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沉 → 沈沉”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汩没(汩没) 拼音:gǔ mò
1.沉沦。唐。李咸用〈秋夕书怀寄所知〉诗:「三岛路遥身汩没,九天风急羽差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倘若恐怕浊界汩没,一时记不起,到得五十年后,我来指你个境头。」
2.浮沉。宋。苏洵〈木假山记〉:「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
3.埋没。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4.形容水波的声音。
5.淹没。
《漢語大詞典》:漂垫(漂墊)
浮沉。
《太平广记》卷二九一引
《成都记》:“ 李冰 为 蜀郡 守,有蛟嵗暴,漂垫相望, 冰 乃入水戮蛟。”
《漢語大詞典》:涪湛
浮沉。湛,通“ 沈 ”。谓失意,不得志。 清
刘大櫆 《〈马湘灵诗集〉序》:“以 湘灵 之才,使其居於庙朝,正言謇諤,岂与夫世之此倡而彼应者同乎哉!奈何窘蹶涪湛,抱能不一施,遂为山泽之癯以老也。”
《漢語大詞典》:浮汩
犹浮沉。 清 张皋文 《送张文在分发甘肃序》:“而 文在 以磊落才,抱负奇气,浮汩为吏十餘年。”参见“ 浮沉 ”。
《國語辭典》:浮沉 拼音:fú chén
1.随波逐流。比喻追随世俗。《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金。
元好问 〈〉词:「从渠里社浮沉,枉笑人间儿女。」
2.比喻盛衰。南朝宋。
王僧达 〈〉诗:「笃顾弃浮沉,寒荣共偃曝。」
3.书信没有寄到。如:「烽火连天的岁月,纵使只相距咫尺,书信也易浮沉。」
《國語辭典》:浮世 拼音:fú shì
人间、俗世。唐。
高骈 诗:「浮世忙忙蚁子群,莫嗔头上雪纷纷。」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觑百年浮世,似一梦华胥。」
《國語辭典》:抑扬(抑揚) 拼音:yì yáng
1.音调的高低。汉。
蔡邕 〈〉:「左手抑扬,右手徘徊。」宋。谢枋得《文章轨范》:「有抑扬,有顿挫。」
2.上下、浮沉。《汉书。卷三○。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
3.毁誉、褒贬。《晋书。卷三六。张华传》:「汉高八王以宠过夷灭,光武诸将由抑损克终。非上有仁暴之殊,下有愚智之异,盖抑扬与夺使之然耳。」
《國語辭典》:漏箭 拼音:lòu jiàn
古代漏壶中用作计时指标的箭。宋。
欧阳修 〈〉词:「南至迎长知漏箭,书云纪候冰生研。」宋。柳永〈戚氏。晚秋天〉词:「漏箭移,稍觉轻寒。」
《漢語大詞典》:屈信
同“ 屈伸 ”。
(1).屈曲和伸舒。
《易·繫辞下》:“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汉
贾谊 :“一脛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 宋
苏轼 之三:“屈者已往,信者未然;孰能住此,屈信之间。”
(2).犹进退浮沉。
《荀子·不苟》:“此言君子能以义屈信变应故也。” 宋
苏轼 《肺病》诗:“肺病比不作,屈信三十年。” 李大钊
《青春》:“推而言之,乃至生死、盛衰、阴阳、否泰、剥復、屈信……健壮頽老之轮回反復,连续流转,无非青春之进程。”
《國語辭典》:起倒 拼音:qǐ dǎo
1.抬举。《西游记》第二○回:「你识起倒,回去罢!不然,拿住你,一齐凑吃,却不是『买一个又饶一个』?」
2.主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六:「正在没些起倒之际,只见一个管门的老苍头走出来。」
《漢語大詞典》:波委
(1).如水波聚积。形容众多。 唐
李逢吉 :“入货者波委,就役者子来。”
(2).随波浮沉。比喻追随世俗。 清
黄宗羲 《黄孚先诗序》:“ 孚先 情意真挚,不随世俗波委。”
《漢語大詞典》:发立(髮立)
谓点茶操作中使茶处于半浮沉状态。 宋徽宗
《大观茶论·盏》:“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 宋徽宗
《大观茶论·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
犹发指。 清
李邺嗣 《杂哭》诗之五:“悲风真髮立,烈日竟头行。”
《漢語大詞典》:歠醨
饮薄酒。喻随波逐流,从俗浮沉。语出
《文选·屈原〈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醨,
《楚辞》作“釃”。 明
陈子龙 之十:“歠醨非我事,洗耳安可忘?” 明
夏完淳 :“歠醨兮扬波,余不忍兮改此度。”
《漢語大詞典》:拜风(拜風)
谓海豚在候风期浮沉出没。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海豚鱼》﹝集解﹞:“ 藏器 曰:‘海豚生海中,候风潮出没……’ 时珍 曰:‘……数枚同行,一浮一没,谓之拜风。’”
《漢語大詞典》:汩泥
(1).语出
《楚辞·渔父》:“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淈,通“ 汩 ”。汩泥,谓搅浑泥沙。 唐
孙樵 《书褒城驿壁》:“鱼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
(2).引申为随世浮沉。 宋
苏轼 《次韵刘贡父省上再和》:“当年曹守我 胶西 ,共厌餔糟与汩泥。”
《漢語大詞典》:余醒(餘醒)
《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后因以“餘醒”指酒馀犹醒,以比喻不随浊世浮沉。 宋
李纲 诗之二:“千古 灵均 英爽在,固应笑我学餘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