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刘海鳌(1830年1月27日—?年),派名光绶,字仙洲,号晓澜,道光十年庚寅正月初三日(1830年1月27日)生。四川省夔州府云阳县水田沟人,民籍,廪膳生。咸丰二年壬子本省乡试中式第43名,覆试一等第18名,会试中式第250名,覆第二等第22名,殿试二甲42名,朝考一等第29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十三年六月充国史馆协修,光绪元年大考二等第30名,六年二月充功臣馆纂修,七年四月功臣馆总纂,十二月充文渊阁校理,八年京察一等,奉旨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三月充国史馆纂修,六月充日讲起居注官,十月补授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二十九日补授云南粮储道。刘海鳌在京颇有文名。为赵尔丰家延为西宾,训诲赵尔丰、赵尔巽兄弟。宣统末年,赵氏兄弟先后赴四川任总督。赵尔丰曾专门起岸,欲面谒老师。听说刘已去世,只有师母贫居农村,生活艰难,赵立命接师母下城。面致慰问,并嘱地方官照颐其生活。赵离奉后,夔州府县官为她购置田地五十石,怡养天年。刘做过一任云南粮道官,奉慈禧之命,去云南巡视考察。至某县,刘在视察中用脚踢一粮仓木质墙壁,墙壁“崆崆”发声,刘心知其中已无存粮,并未露声色。但盗卖国库粮食的贪官心中有鬼,就在接待筵席中下毒。奸计得逞刘中毒身亡。遗体运回奉节甲高,葬于大旁,甲高人至今呼为“道台坟”。
盛植型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盛植型(1829年-1887年),晚清政治人物、书法家。字钧士,号蓉洲,浙江宁波府镇海县人。出自宁波府镇海县骆驼桥盛氏,咸丰六年(1856年)登进士,任吏部主事。光绪元年(1875年),充任《穆宗实录》详校官。书成后,升任吏部员外郎,掌吏部考功司印,后补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光绪九年,任湖北安襄郧荆兵备道道员,赴任后大力革除弊政,裁撤十八路差役,兴办义学、书院,创设水龙所(相当于今消防局),扩建粥厂,修复襄阳隆中祠宇。致仕回乡后兴办教育,曾任宁波府定海县景行书院掌教(相当于今校长)。1887年正月,卒于任上,享年59岁,身后葬于鄞县西面南乡柴家山之麓,学生晚辈陈三立作墓志铭。擅长书,尤擅楷书,工整端丽。行书、草书宗唐宋名家,深研古人笔法,自成一格。二子盛炳纬,亦考中进士,是为“父子进士”。
童叶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崇明人,字松君,一字松洲,号睫巢,又号松道人。咸丰初官德清知县,有惠政。光绪间定居苏州。博学好古,曾得秦汉古鉴百余种,因名读书楼为“百鉴”。善画墨梅,喜作万玉图。性巧,曾创《益智图》。著有《睫巢镜影》。
景瀛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景瀛(1834年—?),字玉洲,号雨沧,李氏,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咸丰八年(1858)戊午科顺天乡试举人。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29名,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33名(时隶内务府正白旗汉军定昌佐领下);同年五月(6月3日),经吏部掣签,授即用知县。光绪二十年(1894),任贵州兴义县知县。又任贵州馀庆县、遵义县知县。景瀛师从母舅、内务府正黄旗满洲、嘉庆辛未科进士福申,榜眼朱凤标、正蓝旗蒙古大学士柏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9—1910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蓝洲,号迈庵,晚号止庵。同治九年优贡,以知县发湖北。光绪三年,署房县。后历署应城、蕲水、汉川、随州。勤于听讼,有善政。工诗善画,有《冬暄草堂诗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四
陈豪,字止庵,号兰洲,仁和人。同治庚午优贡,官汉川知县。有《冬暄草堂诗集》。
彭镜泉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彭镜泉(?~?),字仙洲,竹东横山人。晚清至日治时期人士,曾于横山设书房,讲授汉文。与同乡叶少青、刘石鸯为同窗好友。叶氏弟子蔡锦绣将彭氏《墨林书屋诗集》、叶氏《横山诗集》、刘氏《啸谷诗集》合为《海珠诗集》,并于诗前序文云:「啸谷(石鸯)天禀聪明、博闻强记,谈古今中外事,累累若贯珠焉;仙圃(少青)性豁达,胸怀大度、爱士好客,隐抱有兼善天下之志;仙洲(镜泉)倜傥不羁,潇洒风流,时有『三绝』之称。若风云际会,三人前程正未可限量,会沧海之交,愿莫之遂,乃弃儒就贾就农……」以下诗作录自民国三十七年(1948)蔡锦绣编印之《海珠诗集》。(施懿琳撰)
孙廷献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孙廷献 (1840年—?),字梦洲,号棣园,汉军镶黄旗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96名。同年五月,经吏部掣签,授即用知县。
黄登瀛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黄登瀛(1842年—1883年),又名沧洲,字秀夫、蓬行、咏篷,号松盦,嘉义县大槺榔东堡北港街(云林县北港镇共荣里)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33名。同年五月,经吏部掣签,授即用山西知县。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刘玉璋(1842—1915),字特洲,重庆奉节人。清光绪癸酉举人,历任福建十五处知县、知府。
赵湘洲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赵香洲,字元香,贵州贵阳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进士,三甲一百十一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后官工部主事。
谢化南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维基
谢化南(1845年—1917年),号棠洲,陕西省兴安府汉阴厅人,进士出身。光绪九年(1883年),参加癸未科殿试,登进士二甲89名。同年五月,著以主事分部学习,留京任户部主事。甲午战争后,自感力不从心,欲辞官回乡办学,未获准,后来又调任云南知府。到任不久,因长兄病危,便借故辞职返乡,设堂讲学,倡导教学革新,增设数学、时事政治等学科。后学堂因故解散,谢化南从此深居简出,专心从事著述。著有《滇程日记》、《庚子扈跸日记》、《京华从政录》、《题媳高氏遗墨》、《读书乐塾诗文》等。
魏照洲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魏照洲(1848~1919),原名炳彰,字光辉,又字照洲,号淡然,官章德彰,以字行。清云林西螺堡(今云林西螺镇)人。自幼聪颖敏捷,师事刘廷锡监生、曾维灵孝廉。未弱冠而读毕经书,兼治文史。后因父逝母病,悲医药之未济,乃转学为医,埋首于歧黄医术之研究,穷其理者有百馀部。由于脉精术妙,官绅名士受其治瘉痼疾难症者甚多,赐诗赠匾,遂有「魏半仙」之雅号。光绪甲午年(1894),以监生蒙李部堂面奏,准以巡检司选用,旋蒙上谕授赣州府吉江口巡检司,适逢日军侵台,遂不赴任。时台湾民主国团练使丘逢甲亲约协力抗日,乃倾大半家资响应之,并购枪枝弹药以助本地义勇。抗日失败后,不与政事。仍寄为医,活人济世无数。热心赈灾济贫,义诊送药。著有《指若刀圭》一卷、《淡然医案》三卷 。魏照洲所作,几乎全为医案诗。《淡然医案》自序云:「录所经之症有见效者,用立医案。适医事稍宽,启囊检阅,有数千帙。除琐杂轻症外,选其危险亡在数日,抑或死里逃生,同道共喻者,亦有一百零八名。」以医案为诗,乃台湾传统诗坛首见之特例,亦医学史上稀有之珍籍。今据魏嘉亨整理《淡然诗文集》刊本校录 。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黄玉阶(1850~1918),字蓂华,别号瀛洲散人,清彰化县大肚堡五汊港(今台中县梧栖镇)人。自幼从黄邦习汉学,继从李清机学中医。光绪元年(1875)初开门户,乞药者甚众,翌年开始执业。光绪八年(1882)迁居台北大稻埕,行医济世,并倡设「普愿社」,宣讲佛教宗旨,不久迁居台北城内。光绪十年(1884)清法战争事起,协助巡抚刘铭传募勇抵禦法军侵台有功,获颁五品军功衔。是时淡北一带霍乱蔓延,居民死亡无数,黄氏精配丸散,到各庄诊治,并撰《疗养新方》一卷,阐述防治风土疫疠之法。1895年,割台事起,台北地区霍乱复炽,复著《霍乱吊脚痧医书》分送全台,并舍药施救。明治二十九年(1896),鼠疫(百斯笃)、斑痧症相继发生,黄氏施医济药,再著《疙瘩瘟治法新编》,遍赠全岛藉以防治。明治三十年(1897)获台湾总督府颁发汉医师执照,为日治时期台人领有此證照之首例。除医术卓越外,黄玉阶亦为宗教领袖,任台湾斋教三大派之先天道最高领导人「顶航」,积极整顿教务,创建「至善堂」会所和「普愿社」讲堂,并整合其他佛道宗教团体,戮力于移风易俗、教化社会。同年受赐绅章,并宣导放足断发,陆续倡立「台北天然足会」、「断发不改装会」等,并皆担任会长。明治三十二年(1899)起先后担任任大稻埕区长、监狱教诲师、大龙峒区长。大正五年(1916)获颁蓝绶褒章。1918年因糖尿病去世,享年六十九。〖参考《汉文台湾日日新报》,「黄玉阶先生略传」,1911年2月18日,第二版;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页1;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596至597;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页923。〗黄氏目前可见诗作无多,多发表于《台湾日日新报》与《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之「瀛社诗坛」、「艺苑」、「词林」专栏,另有部分诗作散见于《网溪诗集》、《鸟松阁唱和集》、《寿星集》、《海上唱和集》等,今即据此辑录编校。(廖振富、张明权撰)

人物简介

简介
原名德馨,字湲娱,号菽园,别号绣原、啸虹生,晚年自号星洲寓公。福建厦门杏林新安乡人。光绪十九年(1893)赴试省闱,隔年中举。光绪二十一年会试不第而赴星洲。任《振南日报》主编。有《啸虹生诗抄》《邱菽园居士诗集》存世。(《菽园诗集》,秉成录入)
籾山衣洲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山衣洲(1855~1934),本名逸。日本东京人。著名汉学家。明治卅一年(1898)应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之聘,来台担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栏主笔,深获信任,居总督别邸「南菜园」,尝陪儿玉南巡,参加「扬文会」。编辑《南菜园唱和集》,收录诸家和韵八十七首。其诗幽婉高雅,锵然可诵,日籍学者神田喜一郎及岛田谨二共推为文坛祭酒。居台六年,惟后渐失儿玉之欢,明治卅七年(1904)悄然离台。著有《鬓丝忏话》〖参考《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日据时期》,国家图书馆,2002。〗。(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