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8,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笠泽
遗泽
雨泽
七泽
草泽
下泽
甘泽
梦泽
霈泽
渥泽
世泽
泽中
天泽
泽民
利泽
《漢語大詞典》:笠泽(笠澤)
(1).即 松江 。左传·哀公十七年:“三月, 越 子伐 吴 , 吴 子御之 笠泽 。” 唐 陆广微 吴地记:“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泽 ……其江之源,连接 太湖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谋吴》:“其嗣主 夫差 日讲武于 长洲 ,彼勇将 伍员 时耀兵于 笠泽 。”参见“ 松江 ”。
(2).指 太湖 。 清 方文 《毘陵与何次德同舟至吴门》诗:“将归 笠泽 买 吴 舠,画舫青帘过驛桥。” 清 赵翼 《读史》诗之一:“ 范蠡 既霸 越 ,一舸 笠泽 中,手挟 西施 去,同泛烟濛濛。”
分類:太湖松江
《漢語大詞典》:松江
吴淞江 的古称。 唐 陆广微 吴地记:“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泽 。”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松江:“ 唐 人诗文称 松江 者,即今 吴江县 地,非今 松江府 也。 松江 首受 太湖 ,经 吴江 、 崑山 、 嘉定 、 青浦 ,至 上海县 合 黄浦 入海,亦名 吴松江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一·三江》:“三江皆 太湖 之委流也。一曰 松江 ,一曰 娄江 ,一曰 东江 。”
《國語辭典》:遗泽(遺澤)  拼音:yí zé
遗留给后世的恩惠德泽。《聊斋志异。卷一。王成》:「钗直几何,先夫之遗泽也。」
《國語辭典》:雨泽(雨澤)  拼音:yǔ zé
雨水。唐。元稹出门行〉:「遣充行雨神,雨泽随客意。」《西游记》第四一回:「你是四海龙王,主司雨泽,不来问你,却去问谁?」
分類:雨水
《漢語大詞典》:七泽(七澤)
相传古时 楚 有七处沼泽。后以“七泽”泛称 楚 地诸湖泊。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臣闻 楚 有七泽,尝见其一,未覩其餘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 云梦 。” 南朝 宋 颜延之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三 湘 沦 洞庭 ,七泽蔼 荆 牧。” 宋 司马光 《再和伯常见寄》:“徧游七泽身忘倦,更赋千篇意转新。” 明 何景明 《吴伟江山图歌》:“去鴈遥知七泽中,落花误认 桃源 口。”
分類:七处沼泽
《國語辭典》:草泽(草澤)  拼音:cǎo zé
荒野、穷僻之地。亦指乡野民间。《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原宪传》:「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七》:「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國語辭典》:下泽(下澤)  拼音:xià zé
下泽车的简称。参见「下泽车」条。唐。骆宾王 与博昌父老书:「所恨企予望之,经途密迩,伫中衢而空轸,巾下泽而莫因。」宋。陆游 览镜有感诗:「绯衫荫子踰初望,下泽还乡负圣时。」
《漢語大詞典》:甘泽(甘澤)
(1).甘雨。后汉书·循吏传·孟尝:“昔 东海 孝妇,感天致旱, 于公 一言,甘泽时降。”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三:“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 仇兆鳌 注引荆楚岁时记:“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武王伐纣平话》卷中:“浓云密布,甘泽如倾。”
(2).甘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甘遂
分類:甘雨
《漢語大詞典》:梦泽(夢澤)
即 云梦泽 。 唐 李白 《〈大猎赋〉序》:“ 楚国 不过千里, 梦泽 居其大半。” 明 岑徵 《湘潭晚春寄耒阳胡使君》诗:“东风緑遍 章臺 柳,夜雨寒生 梦泽 云。” 清 魏源 《过洞庭》诗之四:“瞥眼 君山 失,吞胸 梦泽 涵。”
《漢語大詞典》:霈泽(霈澤)
(1).雨水。 唐 杜甫 《大雨》诗:“风雷颯万里,霈泽施蓬蒿。” 宋 苏轼 《祭常山神文》:“若时赐霈泽,驱攘虫灾,以完我西成之资。” 清 孙枝蔚 《插秧》诗:“皇天悯老农,霈泽满前溪。”
(2).喻恩泽。 唐 李嘉祐 《江湖秋思》诗:“共望 汉 朝多霈泽,苍蝇早晚得先知。” 宋 范仲淹 《邓州谢上表》:“迺宣霈泽,以安黎元。” 明 方孝孺 《郊祀颂》:“霈泽是施,大賚是庸。”
(3).特指对罪犯的恩赦。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所犯虽经霈泽,庄田须有所归。”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方合正典刑,而遽逢霈泽。”
《漢語大詞典》:渥泽(渥澤)
指恩惠。《后汉书·邓骘传》:“託日月之末光,被云雨之渥泽,并统列位,光昭当世。” 唐 李白 《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云滂洋,雨汪濊,澡渥泽,除瑕纇。”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恩遇》一:“仰渥泽之再叨,詔糈逾格;顾微长之莫效,食粟多慙。”
分類:恩惠
《漢語大詞典》:世泽(世澤)
祖先的遗泽。主要指地位、权势、财产等。语本孟子·离娄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明 吴承恩 《挽陈拙翁》诗:“龙楼动褒表,世泽正丕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余既识其前后岁月,而慨夫能守世泽之难也。”
《骈字类编》:泽中(泽中)
易随象:泽中有雷,随雁。又萃象:泽中有火萃。君子以治历明时。诗鸿 于飞,集于中泽。传中泽,泽中也。笺鸿雁之性,安居泽中。今飞又集于泽中。犹民去其居而离散,今见还定安宅。 周礼大司乐:灵鼓、灵鼗,丝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 尔雅:泽中有丘,都丘。注:在池泽中。 史记项羽纪: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
又高祖纪: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夜饮,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之者十馀人。泽。又楚世家:夫虎肉臊,其兵利身,人犹攻之也,若使中 之麋,蒙虎之皮,人之攻之,必万之于虎。又封禅书: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圆丘云。
又货殖传:泽中千足彘。此其人与千户侯等使。汉书王尊传: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少孤,归诸父,牧羊泽中。 后汉书严光传: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元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火。又任光传:世祖与光等投暮入堂阳界,使骑各持炬弥满泽中,光炎烛天地,举城莫不震惊惶怖,其夜即降谓。又吴祐传: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祐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南史曹景宗传,景宗幼善骑射,好田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麋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中射之,以此为乐。
分类:泽中
《國語辭典》:天泽(天澤)  拼音:tiān zé
上天或天子的恩泽。《宋书。卷九二。良吏传。陆徽传》:「天泽云行,时德雨施。」也作「天恩」。
《漢語大詞典》:泽民(澤民)
(1).施恩惠于民。 宋 龚鼎臣 东原录:“生死有益於 齐 ,亦尝以灵异泽民。”
(2).水边的居民。 清 许承钦 《望东澨山》诗:“海澨有泽民,蛤墙荻作屋。”
《漢語大詞典》:利泽(利澤)
利益恩泽。庄子·天运:“利泽施於万世,天下莫知也。” 成玄英 疏:“有利益恩泽,惠润羣生。”汉书·景帝纪:“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 宋 梅尧臣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诗之三:“利泽欲及时,唯恐不行远。” 游国恩 《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纪念敬赋》诗:“身繫安危久,人歌利泽深。”
分類:利益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