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龙丘洞府
《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任延〉~246~
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志不降辱。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史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唐·李贤注:「太末,县,属会稽郡,今婺州龙丘县也。」注引《东阳记》云:「秦时改为太末,有龙丘山在东,有九石特秀,色丹,远望如莲华。苌之隐处有一岩穴如窗牖,中有石床,可寝处。」」
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志不降辱。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史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唐·李贤注:「太末,县,属会稽郡,今婺州龙丘县也。」注引《东阳记》云:「秦时改为太末,有龙丘山在东,有九石特秀,色丹,远望如莲华。苌之隐处有一岩穴如窗牖,中有石床,可寝处。」」
《國語辭典》:石室 拼音:shí shì
1.宗庙中藏放祖先神主的屋室。《左传。庄公十四年》:「典司宗祏。」晋。杜预。注:「宗祏,宗庙中藏主石室。」《新唐书。卷一三。礼乐志三》:「建石室于寝园以藏神主,至褅、祫之岁则祭之。」
2.古代藏书的地方。《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汉书。卷一。高帝纪下》:「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3.石洞。《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列传。南蛮》:「槃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三国魏。曹植 〈苦思行〉:「郁郁西岳巅,石室青葱与天连。」
4.石造的屋室,比喻防守非常坚固。《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楼贺韦华传。贺邵》:「近刘氏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
5.石造的坟墓。《宋书。卷一五。礼志二》:「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2.古代藏书的地方。《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汉书。卷一。高帝纪下》:「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3.石洞。《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列传。南蛮》:「槃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三国魏。曹植 〈苦思行〉:「郁郁西岳巅,石室青葱与天连。」
4.石造的屋室,比喻防守非常坚固。《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楼贺韦华传。贺邵》:「近刘氏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
5.石造的坟墓。《宋书。卷一五。礼志二》:「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漢語大詞典》:金龙(金龍)
(1).金色龙形的装饰物。《晋书·舆服志》:“司南车,一名指南车,驾四马。其下制如楼,三级,四角金龙衔羽葆。” 五代 和凝 《宫词》之六八:“玉殿朦朦散晓光,金龙高喷九天香。” 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琪树罗三殿,金龙抱九关。”
(2).指秋季。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讌》诗序:“属乎金龙掌气,石雁惊秋。”
(3).铜制的龙。道教用以投于名山洞府作祭祀。 唐 岑参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诗:“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 唐 李商隐 《郑州献从叔舍人褎》诗:“ 蓬岛 烟霞 閬苑 鐘,三官牋奏附金龙。”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予尝於学士院取金龙玉简视之,金龙以铜制,玉简以阶石制。”
(2).指秋季。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讌》诗序:“属乎金龙掌气,石雁惊秋。”
(3).铜制的龙。道教用以投于名山洞府作祭祀。 唐 岑参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诗:“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 唐 李商隐 《郑州献从叔舍人褎》诗:“ 蓬岛 烟霞 閬苑 鐘,三官牋奏附金龙。”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予尝於学士院取金龙玉简视之,金龙以铜制,玉简以阶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