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注射  拼音:zhù shè
1.水流灌注激射。唐。李绅悲善才诗:「寒泉注射陇水开,胡雁翻飞向天没。」宋。梅尧臣咏怀诗〉四首之四:「深料生注射,聚沫犹壅碍。」
2.用弓箭集中射击。《新唐书。卷二二四。叛臣传上。仆固怀恩传》:「鱼朝恩令射生五百攒矢注射,贼多死,而阵坚不可犯。」《明史。卷三一四。云南土司传二。麓林传》:「英列弩注射,突阵大传呼,象多伤,其蛮亦多中矢毙,蛮气稍缩。」
3.比喻思虑敏捷、言词流畅。唐。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全盛之气,注射语言,杂糅精粗,遂成多大。」《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有员俶者,九岁升坐,词辩注射,坐人皆屈。」
4.使用注射筒或皮下注射针,将某种物质经皮层强迫注入体内。治病时,注射药物的疗效较口服快。
《國語辭典》:注射器  拼音:zhù shè qì
用以注射药物或抽出体内液体的用具。根据用途而有各种不同的式样和大小。现多为单次使用的抛弃式塑胶制品。
《分类字锦》:速若注射
唐书陆扆传光启二年从僖宗幸山南擢进士第累进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扆工属辞敏速若注射然一时书命同僚自以为不及昭宗优遇之帝常作赋诏学士皆和独扆最先就帝览之叹曰贞元时陆贽吴通元兄弟善内庭文书后无继者今朕得之
分类:馆阁
《国语辞典》:静脉注射(静脉注射)  拼音:jìng mài zhù shè
以注射器将药水注入静脉内。
《国语辞典》:肌肉注射  拼音:jī ròu zhù shè
以注射器在肌肉较厚的部位注入药物的方法。效果较皮下注射吸收快且较不疼痛。
《国语辞典》:点滴静脉注射(点滴静脉注射)  拼音:diǎn dī jìng mài zhù shè
经由输液管将药水慢慢滴入病患静脉血管内的注射方式。
《国语辞典》:预防注射(预防注射)  拼音:yù fáng zhù shè
将疫苗注射进入健康的人体中,藉由体内之主动免疫反应产生对于特定或类似病原的抗体,以达到增强对该疾病之抵抗力或预防感染的目的。也称为「预防接种」。
《国语辞典》:注射剂(注射剂)  拼音:zhù shè jì
药品经灭菌后,贮存于足能保存无菌状态的容器中,以供注射或用以调配其他注射剂之用的一种制剂。通常可分为注射液、灭菌悬液、注射乳剂、乾粉注射剂及乾粉悬剂五大类。
《国语辞典》:注射筒  拼音:zhù shè tǒng
用来注射药物或抽出体内液体的玻璃或塑胶管。如:「塑胶注射筒为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注射医疗器材。」
《高级汉语词典》:动脉注射  拼音:dòng mài zhù shè
把医药针头扎入动脉管内。给病人输入血液或药液的一种医疗手段
《国语辞典》:皮下注射  拼音:pí xià zhù shè
将药剂直接注射在皮下组织的方式。如一般疫苗制剂的给药方式。
《國語辭典》:参堂(參堂)  拼音:cān táng
进谒、拜见长辈或位尊者。《儒林外史》第七回:「举人报中了进士,即刻在下处摆起公座来升座,长班参堂磕头。」也作「参场」。
《漢語大詞典》:干堂
亦称“ 参堂 ”。 宋 官员注授差遣的方式之一。京朝官若不经吏部注授差遣,而直接赴政事堂由宰相注授,谓之“干堂”。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叔祖侍郎 婺 倅满秩造朝,未暇干堂,且归 嘉禾 。”
《国语辞典》:接种(接种)  拼音:jiē zhòng
将疫苗注射到人或动物体内,以预防疾病。如:「接种牛痘」。
《國語辭典》:毒刺  拼音:dú cì
昆虫中,如蜜蜂、蠍等,其尾端有针刺,螫人畜时,能注射毒液,称为「毒刺」。南朝梁。简文帝〈六根忏文〉:「毒刺争兴,恶蛇竞起。」
《漢語大詞典》:造影
通过口服或注射某些x射线不能透过的药物,使某些器官在x射线下显示出来,以便检查疾病,例如钡餐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