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81
典故
22
词典
558
分类词汇
23
佛典
66
其它
12
共558,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28
29
30
31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水泥熟料
敷彩泥塑
罡神泥鬼
砍铁如泥
困处泥涂
空梁落燕泥
烂泥防有刺
泥马渡康王
泥菩萨落水
泥毬换眼睛
活性污泥菌
出淤泥而不染
叉灰泥
嘴啃泥
泥版
《国语辞典》:
水泥熟料
拼音:
shuǐ ní shóu liào
在水泥炼制过程中,将开采而来的石灰石、黏土、铁渣、细砂等研磨成粉的生料,放进窑里锻烧成半成品,称为「水泥熟料」。
分类:
水泥
炼制
开采
而来
石灰石
黏土
细砂
研磨
磨成
《国语辞典》:
敷彩泥塑
拼音:
fū cǎi ní sù
涂色彩的泥土塑像。属于描摹自然的现实艺术手法,上了色彩的泥塑比不上色的木雕、石雕、陶塑更肖似真实人物的外貌。
分类:
色彩
泥土
土塑
塑像
描摹
自然
现实
艺术
手法
《国语辞典》:
罡神泥鬼
拼音:
gāng shén ní guǐ
比喻游手好閒,惹事生非的人。《野叟曝言》第三三回:「衙门里书房差役,街坊上总甲排年,合那些罡神泥鬼,掮鹰放鹞的人,那一个不要来分使几个钱儿?」
分类:
游手好閒
惹事生非
《国语辞典》:
砍铁如泥(砍铁如泥)
拼音:
kǎn tiě rú ní
形容兵器非常锋利。《三国演义》第四一回:「那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也作「削铁如泥」。
分类:
兵器
锋利
《国语辞典》:
困处泥涂(困处泥涂)
拼音:
kùn chǔ ní tú
处在泥泞难行的道路中。比喻陷入困苦环境,或处在卑下的地位。如:「以他的长才,虽然目前困处泥涂,有朝一日必能一鸣惊人。」
分类:
泥泞
难行
道路
路中
陷入
困苦
环境
《国语辞典》:
空梁落燕泥
拼音:
kōng liáng luò yàn ní
形容妇人空闺寂寞的景象。隋。薛道衡〈昔昔盐〉诗:「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分类:
妇人
寂寞
景象
薛道衡
《国语辞典》:
烂泥防有刺(烂泥防有刺)
拼音:
làn ní fáng yǒu cì
比喻危险常隐藏在不被注意的地方,要小心谨慎。如:「你别太得意,常言道:『烂泥防有刺』,还是小心点好!」
分类:
危险
隐藏
注意
地方
《国语辞典》:
泥马渡康王(泥马渡康王)
拼音:
ní mǎ dù kāng wáng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逃亡获救的故事。构原为金人的人质,后趁机脱逃,倦极而息于崔府君庙,梦见神人,告以金人追骑将至,宜速去,已在门外备马等候。康王惊醒,门外果有一马,便跃而南驰,日行七百里。渡河后马不再往前奔驰,下马视之,竟然是一匹泥马。后有「泥马渡康王」的传说。见《精忠岳传》第二○回。
分类:
宋徽宗
九子
逃亡
获救
《国语辞典》:
泥菩萨落水(泥菩萨落水)
拼音:
ní pú sà luò shuǐ
(歇后语)自身难保。泥塑的菩萨一落入水中即溶化了,如何能保佑别人。比喻自顾不暇,更谈不上去帮助别人。《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也作「泥菩萨过江」。
分类:
歇后语
泥塑
菩萨
一落
水中
溶化
《国语辞典》:
泥毬换眼睛(泥毬换眼睛)
拼音:
ní qiú huàn yǎn jīng
(歇后语)有眼无珠。意谓见识浅短,无分辨的能力。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二折:「这厮们两白日把泥毬儿换了眼睛,你便有那降魔咒,度人经,也出不的这厮们鬼精。」
分类:
歇后语
《国语辞典》:
活性污泥菌(活性污泥菌)
拼音:
huó xìng wū ní jùn
能够用来处理污水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类和真菌类等。由于此类微生物经常附著于污泥上,遇适当环境则增加其活动力,并有降低污水生物需氧量的功能。通称为「活性污泥菌」。
分类:
能够
来处
污水
微生物
细菌
菌类
真菌
为
《国语辞典》:
出淤泥而不染
拼音: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指莲花由水底的烂泥中长出,却依然清新、美丽。语出宋。周敦颐〈爱莲说〉。比喻一个人的言行有自己的原则,不会受坏环境的影响。
分类:
莲花
水底
烂泥
泥中
中长
依然
清新
美丽
《国语辞典》:
叉灰泥
拼音:
chǎ huī ní
建筑上用的石灰与土混合而成的泥。
分类:
建筑
石灰
混合
《漢語大詞典》:
嘴啃泥
指脸向下跌倒。
《人民文学》
1981年第7期:“小 俊波 ,你为什么老是朝前跌个嘴啃泥?”
《收获》
1982年第4期:“有人从背后把他拦腰抱住,脚下又使了个跘子,叫他摔了个嘴啃泥。”
分類:
向下
下跌
跌倒
《国语辞典》:
泥版
拼音:
ní bǎn
印刷术上为复制印版的母型。西元一八○四年由英国人史坦荷(Earl of Stanhope)伯爵所发明。作法是将黏土平涂成版,覆于活字排成的印版上,用力一压,泥面就陷成阴文。在使用时浇镕铅于泥面,即成阳文铅版。但泥版一经浇铅,就会破碎,故只能浇铸一次。
分类:
印刷术
为复
复制
英国
国人
公元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