(1).同僚。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鬼怪·穆象元判冥:“诸僚新旧代去者,或未识面,间以相问,则旧者告以此旧寅丈 穆公 。”
(2).古代少数民族名。分布于 岭 南一带和海中岛屿上。《文汇报》1985.10.7:“这些民族在古代被称为 越 人、 百越 、 诸僚 、 五溪 、 僰 人、 濮 人、 侹 人等,悬棺葬葬法会不会和如此众多的民族都有关系呢?”僚,旧作“獠”。
《漢語大詞典》:海绡(海綃)
即鲛绡。一名龙纱。传说为海中鲛人所织。 唐 李贺 《秦王饮酒》诗:“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綃红文香浅清,黄鹅跌舞千年觥。”
《漢語大詞典》:暗沙
海中成片的珊瑚礁向上生长,距离水面较近的叫暗沙。我国 南海 有 金盾暗沙 、 曾母暗沙 等。
《漢語大詞典》:度朔
古代传说东海中的山名。 汉 王充 论衡·乱龙:“上古之人,有 神荼 、 鬱垒 者,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居 东海 度朔山 上,立桃树下,简閲百鬼。” 晋 傅玄 《桃赋》:“望海岛而慷慨兮,怀 度朔 之灵山。” 明 刘基 《蒋山寺十月桃花》诗:“ 度朔 烟霞违梦想, 武陵 云水怨归来。”
《國語辭典》:海苔  拼音:hǎi tái
植物名。石莼科石发属。即「乾苔」之别称,参见「乾苔」条。
分類:海中植物
《漢語大詞典》:海鳞(海鱗)
指海中的大鱼。《文选·张衡〈西京赋〉》:“海鳞变而成龙。” 薛综 注:“海鳞,大鱼也。” 唐 王昌龄 《赠史昭》诗:“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分類:海中大鱼
《漢語大詞典》:灵海(靈海)
(1).大海。古人以为海中多灵怪异物,故称。文选·木华〈海赋〉:“於廓灵海,长为委输。” 刘良 注:“灵者,言其神灵多怪异也。”《陈书·废帝纪》:“閔余冲薄,王道未昭,荷兹神器,如涉灵海。” 唐 李商隐 《为崔从事寄尚书彭城公启》:“半菽思贮於神仓,一勺愿投於灵海。” 明 夏完淳 《燕问》:“乃其外泊灵海也,潏湟濆瀑,广莫渺沔。”
(2).脑海。 茅盾 《尚未成功》四:“他自己也不能不承认他那‘灵海’一天一天干枯下去,竟可以接连个把月‘一动也不动’。”
《漢語大詞典》:鳌海(鼇海)
大海。传说中鳌为海中神龟,因称。 唐 黄滔《水殿赋》:“还如玉关,控鼇海以峥嶸;稍类云楼,拔蜃江而耸峙。”
《漢語大詞典》:鼍矶(鼉磯)
砚石名。因产于 山东 蓬莱 海中 鼍矶岛 ,故名。 明 徐渭 《鼉矶研》诗:“向者宝 端 歙 ,近復珍鼉磯。” 清 钮琇 觚賸·石言:“彼洮河与鼉磯,迥莫敢与抗衡者也。”
《國語辭典》:沙门岛(沙門島)  拼音:shā mén dǎo
岛名。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辖蓬莱市西北方海中,今称庙岛,属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为宋元时期流放犯人的地方,也是海防重地及海运要道。今观光业发达,岛上的显应宫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妈祖庙。
《漢語大詞典》:海蛤
海中各种蛤类的总称。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凫》:“﹝鳧﹞常在海边沙上食砂石,皆消烂,惟食海蛤不消,随其粪出,用为药倍胜者也。”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药议:“蛤之属,其类至多。房之坚久莹洁者皆可用,不适指一物,故通谓之海蛤耳。”
分類: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