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三弦书(三弦书)  拼音:sān xián shū
一种说唱艺术。流行于河南,初为一人腿缚节子,怀抱三弦自弹自唱,后发展为一至三人演唱,演唱者自击小铜钹或八角鼓,旁有三弦或坠胡伴奏。
《国语辞典》:麒麟阵(麒麟阵)  拼音:qí lín zhèn
一种流行于新竹县新埔镇的民俗游艺。表演时以一对大型麒麟,搭配一老丑与老旦,及一对大头娃娃,全由男人装扮而成,再配合锣鼓的节奏在广场上互相戏弄、追逐,类似舞龙舞狮。
《国语辞典》:通俗剧(通俗剧)  拼音:tōng sú jù
Melodrama
一种十九世纪英国流行的戏剧。没有合乎逻辑的动机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剧本和戏剧场面均以耸人视听、动人感官、笑闹等迎合观众,大都有皆大欢喜的结局,故事人物缺少变化与深度。
《国语辞典》:天体营(天体营)  拼音:tiān tǐ yíng
可供人裸露身体的营地。是由流行于欧洲的裸体主义衍生而来。裸体主义者认为,裸体是以健康、舒适为由而不穿衣便外出的一种社交活动。在美国、加拿大等地,这种活动被限制在偏远的营地或海滨。
《国语辞典》:跳傀儡  拼音:tiào kuǐ lěi
台湾民间流行的祭煞仪式。遇有凶灾等事,由道士手提傀儡钟馗演出,以驱秽保净。
《漢語大詞典》:嘎锦(嘎錦)
侗族曲艺曲种。流行于 贵州 、 广西 、 湖南 侗族居住地区。“嘎锦”侗语意为“叙事歌”。唱调具有民歌特色。传统曲目有《珠郎娘美》《山伯英台》等。
《漢語大詞典》:干兰(干蘭)
亦作“ 干阑 ”。亦作“ 干栏 ”。 我国古代流行于 长江 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一种原始形式的住宅,即用竖立的木桩构成底架,建成高出地面的一种房屋。今西南某些地区还继续使用。魏书·獠传:“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兰’,干兰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北史·獠传作“干阑”。旧唐书·西南蛮传·南平獠:“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新唐书·南蛮传下·南平獠:“山有毒草、沙虱、蝮虵,人楼居,梯而上,名为干栏。”
《國語辭典》:风行一时(風行一時)  拼音:fēng xíng yī shí
形容事物在当时流传盛行。《孽海花》第三回:「不是弟妄下雌黄,祇怕唐兄印行的不息斋稿,虽然风行一时,决不能望五丁阁稿的项背哩。」
《漢語大詞典》:拂拂娇(拂拂嬌)
裙名。流行于 唐 、 五代 时。 宋 陶谷 清异录·衣服:“ 同光 年,上因暇日晚霽,登 兴平阁 ,见霞彩可人,命染院作霞样纱,作千摺裙,分赐宫嬪。是后民间尚之,竞为彩裙,号拂拂娇。”
分類:流行
《國語辭典》:割尾巴  拼音:gē wěi bā
比喻消除某种陈旧的思想或不合宜的制度。如:「陈老师对于八股式的作文方法,一向力主澈底割尾巴。」
《国语辞典》:歌仔戏(歌仔戏)  拼音:gē zǐ xì
一种民间戏曲。流行于闽、台地区。明末闽南的锦歌、采茶曲、车鼓弄等民间艺术传入台湾后,吸收本地的民歌、说唱,并受京戏、四平戏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独立戏种。初期常在空地演出,称为「落地扫」。主要曲调为七字调、大调、哭调、杂念调等。伴奏乐器以壳仔弦、大广弦、月琴、台湾笛为主,伴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今日在大陆闽南龙溪、芗江一带,流行的歌仔戏,是由台湾传过去的。
《國語辭典》:二人转(二人轉)  拼音:èr rén zhuǎn
一种戏曲曲艺。流行于东北各地。以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等演变而成。用唢呐、板胡、竹板、锣鼓等伴奏,由二人舞蹈说唱,以五至八支曲牌联缀,演唱故事。
《國語辭典》:饾版(餖版)  拼音:dòu bǎn
一种版画技巧。因由若干版面拼凑而成,有如饾饤,故称为「饾版」。也称为「木刻水印」。
《國語辭典》:侗剧(侗劇)  拼音:dòng jù
侗族的戏剧。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侗族分布地区。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形成于贵州。其表演形式最初仅两人坐唱,后来发展为走唱,角色不多,舞台动作简单,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仅置桌、凳等。脸谱以黑白二色为基础,由男演员扮演女角。唱腔有平调、哭板、仙腔及民歌调子,主要伴奏乐器为二胡、琵琶、锣、铃、钹、鼓及特有的牛腿琴等。
《漢語大詞典》:侗戏(侗戲)
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 贵州 、 广西 、 湖南 侗族居住地区。系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嘠锦”和“摆古”于 清 嘉庆 、 道光 年间逐渐采用舞台演唱形式发展而成。传统剧目有《珠郎娘美》《山伯英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