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5,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中洲
洲前
花洲
瓜洲
洲边
鹭洲
炎洲
白蘋洲
鹦鹉洲
河洲
三洲
沃洲
芦洲
五洲
橘洲
《漢語大詞典》:中洲
(1).洲中。《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王逸 注:“中洲,洲中也。水中可居者曰洲。” 唐 李白 《捣衣篇》:“万里 交河 水北流,愿为双鸟泛中洲。” 清 顾炎武 《金山》诗:“黄旗亘 长江 ,战鼓出中洲。”
(2).海中仙岛,借称道士所居。 唐 李颀 《送暨道士还玉清观》诗:“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中洲俄已到,至理得而闻。”
《骈字类编》:洲前
杜甫秋兴诗:见石上下。
《骈字类编》:花洲
明一统志:花洲在成都府灌县治南,宋魏了翁有记。
《國語辭典》:瓜洲  拼音:guā zhōu
乡镇名。在江苏省江都县南,长江北岸,当运河口,与镇江斜对面。地形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
《骈字类编》:洲边(洲边)
胡曾 江夏诗 今来鹦鹉洲边立,惟有无情碧水流。
《骈字类编》:鹭洲(鹭洲)
明一统志:鹭洲书院,在吉安府白鹭洲上。,宋淳祐间,知吉州江万里建,延欧阳守道以教俊秀。守道作记。
《漢語大詞典》:炎洲
(1).神话中的南海炎热岛屿。海内十洲记·炎洲:“ 炎洲 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万里。”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迺造南中,渡 炎洲 ,逕玉涧,越金流。” 唐 柳宗元 《天对》:“爰有 炎洲 ,司寒不得以试。”
(2).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唐 李白 《野田黄雀行》:“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 吴 宫燕。” 王琦 注:“炎洲谓海南之地。” 明 唐寅 《陪杨礼部都隐君虎丘泛舟》诗:“朱明丽景属炎洲,兰橈桂檝遂娱游。” 严复 《救亡决论》:“炎洲羣岛,乃古大洲沉没之山尖。”
《国语辞典》:白蘋洲  拼音:bái pín zhōu
地名。《太平寰宇记。卷九四。江南东道六。湖州》:「白蘋洲在霅溪之东南,去洲一里。洲上有鲁公颜真卿芳亭,内有梁太守柳恽诗云:『汀洲采白蘋,日晚江南春。』因以为名。」
分类:地名
《國語辭典》:鹦鹉洲(鸚鵡洲)  拼音:yīng wǔ zhōu
长江中的沙洲。在今湖北省汉阳县西南。相传东汉祢衡曾在此作鹦鹉赋,因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河洲
(1).河中可居的陆地。《淮南子·墬形训》:“宵明烛光在河洲,所照方千里。”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
(2).《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 传:“后妃説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后因以“河洲”为称美后妃之德的典实。 唐 卢照邻 《中和乐·歌中宫》:“河洲在咏,风化攸归。”亦用为男女爱恋之典。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一折:“姻缘凑,似双星此夜,相对河洲。”
《漢語大詞典》:三洲
(1).指传说中的 蓬莱 、 方丈 、 瀛洲 三仙山。 明 高启 《次韵酬张院长见贻太湖中秋玩月之作》:“若上 洞庭 看玉镜,两山应是胜三洲。”
(2).歌曲名。旧唐书·音乐志二:“《三洲》,商人歌也。商人数行 巴陵 三江 之间,因作此歌。”参见“ 三洲歌 ”。
《漢語大詞典》:三洲歌
乐府西曲歌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三洲歌 宋 郭茂倩 题解:“《古今乐録》曰:‘《三洲歌》者,商客数游 巴陵 三江口 往还,因共作此歌。’”
《漢語大詞典》:沃洲
亦作“ 沃州 ”。 山名。在 浙江省 新昌县 东。上有 放鹤亭 、 养马坡 ,相传为 晋 支遁 放鹤养马处。 唐 皇甫冉 《题昭上人房》:“ 沃州 传教后,百衲老空林。” 唐 白居易 《沃洲山禅院记》:“东南山水, 越 为首, 剡 为面, 沃洲 、 天姥 为眉目。” 清 金农 《〈冬心先生集〉自序》:“江( 钱塘 )之外又山无穷,若 沃洲 、 天姥 、 云门 、 洛思 诸峯岭。”
分類:山名浙江
《国语辞典》:芦洲(芦洲)  拼音:lú zhōu
地名。隶属新北市芦洲区,是附近蔬菜生产的集散中心,主供大台北地区人民所需。
《漢語大詞典》:五洲
(1).地名。在今 湖北 浠水县 西南 长江 中。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东顾 五洲 之隔,西眺九派之分。” 钱振伦 注:“水经注:‘ 江 水又东逕 軑县 故城南,城在山之阳,南对 五洲 也。 江 中有五州相接,故以 五洲 为名。 宋孝武 举兵 江州 ,建牙洲上,有紫云荫之,即是洲也。’”一说此“ 五洲 ”疑指“ 五湖 ”而言。见 钱仲联 补注。
(2).见“ 五大洲 ”。
《國語辭典》:五大洲  拼音:wǔ dà zhōu
世界陆地旧分为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合称为「五大洲」。
《漢語大詞典》:橘洲
洲名。在今 湖南省 长沙市 西 湘江 中。多美橘,故名。今称“橘子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 湘水 又北逕 南津城 西,西对 橘洲 。” 唐 杜易简 《湘川新曲》之一:“ 昭潭 深无底, 橘洲 浅而浮。” 宋 辛弃疾 《昭君怨·豫章寄张定叟》词:“长记 瀟湘 秋晚,歌舞 橘洲 人散。”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词:“独立寒秋, 湘江 北去, 橘子洲 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