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浅狭(淺狹)
(1).狭窄。宽度小。《管子·八观》:“夫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后汉书·西南夷传·滇》:“有池,周回二百餘里,水源深广,而末更浅狭,有似倒流,故谓之 滇池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 蜀 地浅狭,钱粮鲜薄,不宜远征。” 严既澄 《不遇》:“他后头跟着三四个苦力,挑着七八件行李,都随着那老者走入门来,把我们家里的浅狭的院子都给挤满了。”
(2).谓见识贫乏或心胸狭窄。《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沛王 林 薨”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吾学不博,所闻浅狭。” 宋 苏辙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臣以闻见浅狭,不能尽知当今得失。”《东周列国志》第九六回:“鄙人志量浅狭,不知相国能宽容至此,死不足赎罪矣!”
(2).谓见识贫乏或心胸狭窄。《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沛王 林 薨”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吾学不博,所闻浅狭。” 宋 苏辙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臣以闻见浅狭,不能尽知当今得失。”《东周列国志》第九六回:“鄙人志量浅狭,不知相国能宽容至此,死不足赎罪矣!”
《國語辭典》:小人 拼音:xiǎo rén
1.形体较小的人。相对于巨人而言。
2.平民百姓。《书经。无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无德智修养、人格卑劣的人。《易经。系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自称的谦词。《左传。隐公元年》:「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小人附舟来的,是巡检邹圭,他也是老爷的旧吏,老爷问他,他备知端的。」
2.平民百姓。《书经。无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无德智修养、人格卑劣的人。《易经。系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自称的谦词。《左传。隐公元年》:「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小人附舟来的,是巡检邹圭,他也是老爷的旧吏,老爷问他,他备知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