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1,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下一页
黄玉阶(字 蓂华 号 瀛洲散人 )
邱炜萱( 德馨 字 湲娱 号 菽园、绣原、啸虹生、星洲寓公 )
籾山衣洲(名 逸 )
曹涌江(字 月洲 )
李经畬(字 伯雄 号 新吾、谲洲 )
杜关( 德舆、关 字 若洲 号 柴扉野老、柴扉 )
邓缵先(字 芑洲 号 毳庐居士 )
胡大华(字 莲洲、莲舟 )
谢刚克(字 维洲 )
郑登瀛(名 学瀛 字 十洲 号 竹溪诗逸、北郭诗逸、竹溪诗隐 登瀛 )
蔡汝修(字 柳洲 )
赖子清(字 鹤洲 )
庞俊(字 少洲、石帚 )
孔从洲
其它辞典(续上)
魏照洲( 炳彰 字 光辉、照洲 号 淡然 )黄玉阶(字 蓂华 号 瀛洲散人 )
邱炜萱( 德馨 字 湲娱 号 菽园、绣原、啸虹生、星洲寓公 )
籾山衣洲(名 逸 )
曹涌江(字 月洲 )
李经畬(字 伯雄 号 新吾、谲洲 )
杜关( 德舆、关 字 若洲 号 柴扉野老、柴扉 )
邓缵先(字 芑洲 号 毳庐居士 )
胡大华(字 莲洲、莲舟 )
谢刚克(字 维洲 )
郑登瀛(名 学瀛 字 十洲 号 竹溪诗逸、北郭诗逸、竹溪诗隐 登瀛 )
蔡汝修(字 柳洲 )
赖子清(字 鹤洲 )
庞俊(字 少洲、石帚 )
孔从洲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魏照洲(1848~1919),原名炳彰,字光辉,又字照洲,号淡然,官章德彰,以字行。清云林西螺堡(今云林西螺镇)人。自幼聪颖敏捷,师事刘廷锡监生、曾维灵孝廉。未弱冠而读毕经书,兼治文史。后因父逝母病,悲医药之未济,乃转学为医,埋首于歧黄医术之研究,穷其理者有百馀部。由于脉精术妙,官绅名士受其治瘉痼疾难症者甚多,赐诗赠匾,遂有「魏半仙」之雅号。光绪甲午年(1894),以监生蒙李部堂面奏,准以巡检司选用,旋蒙上谕授赣州府吉江口巡检司,适逢日军侵台,遂不赴任。时台湾民主国团练使丘逢甲亲约协力抗日,乃倾大半家资响应之,并购枪枝弹药以助本地义勇。抗日失败后,不与政事。仍寄为医,活人济世无数。热心赈灾济贫,义诊送药。著有《指若刀圭》一卷、《淡然医案》三卷 。魏照洲所作,几乎全为医案诗。《淡然医案》自序云:「录所经之症有见效者,用立医案。适医事稍宽,启囊检阅,有数千帙。除琐杂轻症外,选其危险亡在数日,抑或死里逃生,同道共喻者,亦有一百零八名。」以医案为诗,乃台湾传统诗坛首见之特例,亦医学史上稀有之珍籍。今据魏嘉亨整理《淡然诗文集》刊本校录 。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黄玉阶(1850~1918),字蓂华,别号瀛洲散人,清彰化县大肚堡五汊港(今台中县梧栖镇)人。自幼从黄邦习汉学,继从李清机学中医。光绪元年(1875)初开门户,乞药者甚众,翌年开始执业。光绪八年(1882)迁居台北大稻埕,行医济世,并倡设「普愿社」,宣讲佛教宗旨,不久迁居台北城内。光绪十年(1884)清法战争事起,协助巡抚刘铭传募勇抵禦法军侵台有功,获颁五品军功衔。是时淡北一带霍乱蔓延,居民死亡无数,黄氏精配丸散,到各庄诊治,并撰《疗养新方》一卷,阐述防治风土疫疠之法。1895年,割台事起,台北地区霍乱复炽,复著《霍乱吊脚痧医书》分送全台,并舍药施救。明治二十九年(1896),鼠疫(百斯笃)、斑痧症相继发生,黄氏施医济药,再著《疙瘩瘟治法新编》,遍赠全岛藉以防治。明治三十年(1897)获台湾总督府颁发汉医师执照,为日治时期台人领有此證照之首例。除医术卓越外,黄玉阶亦为宗教领袖,任台湾斋教三大派之先天道最高领导人「顶航」,积极整顿教务,创建「至善堂」会所和「普愿社」讲堂,并整合其他佛道宗教团体,戮力于移风易俗、教化社会。同年受赐绅章,并宣导放足断发,陆续倡立「台北天然足会」、「断发不改装会」等,并皆担任会长。明治三十二年(1899)起先后担任任大稻埕区长、监狱教诲师、大龙峒区长。大正五年(1916)获颁蓝绶褒章。1918年因糖尿病去世,享年六十九。〖参考《汉文台湾日日新报》,「黄玉阶先生略传」,1911年2月18日,第二版;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页1;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596至597;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页923。〗黄氏目前可见诗作无多,多发表于《台湾日日新报》与《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之「瀛社诗坛」、「艺苑」、「词林」专栏,另有部分诗作散见于《网溪诗集》、《鸟松阁唱和集》、《寿星集》、《海上唱和集》等,今即据此辑录编校。(廖振富、张明权撰)
人物简介
简介
原名德馨,字湲娱,号菽园,别号绣原、啸虹生,晚年自号星洲寓公。福建厦门杏林新安乡人。光绪十九年(1893)赴试省闱,隔年中举。光绪二十一年会试不第而赴星洲。任《振南日报》主编。有《啸虹生诗抄》《邱菽园居士诗集》存世。(《菽园诗集》,秉成录入)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山衣洲(1855~1934),本名逸。日本东京人。著名汉学家。明治卅一年(1898)应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之聘,来台担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栏主笔,深获信任,居总督别邸「南菜园」,尝陪儿玉南巡,参加「扬文会」。编辑《南菜园唱和集》,收录诸家和韵八十七首。其诗幽婉高雅,锵然可诵,日籍学者神田喜一郎及岛田谨二共推为文坛祭酒。居台六年,惟后渐失儿玉之欢,明治卅七年(1904)悄然离台。著有《鬓丝忏话》〖参考《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日据时期》,国家图书馆,2002。〗。(杨永智撰)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月洲,清末民初人,能诗。
人物简介
维基
李经畬(1858年4月12日—1935年),字伯雄,号新吾,别号谲洲。安徽合肥人。李瀚章长子。清朝末年官员。李经畬生于咸丰八年(戊午)二月廿九日(1858年4月12日),后为府学廪生,一品荫生。光绪壬午年(1882年)江南乡试举人,1890年庚寅恩科进士,殿试二甲,朝考一等。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此后曾经历任翰林院撰文、侍讲,实录馆提调,兵部武选司员外郎。二品顶戴,赐紫禁城骑马,诰授光禄大夫。他还曾任资政院议员。晚年任北平京剧票友组织「春阳友社」董事长。1935年79岁时去世。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杜柴扉(1864—1929),原名德舆,改名关,字若洲,号柴扉,四川长宁县人。光绪戊戌进士,授户部主事。受孙中山影响,加入同盟会。一九一○年,与其妻杜黄在京成立乾元会,秘密策划起义。民国建立,任内务部礼俗司司长。袁世凯窃国,柴扉愤而辞职回川,被选为四川省议会议员。感国事日非,川乱频仍,抑郁而终。百度百科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海,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诗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诗酒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邓缵先,字芑洲,自号毳庐居士。广东紫金县蓝塘镇布心村人,1880年入经馆,师从名宿蓝湘眉夫子。博学经史,15岁中秀才,1914年任首届紫金县议会议长。9月,应内务部第三届县知事试验,取列乙等,受北京中央政府派遣分赴新疆,不远万里来到新疆戍边安民。1933年因暴乱,在巴楚县以身殉国。著有《叶城县志》、《乌苏县志》、《叶迪纪程》、《毳庐诗草》和《毳庐续吟》。
人物简介
黄鹤楼志·人物篇
胡大华(清同治至民国二十年间在世) 字莲洲,一作莲舟,榜名大勋。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清廷宪政编查馆编制局副科员,后任湖北省军署秘书,再以“硬儒”身份受聘于湖北省政府主席夏斗寅组建的笛湖精舍,为笛湖诸老之一。9岁时曾随其父登楼游玩,稍大时黄鹤楼已毁。听到湖北督军萧耀南与绅民议定重修黄鹤楼的消息,写了篇约1600字的《拟重修黄鹤楼记》,为修楼盛举大唱赞歌。这篇文章为后世留下研究黄鹤楼历史的文字资料。
人物简介
维基
谢刚克(1884年2月10日—?年),字维洲(继洲?),四川省华阳县人,日本经纬学堂、长崎高等商业学校毕业,商科进士。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郑登瀛(1873~1932),又名学瀛,字十洲,号竹溪诗逸、北郭诗逸。竹堑(今新竹)人。为进士郑用锡曾孙。五岁丧父,由其母高氏抚育成人。少与刘景平、罗百禄同受业于高敬修,三人因才相埒、志相合,且皆善书法,人称「高门三杰」。早年曾经营酒厂,获利颇为可观。其后日人实施专卖制度,遭强行徵购,遂转而寄情书画于北郭园故宅。昭和六年(1931)「九一八事变」后,郑十洲将诗稿中涉及时局者全数烧燬。随后将子嗣三人分别送往北平、广州就读。昭和七年(1932)六月病逝,享年六十。〖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郑氏重性情,诗歌以抒情见长,张纯甫评云:「诗虽宗随园,而典赡乃类义山。」生平作品有《郑十洲先生遗稿》,由其女婿罗启源在民国五十六年(1967)排印出版,收录诗作一百一十首,多伤感与游兴之作,1992年由龙文出版社影印重刊。此外,尚有未出版诗稿《沧海遗音》、《扶桑寄生草》、《鸡肋杂录》、《北郭园小草》〖参考《新竹市志。人物志》,新竹:新竹市政府,1997年12月,页131〗。以下诗作据《沧海遗音》手稿本、《扶桑寄生草》手稿本〖编者按:由于《鸡肋杂录》与《北郭园小草》以行草书写,且多处涂改,极不易辨识,在此暂不收录。〗全台诗
郑登瀛(1873~1932),又名学瀛,字十洲,号竹溪诗逸、北郭诗逸。竹堑(今新竹)人。为进士郑用锡曾孙。五岁丧父,由其母高氏抚育成人。少与刘景平、罗百禄同受业于高敬修,三人因才相埒、志相合,且皆善书法,人称「高门三杰」。早年曾经营酒厂,获利颇为可观。其后日人实施专卖制度,遭强行徵购,遂转而寄情书画于北郭园故宅。昭和六年(1931)「九一八事变」后,郑十洲将诗稿中涉及时局者全数烧燬。随后将子嗣三人分别送往北平、广州就读。昭和七年(1932)六月病逝,享年六十。〖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全台诗
郑十洲(1873~1932),名登瀛,字十洲,号竹溪诗逸、竹溪诗隐。新竹进士郑用锡曾孙。工诗善书,少与刘景平、罗百禄同受业于高敬修,三人因才相埒、志相合,且皆善书,人称「高门三杰」。早岁创办酒厂,获利颇丰,嗣因日人实行专卖,强被收购,自此遂寄情吟咏书法,不治生产。 郑氏生前诗稿因恐贾祸于子孙,自行将具有民族意识之篇什焚燬,《郑十洲先生遗稿》乃收录倖存诗作一百一十首及遗墨,先于民国五十六年(1967)八月,由郑氏女婿罗启源在台北排印出版,何汉津整理并序:「瓣香随园,先生虽主重性灵,专写性情,所为诗缠绵悱恻,百读不厌,然其愤时感奋之作,则慷慨激昂,可以廉顽立懦。」张纯甫亦评:「诗虽宗随园,而典赡乃类义山。」民国八十一年(1992)六月,台北龙文出版社再据此书重印问世。(杨永智撰)
人物简介
简介
字柳洲,苗栗苑里人,「竹社」社员,蔡振丰之子。编有《台海击钵吟集》。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赖子清(1894~1988),字鹤洲。嘉义市人。博学强记,八岁习诗文。日治时期文官考试及格,担任《台湾日日新报》记者及编辑。战后历任台北市中学国文教员、台湾省编译馆干事、台湾医学会编辑主任、《台湾科学》杂志编辑、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协纂、嘉义县政府文献委员会顾问、第二届世界诗人大会顾问。编有《台湾诗醇》、《台湾诗海》、《中华诗典》、《古今诗粹》、《台湾诗珠》、《台湾咏物诗》、《台湾写景诗》、《古今台湾诗文社》、《嘉义县志》、《彰化县文化志》。著有《鹤州诗话》〖参考江宝钗《嘉义地区古典文学发展史》,嘉义市立文化中心,1998。〗。(杨永智撰)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庞俊(1896-1964) 初字少洲,因慕姜夔,更字石帚。成都人。博通经史。弱冠即受知赵熙、林山腴等川中名家。历任成都高等师范、成都师范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光华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弟子白敦仁集其诗词文为《养晴室遗集》。
人物简介
百度百科
孔从洲(1906.10.2—1991.06.07),男,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毛泽东亲家,陕西省西安市灞桥镇上桥梓口村人。在军旅生涯中,历任靖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旅长、师长、副军长,西北民主联军军长,豫西军区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北伐战争,参与了西安事变,举行了巩县起义,参加了解放陕县、灵宝、卢氏、陕南等战斗和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军械部部长,高级炮兵学校校长,炮兵工程学院院长,炮兵副司令员等职,为建设强大的人民炮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991年6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