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洋人  拼音:yáng rén
外国人。《文明小史》第四四回:「我们只管卖报,别事一概不知,报馆是洋人开的,你们问他就是了。」
《国语辞典》:西洋人  拼音:xī yáng rén
泛称欧美各国的人民。
《国语辞典》:东洋人(东洋人)  拼音:dōng yáng rén
特指日本人。
分类:日本人
《漢語大詞典》:花民
(1).泛指民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钦定军次实录》:“本军师自幼追随真圣主,深知其为真命天子,故於军次偶暇,恭録所吟,以公众证,庶使军民无摇惑,而我中土花民所知倚恃也。”
(2).指洋人。 清 黄畹 《上逢天义刘大人禀》:“ 黄浦 中花民海艘,不下千餘,皆有鎗砲。”
《國語辭典》:洋场(洋場)  拼音:yáng cháng
旧时称租界地或洋人较多的都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也有良家女子,也有上茶馆的,这是洋场上的风气。」
《漢語大詞典》:沙文
(1).沙滩上呈现的纹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巨洋水:“水色澄明而清冷特异,渊无潜石,浅鏤沙文,中有古坛,参差相对,后人微加功饰,以为嬉游之处。” 南朝 梁简文帝 《侍游新亭应令》诗:“沙文浪中积,春阴 江 上来。” 唐 卢照邻 《晚渡滹沱敬赠魏大》诗:“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
(2).英语servant的译音。旧指受洋人雇用的 华 籍跟班。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 佛山 绅士闻之,谓 中 西之衅,实起自 汉 奸。向来违抗封舱之案,必先撤其沙文,使之供应窘絶。”《黑籍冤魂》第六回:“ 子晋 荐他到一个洋商处做个沙文。沙文是外国人的奴隶。”
《漢語大詞典》:洋泾浜(洋涇浜)
旧时 上海 租界地名。该地 华 人洋人杂处,语言混杂,一些人以不纯正的英语跟 英 美 人交谈(语法依据汉语,词语来自英语),这种英语被讥称为“洋涇浜”英语。亦泛指不规范使用的外语。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七:“上上下下都能讲几句‘洋泾浜’的 俄国 话-- 哈尔滨 人叫做毛子话。” 叶君健 《曙光》十四:“此人作为过去 上海 公共租界巡捕房的一个巡捕头,虽然能讲几句洋泾浜英语,但不认识英文字。”
《國語辭典》:咸水妹(鹹水妹)  拼音:xián shuǐ mèi
广东方言。为英语handsome maid的音译。原义为漂亮的婢女,广东、香港一带借指娼妓、妓女。
《国语辞典》:毛子话(毛子话)  拼音:máo zi huà
洋人说的话。如:「他在外国住了一阵,懂得几句毛子话。」
分类:洋人
《国语辞典》:毛子人  拼音:máo zi rén
旧俗对洋人之贬称。如:「那个毛子人有一头金发和一双蓝眼睛。」
分类:洋人贬称
《國語辭典》:二毛子  拼音:èr máo zi
1.黑龙江一带的土话。指两岁的羊。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八:「羊一岁谓之库尔布子,二岁谓之二毛子。」
2.清末义和团团员讥称信耶稣教或办理洋务的中国人。《恨海》第七回:「只见街上往来的,没有一个不是义和团,拥挤的不堪。口中乱嚷:『烧教堂!烧使馆!杀毛子!杀二毛子!』」
《漢語大詞典》:鬼头银(鬼頭銀)
亦省称“ 鬼头 ”。 旧指铸有洋人头像的银元。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买输服》:“诗曰:买输服,鬼头银,锱铢积累多艰辛,乃甘跪献控诉斗杀之家人。”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广州之银洋称呼》:“﹝外洋钱﹞又有鬼头之名,盖外人往往以其国王之象印于钱面也。”
《國語辭典》:崇洋媚外  拼音:chóng yáng mèi wài
崇拜西洋,奉承外国人。如:「民族意识抬头,民族自信心增强之后,崇洋媚外的情形已极为罕见。」
《國語辭典》:跑楼(跑樓)  拼音:pǎo lóu
1.俗称专门对外接洽业务的职员。如:「他懂的几句外国话,所以就到洋行做个跑楼。」也作「跑街」。
2.对外接洽业务。《文明小史》第一六回:「那个瘦长条子,是在洋行里跑楼的,不晓得怎么就被他吊上了。」也作「跑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