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2,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水洛
洛都
洛诵
京洛尘
洛桥
洛州
温洛
洛生
卜洛
洛河
洛口
洛花
洛苑
洛学
洛阳才
《骈字类编》:水洛
宋史兵志:泾原路水洛城十九族,总兵马一千三百五十四,为十九甲三十八队。
又刘沪传:破穆宁生氐,西南去洛阳二百里,中有城曰水洛,川平土沃,又有水轮、银铜之利。环城数万帐,汉民之逋逃者归之,教其百工商贾,自成完国。又王益柔传:尹洙与刘沪争城水洛事,自泾原贬庆州。益柔讼之曰:水洛一障耳,不足以拒贼。沪裨将洙为将军,以天子命呼之不至,戮之不为过,顾不敢专执之以听命,是洙不伸将军之职,而上尊朝廷,未见其有罪也。水经注:川水又西南得洛水口,水源东导陇山西径 洛水亭。 明一统志:水洛川,在平凉府静宁州南一百五十里,源出陇山,西南流合椟奴水,又经石门峡,流入秦州界。
《漢語大詞典》:洛都
即 洛阳 。因是著名的古都,故称。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富枢密》词:“ 韩国 殊勋, 洛都 西内,名园甲第相连。”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永嘉 之乱, 洛都 覆没。”
《漢語大詞典》:洛诵(洛誦)
反复诵读。洛,通“ 络 ”。连络。庄子·大宗师:“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 成玄英 疏:“临本谓之副墨,背文谓之洛诵。初既依文生解,所以执持披读;次则渐悟其理,是故罗洛诵之。” 宋 楼钥 《久不作诗喜仲兄迁邻居因成长句》:“儿曹亦可乐,洛诵声洋洋。” 清 李调元 《卍斋琐录·己录》:“今人书札多用‘洛诵’字。本庄子‘洛诵之子,闻之瞻明。’洛、络通。 吕 注:‘谓绵络贯穿而诵之。’又春秋説·题辞云:‘洛之为言绎也,言水绎绎有光辉也,故字又从水,作洛亦通。’”
《漢語大詞典》:京洛尘(京洛塵)
亦作“ 京雒尘 ”。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之一:“ 京洛 多风尘,素衣化为緇。”后以“京洛尘”比喻功名利禄等尘俗之事。 唐 司空图 《下方》诗:“三十年来往,中间 京洛 尘。” 清 钱谦益 《客途有怀吴中故人·李先辈长蘅》诗:“锁院文章 京雒 尘,篝灯每共话酸辛。”亦省作“ 京尘 ”。 唐 孟郊 《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江调难再得,京尘徒满躬。” 宋 苏轼 《次韵孙巨源见寄五绝》之五:“不羡京尘骑马客,羡他 淮 月弄舟人。”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宦海沉身,京尘迷目,名韁利锁难脱。”
《漢語大詞典》:洛桥(洛橋)
指 洛阳市 天津桥 。桥在 洛水 上,故亦称“ 洛桥 ”。 唐 祖咏 《江南旅情》诗:“为报空潭橘,无媒寄 洛桥 。”
《骈字类编》:洛州
唐 张乔 送郑谷先辈赴汝州辟命 载笔离秦甸,从军过洛州。
《漢語大詞典》:温洛
(1).古代传说,谓王者如有盛德,则 洛水 先温,故称“温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赞曰:荣 河 温 洛 ,是孕图纬。” 范文澜 注引《易乾凿度》:“帝盛德之应, 洛水 先温,六日乃寒。” 南朝 梁 任昉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时来浊 河 变,瑞起温 洛 清。”隋书·天文志序:“昔者荣 河 献籙,温 洛 呈图。”
(2).借指 洛阳 。 唐 王维 《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当贼逼温 洛 ,兵接 河 潼 ,拜臣 陕州 ,催臣上道。”
《骈字类编》:洛生
齐书张融传:出为封溪令,广越嶂崄。獠贼执融,将杀食之。融神色不动,方作洛生咏,贼异之而不害也。又周书文帝纪:尔朱荣擒葛荣,定河北,太祖随例迁晋。 阳荣以太祖兄弟雄杰,惧或异已,遂托以他罪,诛太祖第三兄洛生,复欲害太祖。太祖自理家冤,辞旨慷慨,荣感而免之。
又莒庄公洛生传:莒庄公洛生少任侠,尚书艺。及壮,有大度,好施爱士,北州贤俊皆与之游,而才能多出其下。及葛荣破鲜于修礼,乃以洛生为渔阳王,仍领往皇帝馀众,时人皆呼为洛生王。
《漢語大詞典》:卜洛
书·洛诰:“我乃卜 涧水 东、 瀍水 西,惟 洛 食。” 周公 卜择 洛邑 得吉兆而建为东都,后因称经营新都为卜 洛 。 南朝 梁 谢瞻 《张子房》诗:“卜 洛 易隆替,兴乱罔不亡。”参见“ 卜食 ”。
《漢語大詞典》:卜食
书·洛诰:“我乃卜 涧水 东, 瀍水 西,惟 洛 食。”谓 周 时以占卜择地建都,惟有卜 洛邑 时,甲壳裂纹食去墨迹,认为吉利,即建都 洛邑 。后用“卜食”作择地建都的代称。 晋 陆云 《祖考颂》:“卜食 东夏 ,元龟既袭。”《隋书·高祖纪上》:“ 龙首山 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
《骈字类编》:洛河
唐 白居易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十四韵 锦水通巴峡,香山对洛河。
分类:洛河
《骈字类编》:洛口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其十二 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
《漢語大詞典》:洛花
洛阳花的省称。特指牡丹。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花释名》:“洛花以穀雨为开候。” 宋 范成大 《次韵同年杨使君回自毘陵同泛石湖舟中见赠》:“洛花堆锦煖, 吴 藕鏤冰寒。”参见“ 洛阳花 ”。
分類:牡丹
《漢語大詞典》:洛阳花(洛陽花)
(1).牡丹的别称。因 唐 宋 时 洛阳 牡丹最盛,故称。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一:“远把 龙山 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2).即石竹花。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瞿麦:“石竹叶似地肤叶而尖小,又似初生小竹叶而细窄,其茎纤细有节,高尺餘,梢间开花……俗呼为洛阳花。” 清 吴伟业 有《题画·洛阳花》诗。
《漢語大詞典》:洛苑
见“ 洛阳苑 ”。
《漢語大詞典》:洛阳苑(洛陽苑)
指 隋 唐 时 洛阳 之内苑。因在宫城之西,故称 西苑 。又名 芳华苑 、 禁苑 。周围一百二十六里,西至 孝水 ,北背 邙阜 ,南拒 非山 。中有 翠微宫 、 积翠池 等。 唐 韦述 《晚渡伊水》诗:“回瞻 洛阳苑 ,遽有长山隔。” 唐 储光羲 《洛阳东门送别》诗:“花明 洛阳苑 ,水緑小平津。”亦省作“ 洛苑 ”。 唐 李贺 《洛姝真珠》:“ 真珠 小娘下清廓, 洛苑 香风飞绰绰。”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与纪要·河南三·禁苑》、 清 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东京·神都苑
《國語辭典》:洛学(洛學)  拼音:luò xué
宋儒程颢、程颐皆为洛阳人,故后人称其学派为「洛学」。开宋明理学中程朱学派的先河,主张性命和理气之说。
《漢語大詞典》:洛阳才(洛陽才)
(1). 洛阳 才子的简称。 北周 庾信 《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欣兹 河朔 饮,对此 洛阳 才。” 倪璠 注:“ 东魏 本从 洛 迁都 鄴 地, 齐 受 魏 禪,故於 齐 之诸臣称为 洛阳 才也。” 明 何景明 《短歌行赠贾西谷》:“君不见 贾生 自负 洛阳 才,南迁且作 长沙 傅。”详“ 洛阳才子 ”。
(2). 汉 洛阳 贾谊 年少敢言,朝廷公卿如 绛 灌 之属尽害之,终遭贬谪为 长沙王 太傅。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因以“洛阳才”比喻遭贬谪、流放之才人。 唐 李白 《放后遇恩不沾》诗:“何时入 宣室 ,更问 洛阳 才?”
《國語辭典》:洛阳才子(洛陽才子)  拼音:luò yáng cái zǐ
汉代贾谊文采出众,号称为「洛阳才子」。语本《文选。潘岳。西征赋》:「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后泛称才华出色的文士。明。无名氏《金雀记》第六出:「洛阳才子岂无人,不须徒叹花如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