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天井窑
也称“地坑窑”。窑洞的一种。流行于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黄土地区。先在平坦的冈地上,凿掘方形或长方形深坑,造成人工崖面,再沿坑面开凿窑洞。深坑面积相当于庭院,俗称“地坑院”或“天井院”。坑院各面窑洞,一如地面四合院。院内挖有地沟或掘渗井排水。地坑边缘,筑矮墙防护。
《国语辞典》:扬剧(扬剧)  拼音:yáng jù
一种江苏地方戏曲。流行于扬州一带。也称为「维扬戏」。
《國語辭典》:燕尾服  拼音:yàn wěi fú
一种男子西式的晚礼服。前短齐腹,后长齐膝关节,后下端开如燕尾,故称为「燕尾服」。
《漢語大詞典》:焉耆一龟兹语(焉耆一龜兹語)
古代流行在 新疆 吐鲁番 、 焉耆 和 库车 一带的语言。分 焉耆 与 龟兹 ( 库车 )两种方言,差别较大。前者曾称“吐火罗语A”,后者曾称“吐火罗语B”。属印欧语系Centum(Kentum)支派。文字使用婆罗米字母斜体。20世纪初以来,在我国 新疆 吐鲁番 、 焉耆 、 库车 等地发现了此语言的文献,多属7-8世纪,对印欧语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漢語大詞典》:乙脑(乙腦)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病原为病毒,主要由蚊子吸血传染,多发于八、九月间。
《國語辭典》:彝剧(彞劇)  拼音:yí jù
流行于彝族境内的剧种。以彝族歌舞艺术为基础发展而成。
《漢語大詞典》:窑调(窰調)
旧时在妓院里流行的小调。 老舍 《骆驼祥子》二三:“那来照顾她们的,还老远的要唱着窑调,显出自己并不是外行。”
《國語辭典》:芗剧(薌劇)  拼音:xiāng jù
流行于福建漳州地方一带的歌仔戏。因漳州又名芗江,故称为「芗剧」。
《漢語大詞典》:锡剧(錫劇)
戏曲剧种。流行于 江苏 南部和 上海 等地。原名“常锡文戏”,由 无锡 滩簧和 常州 滩簧在 清 末合流发展而成。曲调柔和清快,富有 江 南水乡民间音乐的特色。
《漢語大詞典》:小样云(小樣雲)
五代 后唐 末年流行的士人夏日冠饰。 宋 陶谷 清异录·衣服:“小样云。士人暑天不欲露髻,则顶矮冠。 清泰 间,都下星货铺卖一冠子,银为之,五朵平云,作三层安置,计止是 梁朝 物,匠者遂依傚造小样求售。”
《漢語大詞典》:小热昏(小熱昏)
(1).曲种名。旧时流行在 江 浙 一带的一种街头曲艺。原为卖梨膏糖的人作为招徕顾客的一种手段。唱词多以新闻时事、民间故事为题材。演唱时用一面小锣,三块竹板,边敲边唱。小热昏有 苏州 、 杭州 两派。现在搬上舞台表演的“小锣书”、“三敲赋”均属“小热昏”。《新世界小说社报》第5期《论戏剧弹词之有关于地方自治》:“谈小说如 苏州 小热昏,跳跃而入 玄妙观 。” 阿英 《年画的叫卖》:“过去 上海 所谓‘小热昏’,是最擅长此道的。”
(2).语言妄诞、行为荒唐的年轻人。《冷眼观》第十五回:“莫説我是无意顺嘴溜的话,就是当真説起的,你要我保他们那一班小热昏,是个个能举得孝廉方正,就打从我数起,先是头一个靠不住。”
《漢語大詞典》:撷子髻(擷子髻)
晋 时流行的妇女发髻名。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 晋 时,妇人结髮者,既成,以繒急束其环,名曰擷子髻。始自宫中,天下翕然化之也。”晋书·五行志上宋书·五行志一作“擷子紒”。
《国语辞典》:抹牌道字  拼音:mǒ pái dào zì
一种流行于宋、元的文字游戏。参见「拆白道字」条。《金瓶梅》第二回:「从小儿也是个好浮浪子弟,使得些好拳棒,又会赌博,双陆象棋,抹牌道字,无不通晓。」
《国语辞典》:木板大鼓  拼音:mù bǎn dà gǔ
一种曲艺。原为流行于河北农村的鼓书,后流入北平、天津等地。早期仅演员自击木板和书鼓演唱,后增加三弦伴奏。清末经剃宝全改革,发展成为京韵大鼓。因演唱者多带保定、沧州口音,故也称为「怯大鼓」。
《国语辞典》:濮上桑间(濮上桑间)  拼音:pú shàng sāng jiān
淫风流行的地方。参见「桑间濮上」条。
分类:风流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