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保皇派
指拥护君主制或主张君主立宪制,政治思想保守的政治派别。《〈廖仲恺集〉前言》:“在这个时期中, 廖仲恺 曾被选为 中国 留学生会会长,经常和留学生中的保皇派进行斗争。”
《漢語大詞典》:程朱学派(程朱學派)
宋 代理学的主要派别。首创者为 北宋 程颢 、 程颐 ,集大成者为 南宋 朱熹 。他们提倡性理,认为理为宇宙之本原,人性为理的体现。主张为学之道在“穷天理,去人欲”,其方法为“居敬穷理”,既作“敬”的修养功夫,又穷天下万物之理以致知。因为他们的学说基本一致,后人称之为 程 朱 学派,也称 程 朱 理学。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该学派曾长期保持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漢語大詞典》:聂斯脱利派(聶斯脱利派)
基督教的一个派别。信奉 君士坦丁堡 主教 聂斯脱利 所倡导的教义,故名。曾于 唐 代传入我国,称景教。
《國語辭典》:排斥异己(排斥異己)  拼音:pái chì yì jǐ
排除、打击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如:「在工作上,他总是坚持己见,排斥异己。」清。徐珂《清稗类钞。谏诤类。江春霖劾弈劻》:「诸王贝勒皆少年寡学,遍树党援,排斥异己,勾通阉寺,广行贿赂。」
《漢語大詞典》:派仗
不同派别之间的争斗。 丁玲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我向来认为作家的本份是创作,而不必参与无意义的论争,更不要参加打派仗。” 刘绍棠 《蛾眉》二:“我们那个地方,本是天府之国的聚宝盆,接连打了八九年的派仗,草盛苗稀荒了地。”
分類:派别争斗
《國語辭典》:旁门左道(旁門左道)  拼音:páng mén zuǒ dào
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后比喻不遵循正规的途径、法门。也作「旁门外道」、「傍门外道」、「左道旁门」。
《漢語大詞典》:实力派(實力派)
拥有一定实在力量的派别或人。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二章第一节:“他们盘踞 直隶 、两 江 等重要省份的总督的职位,成为地方实力派。”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一:“ 冯永祥 一跨进 徐义德 的大客厅,他的眼睛向四周扫了一下,见那些富丽而又堂皇的陈设,立刻感到 徐义德 的的确确是 上海 工商界的实力派。” 郑维山 《踏上毛主席的道路》:“当时参加 百丈关 战斗的几乎包括了 四川 所有的地方实力派。”
《國語辭典》:实證主义(實證主義)  拼音:shí zhèng zhǔ yì
主张以科学的方法,建立经验性的知识,认为事实必须透过观察或感觉而得。由法国哲学家孔德所创。
《國語辭典》:实用主义(實用主義)  拼音:shí yòng zhǔ yì
一种哲学思想,创始于美国,主张知识的价值,端视其对人类有用与否为准,认为思维只是应付环境、解决疑难的工具。
《國語辭典》:老派  拼音:lǎo pài
1.观念举止守旧。如:「无论从穿著或言行看,董事长都像个老派绅士。」
2.守旧的党派。如:「对于这个政治议题,老派有不同的看法。」
《漢語大詞典》:客观唯心主义(客觀唯心主義)
唯心主义的一个派别,主张有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精神”或“理”,认为物质世界是这种“精神”或“理”的体现或产物。
《國語辭典》:孟什维克(孟什維克)  拼音:mèng shí wéi kè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非列宁主义派。他们主张一个扩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与自由分子合作,以反抗专制政治,实行民主。西元一九二二年被清算斗争,几无一倖免。
《漢語大詞典》:秘密教
中国 佛教派别密宗的别称。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依据,多运用通俗的诵咒祈祷,认为口诵真言(语密)、手结印契(身密)、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印,便可即身成佛。传入我国 西藏 的也称藏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札巴坚参:“西僧以秘密教得幸,服食器用拟於王者。出入乘金椶舆,卫士以金吾仗前导,达官莫不避路。召入大内诵经咒,散花米,赞吉祥。”
《國語辭典》:门户之见(門戶之見)  拼音:mén hù zhī jiàn
偏袒自己所属门派的学说或理论,对其他门派则有偏见。清。恽敬《明儒学案。条辩序》:「是以先生于河东三原,均有微辞,而姚江之说则必迁就之以成其是。一迁就不得,则再迁就三迁就之,此则先生门户之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