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8,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沙戏
流郑
沇沇
扬琴
锁南枝
苏剧
套语
堂戏
壮剧
飞歌
北剧
簸逻
皮皮
引语
风雨桥
《漢語大詞典》:沙戏(沙戲)
壮族戏曲剧种。流行于 云南省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的 广南 县一带。相传 清 咸丰 、 同治 年间由当地山歌演变而成。也叫 广南 壮剧。
《漢語大詞典》:流郑(流鄭)
古代 郑 地流行的民间俗乐。 汉 桓谭 新论·启寤:“玄酒不如 苍吾 之醇,控揭不如流 郑 之乐。”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二:“流 郑 激 楚 ,度宫中商。感心动耳,綺丽难忘。”参见“ 郑声 ”。
《國語辭典》:郑声(鄭聲)  拼音:zhèng shēng
郑国的音乐多淫声,为靡靡之音。故称淫荡不雅正的音乐为「郑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汉书。卷七二。王吉传》:「罢倡乐,绝郑声。」也称为「郑音」。
《國語辭典》:沇沇  拼音:yǎn yǎn
流行的样子。《文选。扬雄。羽猎赋》:「沇沇溶溶,遥噱乎纮中。」
分類:流行
《國語辭典》:扬琴(揚琴)  拼音:yáng qín
乐器名,击弦乐器。明末由中东、波斯(伊朗)一带传入中国。以木为盒,如扇面状,上张铜丝或钢丝为弦,以琴竹敲击发声。亦称为洋琴、打琴、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等,现代几乎统一称作「扬琴」,一般多为四桥半,四个八度,普遍使用于民族器乐合奏。
《漢語大詞典》:锁南枝(鎖南枝)
(1).曲牌名。属南曲双调,共九句。其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三、三、七、五、五、三、三、三、三。第四句可变为四字或六字。可用作小令,或用作过曲。
(2).民间曲调名。开始流行于 明 代中叶。 河南省 传唱尤盛。有两种调子:一种字句短而较零碎,一种长短夹杂。歌声不同。
《漢語大詞典》:苏剧(蘇劇)
江苏 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 苏州 一带。由曲艺“苏州滩簧”发展而成,常用曲调有费家调、弦索调、太平调等,用胡琴、笛、琵琶(或弦子)、笙等伴奏。
《國語辭典》:套语(套語)  拼音:tào yǔ
1.日常应酬的习惯语。如:「一般人初次见面,大都只是套语寒暄一番而已。」也作「套子」。
2.公文、契约等的固定格式用语。《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把这些卖契套语刊刻了板,空了年月,刷印百张,放在身边,临时只要填写某处及多少数目,注了年月。」
《漢語大詞典》:堂戏(堂戲)
戏曲剧种。流行于 湖北 巴东 、 五峰 等地,多为群众业余演出。演皮黄戏剧目,也演部分民间小戏。
《國語辭典》:壮剧(壯劇)  拼音:zhuàng jù
一种壮族的戏剧。因流行地区的不同,可分为广西壮剧和云南壮剧两支。以说唱艺术「板凳戏」为基础发展而成,风格接近民间小戏。主要唱腔有正调、过场调等。唱腔又可分为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咿荷嗨四个流派。
《国语辞典》:飞歌(飞歌)  拼音:fēi gē
一种苗族民歌。流行于贵州东南苗族地区。是青年男女互相邀请出寨游方时唱的山歌。曲调高亢,节奏自由,曲式短小,歌词五字一句,一首歌只有四、五句。
《国语辞典》:北剧(北剧)  拼音:běi jù
统称元代流行于北方的戏剧。常以北方方言演出,作者多半是元朝大都(今北京)、平阳等地的人。其风格悲壮浑雄,音节挺劲,气势磅礴。
《国语辞典》:簸逻(簸逻)  拼音:bǒ luó
乐器名,吹管乐器。流行于北魏时代的唇簧气鸣乐器。元。王逢〈古从军行〉七首之三:「大旗萧萧寒,长槊列万夫,令下簸逻鸣,铁骑分四驱。」也称为「大角」、「簸逻回」、「拔逻回」。
《国语辞典》:皮皮  拼音:pí pí
乐器名,吹管乐器。流行于维吾尔族,管身用芦苇制作,上端由两块木片将苇管压扁,与管身成十字形,再将吹嘴修制成簧片,管身正面开八个方形按音孔,流行于新疆南部的和阗、麦盖提地区,音色沉厚优美。
《漢語大詞典》:引语
适于引用的著名的、杰出的或流行的段落。例如:引语集锦。
语录,自权威方面的一段话作为引言或根据者。例如:用那段引语…作出发点。
《漢語大詞典》:风雨桥
侗族独有的桥。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干、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因行人过往能避风雨,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