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6,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注解
注官
注想
下注
倚注
灌注
简注
注脚
笺注
注释
流注
郑注
注水
起居注
奔注
《國語辭典》:注解  拼音:zhù jiě
1.解释字句的意义。《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杨伦传》:「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林同郡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玄注解,由是古文尚书遂显于世。」宋。邢炳 孝经注疏序:「诸家注解,皆荣华其言,妄生穿凿。」
2.解释字句意义的文字。三国吴。陆绩 述玄:「后数年专精读之,半岁閒粗觉其意,于是草创注解。」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灵素被旨修道书,改正诸家醮仪,校雠丹经、灵篇,删修注解。」
《漢語大詞典》:注官(註官)
铨叙官职。新唐书·裴遵庆传:“﹝ 裴遵庆 ﹞以尚书右僕射復知选事,朝廷优其老,听就第注官,时以为荣。” 宋 司马光 《答薛虢州谢石月屏书》:“先辈注官甚便,想加慰喜,未期接侍,倍希珍厚。” 明 唐顺之 《赵府奉祀正王君墓志铭》:“君自少已为太学生,宜其可以坐而注官。”
注出拟授官职。 明 焦竑 《玉堂丛话·铨选》:“文选司有写本承差十二人,皆势家豪户买纳者,日用厚费供司属宴饮,授选日则择地註官,公尽黜革之。”
分類:铨叙官职
《漢語大詞典》:注想
注望思念。 唐文宗 《上巳日赐裴度》诗:“注想待元老,识君恨不早。”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輟食再思,难允诚请;临轩注想,宜悉朕怀。” 宋 陆游 《会庆节贺表》:“蓬转逾二十年之久,每注想于冕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宝:“﹝生﹞心方注想,身已翩然鸚鵡,遽飞而去,直达 宝 所。”
分類:思念
《國語辭典》:下注  拼音:xià zhù
1.由上往下流。晋。潘尼苦雨赋〉:「雨纷射而下注兮,潦波涌而横流。」宋。苏轼百步洪〉诗二首之一:「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2.出钱赌输赢。如:「他赌博下注奇准无比。」
《漢語大詞典》:倚注
依赖器重。《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评曰” 裴松之 注引 鱼豢 曰:“至於 植 者,﹝岂能兴难?﹞乃令 杨脩 以倚注遇害, 丁仪 以希意族灭,哀夫!” 唐 白居易 《祭中书韦相公文》:“惟公忠贞大节,辅弼嘉謨,倚注深恩,哀荣盛礼,伏见册赠制中已详。”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患难之际,倚注此类,欲冀中兴,难矣!”
分類:依赖器重
《國語辭典》:灌注  拼音:guàn zhù
1.注入、流入。《文选。班固。西都赋》:「源泉灌注,陂池交属。」
2.将思想观念传达给他人。如:「他企图将自己的荒谬理论灌注给对方。」也称为「灌输」。
《漢語大詞典》:简注(簡注)
留心;关注。 宋 曾巩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忠纯之操,简注於三朝;愷悌之风,仪刑於四海。”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大臣被论:“ 李九我 之为宗伯,次揆 赵南渚 之为大司农,真是两袖清风,而言者至以簠簋衊之。主上素重二人冰蘖,简注最久,见此等疏,直一笑置之耳。”明史·王佐传:“器宇凝重,奏对详雅,为 宣宗 所简注。”
《國語辭典》:注脚(注腳)  拼音:zhù jiǎo
置于文章字句下面的注解。宋。朱熹答吕子约书〉:「所论甚善,末后注脚尤好。」
《國語辭典》:笺注(箋注)  拼音:jiān zhù
古书的注解。唐。韩愈 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分類:注释文义
《國語辭典》:注释(注釋)  拼音:zhù shì
1.解释文句的意义。《隋书。卷七六。文学传。潘徽传》:「总会旧辙,创立新意,声别相从,即随注释。」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下》:「陶潜读山海经十三首用事,今本多差误,各为注释之。」
2.解释文句意义的文字。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异,总会是同。」唐。刘知几《史通。卷五。补注》:「文言美辞,列于章句,委曲叙事,存于细书,此之注释,异夫儒士者矣。」
《國語辭典》:流注  拼音:liú zhù
1.流通贯注。如:「长江流注东海。」
2.中医上指原发性脓肿沿著组织间隙、血管、淋巴管等导引到别处,形成新脓肿的症状。如瘀血流注、流注脓疡、淋巴管炎。
《韵府拾遗 遇韵》:郑注(郑注)
隋书经籍志:马融传小戴之学,而郑康成受业于,融又为之注。今周官古经戴记三种,唯郑注立于国学。
《国语辞典》:注水  拼音:zhù shuǐ
将水灌入容器内。《三国演义》第四九回:「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
《國語辭典》:起居注  拼音:qǐ jū zhù
中国古代帝王的言行录。以唐宋的记注最为详备,为修史的重要依据;元明以后,制度虽存,而记载渐趋简单,价值大不如前。如汉武帝有〈禁中起居注〉、东汉马皇后撰有〈明帝起居注〉等。
《漢語大詞典》:奔注
奔流灌注。 唐 李白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诗:“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 明 归有光 《水利论》:“自 湖州 诸溪从 天目山 西北 宣州 诸山谿水所奔注,而从 吴江 过 甫里 ,经 华亭 青龙江 以入海。” 郁达夫 《沉沦》:“他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往上奔注的样子。”
分類:奔流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