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挂花(掛花)  拼音:guà huā
受伤。如:「他与人打架,不小心挂花了。」也作「挂红」、「挂彩」。
《漢語大詞典》:血潮
(1).血的浪潮。形容流血牺牲之多。 李大钊 《国情》:“ 汉江 之血潮未乾,盟誓之墨痕宛在,共和政治之真义,尚未就湮,人且弃之若遗。”
(2).指激动时体内上涌的热血。 郭沫若 《女神·登临》:“血潮儿沸腾起来了!山路儿登上一半了!” 许杰 《赌徒吉顺》上:“ 吉顺 的心头忽然发跳,脸上的血潮立即涌了上来。”
《國語辭典》:小净(小淨)  拼音:xiǎo jìng
昆剧中的角色。性质与副净相似,亦常与丑角混称。
《漢語大詞典》:大净
阿拉伯文ghusl的意译,原意为“洗浴”。同“ 小净 ”相对。伊斯兰教规定,凡教徒在房事、遗精、月经和产期血净后,必须冲洗周身(包括漱口和洗鼻孔),称为大净。此外,在主麻和节日礼拜时,一般也都作大净。未经大净,不得进行念经、礼拜、宰牲等活动。
《漢語大詞典》:血沟(血溝)
条状的流血伤口。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六:“马鞭子抽在 吴家富 的光脊梁上、光腚上,拉出一条一条的血沟。”
《國語辭典》:血胡衕(血衚衕)  拼音:xiě hú tong
胡衕,巷道。形容杀人无数,血流极多。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便有那银山铁壁数十重,杀的你人似血胡衕。」也作「血湖洞」、「血糊突」。
《漢語大詞典》:漉血
流血,洒血。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棒杖奋而罔顾乎,前后搆漉血之讎,招大辟之祸。”
分類:流血
《漢語大詞典》:血坑
指流血的伤口。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九:“ 白大嫂子 抱起孩子慌忙走到灶坑边,抓一把灰塞在 扣子 头上的血坑里。”
分類:流血伤口
《國語辭典》:血流漂杵  拼音:xuè liú piāo chǔ
杵,木棒。血流漂杵指杀人很多,所流的血足以浮起木杵。形容战场上杀戮的惨酷。《书经。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國語辭典》:血流如注  拼音:xuè liú rú zhù
鲜血像水一样喷涌而出。形容血流多而急遽。《英烈传》第二一回:「东冲西突,杀透重围,正到本营,只见头上血流如注。」《文明小史》第一二回:「朝奉头上被差官打了一个大窟窿,血流如注。」
分類:流血
《國語辭典》:血光之灾(血光之災)  拼音:xuè guāng zhī zāi
泛指杀身之祸。《水浒传》第六一回:「目下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
《漢語大詞典》:血胡同(血衚衕)
亦作“ 血湖洞 ”。犹言血路。形容战斗激烈,流血甚多的地方。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你孩儿到那 江 东,旱路里摆着马军,水路摆着战舡,直杀一箇血衚衕。”《三国志平话》卷上:“ 张飞 着力杀上血湖洞,入去到於城中。”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三章:“ 朝鲜 打成了血胡同了,世界大战就要爆发了。”
《国语辞典》:泣血枕戈  拼音:qì xuè zhèn gē
悲愤得眼睛流血,睡觉时还枕著武器。形容化悲愤为力量,刻苦自厉,立志复仇。《南齐书。卷三八。萧赤斧传》:「萧雍州勋业盖世,谋猷渊肃,既痛家祸,兼愤国难,泣血枕戈,誓雪怨酷。」《梁书。卷六。敬帝本纪》:「朕以荒幼,仍属艰难,泣血枕戈,志复仇逆。」
《国语辞典》:和平改革  拼音:hé píng gǎi gé
以和平不流血的方法来进行改革。如:「专制政权的国家若能和平改革,迈向民主,对人民来说真是莫大的福气,对世界和平也颇有裨益。」
《国语辞典》:漏胎  拼音:lòu tāi
中医指怀孕妇女子宫流血的病症。
《国语辞典》:止血法  拼音:zhǐ xiě fǎ
止住流血的方法。通常有伤口直接加压、止血点加压、止血带止血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