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4,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下一页
愿波罗蜜菩萨
宝波罗蜜
波罗夷四喻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羼提波罗蜜
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郁波罗槃尼柯
郁庾伽波罗
十波罗密
十波罗密菩萨
力波罗密
尸罗波罗密
六波罗密
佛类词典(续上)
愿波罗蜜十德愿波罗蜜菩萨
宝波罗蜜
波罗夷四喻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羼提波罗蜜
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郁波罗槃尼柯
郁庾伽波罗
十波罗密
十波罗密菩萨
力波罗密
尸罗波罗密
六波罗密
愿波罗蜜十德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尽成就一切众生。二,尽庄严一切世界。三,尽供养一切诸佛。四,尽通达无障碍之法。五,尽修行遍法界之行。六,身恒住而尽未来劫。七,智尽知一切之心念。八,尽觉悟流转还灭。九,尽示现一切之国土。十,證得如来之智慧。见唐华严经十八。
【佛学常见辞汇】
尽成就一切众生、尽庄严一切世界、尽供养一切诸佛、尽通达无障碍之法、尽修行遍法界之行、身恒住而尽未来劫、智尽知一切之心念、尽觉悟流转还灭、尽示现一切之国土、尽證得如来之智慧。
(名数)一,尽成就一切众生。二,尽庄严一切世界。三,尽供养一切诸佛。四,尽通达无障碍之法。五,尽修行遍法界之行。六,身恒住而尽未来劫。七,智尽知一切之心念。八,尽觉悟流转还灭。九,尽示现一切之国土。十,證得如来之智慧。见唐华严经十八。
【佛学常见辞汇】
尽成就一切众生、尽庄严一切世界、尽供养一切诸佛、尽通达无障碍之法、尽修行遍法界之行、身恒住而尽未来劫、智尽知一切之心念、尽觉悟流转还灭、尽示现一切之国土、尽證得如来之智慧。
愿波罗蜜菩萨
【佛学大辞典】
(菩萨)胎藏界虚空藏院上行右第三位之尊。密号曰成就金刚。以主四弘誓愿而名。白黄色,著羯磨衣,左持漉水囊,右立无名小二指,馀屈,作刀印,坐于赤莲。
(菩萨)胎藏界虚空藏院上行右第三位之尊。密号曰成就金刚。以主四弘誓愿而名。白黄色,著羯磨衣,左持漉水囊,右立无名小二指,馀屈,作刀印,坐于赤莲。
宝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菩萨)金刚界大日如来四亲近菩萨之第二。白黄色,左手莲华上有宝珠,右手持四角金刚轮,密号曰平等金刚。见胎曼大钞一。
(菩萨)金刚界大日如来四亲近菩萨之第二。白黄色,左手莲华上有宝珠,右手持四角金刚轮,密号曰平等金刚。见胎曼大钞一。
波罗夷四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就比丘波罗夷特说四喻戒之。五分律一曰:「犯淫者,如针鼻缺不可复用,如人命尽不可复活,如石破不可复合,如断多罗树心不可复生。」
(名数)佛就比丘波罗夷特说四喻戒之。五分律一曰:「犯淫者,如针鼻缺不可复用,如人命尽不可复活,如石破不可复合,如断多罗树心不可复生。」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智者大师说。说觉意三昧之行法。
(书名)一卷,智者大师说。说觉意三昧之行法。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十卷,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灌顶再治。天台三止观中说渐次止观者也,略云禅波罗蜜。
(书名)十卷,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灌顶再治。天台三止观中说渐次止观者也,略云禅波罗蜜。
羼提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术语)Ks!antipa%ramita%,六波罗蜜之一。译曰忍度。羼提者忍波罗蜜者度,忍辱之行,为度生死海到涅槃岸之道,故称为度,新译云到彼岸。
【佛学常见辞汇】
忍辱波罗蜜,六波罗蜜之一。
【三藏法数】
梵语羼提,华言忍辱。他人加恼为辱,于辱安受曰忍。谓内心能安忍外所辱也。经云:菩萨悉能忍受一切诸恶,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无有摇动,是名羼提波罗蜜。
(术语)Ks!antipa%ramita%,六波罗蜜之一。译曰忍度。羼提者忍波罗蜜者度,忍辱之行,为度生死海到涅槃岸之道,故称为度,新译云到彼岸。
【佛学常见辞汇】
忍辱波罗蜜,六波罗蜜之一。
【三藏法数】
梵语羼提,华言忍辱。他人加恼为辱,于辱安受曰忍。谓内心能安忍外所辱也。经云:菩萨悉能忍受一切诸恶,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无有摇动,是名羼提波罗蜜。
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一卷,宋天息灾译。说般若菩萨之咒与观门者。
(经名)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一卷,宋天息灾译。说般若菩萨之咒与观门者。
郁波罗槃尼柯
【佛学大辞典】
(人名)比丘尼名。阿育王经三曰:「郁波罗翻青,槃尼柯翻色。」智度论十三曰:「郁钵罗华。」梵Utpalavarn!ika%。
(人名)比丘尼名。阿育王经三曰:「郁波罗翻青,槃尼柯翻色。」智度论十三曰:「郁钵罗华。」梵Utpalavarn!ika%。
郁庾伽波罗
【佛学大辞典】
(异类)夜叉名。译曰勤守。见梁译孔雀王咒经下。又作温独伽波罗。译曰勇进勤护。见唐译大孔雀王咒经中。梵Udyoga-pa%la。
(异类)夜叉名。译曰勤守。见梁译孔雀王咒经下。又作温独伽波罗。译曰勇进勤护。见唐译大孔雀王咒经中。梵Udyoga-pa%la。
十波罗密
【佛学常见辞汇】
施波罗密、戒波罗密、忍波罗密、精进波罗密、禅波罗密、般若波罗密、方便波罗密、愿波罗密,力波罗密、智波罗密。此十波罗密是唯识论所立,称为十胜行,即菩萨在十地时所修行的道法。
【佛学次第统编】
十波罗密,亦名十胜行。
一、施 施有三种:
一、财施。
二、无畏施。
三、法施。
二、戒 戒有三种:
一、律仪戒。
二、摄善法戒。
三、饶益有情戒。
三、忍 忍有三种:
一、耐怨害忍。
二、安受苦忍。
三、谛察法忍。
四、精进 精进有三种:
一、被甲精进。
二、摄善精进。
三、利乐精进。
五、静虑 静虑有三种:
一、安住静虑。
二、引发静虑。
三、办事静虑。
六、般若 般若有三种:
一、生空无分别慧。
二、法空无分别慧。
三、俱空无分别慧。
七、方便善巧 方便善巧有二种:
一、回向方便善巧。
二、拔济方便善巧。
八、愿 愿有二种:
一、求菩提愿。
二、利乐他愿。
九、力 力有二种:
一、思择力。
二、修习力。
十、智 智有二种:
一、受用法乐智。
二、成熟有情智。
「波罗密」此十相者,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密多,
一、安住最胜 谓要安住菩萨种性。
二、依止最胜 谓要依止大菩提心。
三、意乐最胜 谓要悲悯一切有情。
四、事业最胜 谓要具行一切事胜。
五、巧便最胜 谓要无相智所摄受。
六、回向最胜 谓要回向无上菩提。
七、清净最胜 谓要不为二障间杂。
若非此七所摄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
施波罗密、戒波罗密、忍波罗密、精进波罗密、禅波罗密、般若波罗密、方便波罗密、愿波罗密,力波罗密、智波罗密。此十波罗密是唯识论所立,称为十胜行,即菩萨在十地时所修行的道法。
【佛学次第统编】
十波罗密,亦名十胜行。
一、施 施有三种:
一、财施。
二、无畏施。
三、法施。
二、戒 戒有三种:
一、律仪戒。
二、摄善法戒。
三、饶益有情戒。
三、忍 忍有三种:
一、耐怨害忍。
二、安受苦忍。
三、谛察法忍。
四、精进 精进有三种:
一、被甲精进。
二、摄善精进。
三、利乐精进。
五、静虑 静虑有三种:
一、安住静虑。
二、引发静虑。
三、办事静虑。
六、般若 般若有三种:
一、生空无分别慧。
二、法空无分别慧。
三、俱空无分别慧。
七、方便善巧 方便善巧有二种:
一、回向方便善巧。
二、拔济方便善巧。
八、愿 愿有二种:
一、求菩提愿。
二、利乐他愿。
九、力 力有二种:
一、思择力。
二、修习力。
十、智 智有二种:
一、受用法乐智。
二、成熟有情智。
「波罗密」此十相者,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密多,
一、安住最胜 谓要安住菩萨种性。
二、依止最胜 谓要依止大菩提心。
三、意乐最胜 谓要悲悯一切有情。
四、事业最胜 谓要具行一切事胜。
五、巧便最胜 谓要无相智所摄受。
六、回向最胜 谓要回向无上菩提。
七、清净最胜 谓要不为二障间杂。
若非此七所摄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
十波罗密菩萨
【佛学常见辞汇】
檀波罗密等十位菩萨。
檀波罗密等十位菩萨。
力波罗密
【佛学常见辞汇】
十波罗密之一。
十波罗密之一。
尸罗波罗密
【佛学常见辞汇】
六波罗密之一,亦即六度中之持戒。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尸罗秦言好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尸罗略说有二种:
一者、在家尸罗 在家尸罗者,所谓三皈、五戒、八斋戒也。
二者、出家尸罗 出家尸罗者,所谓沙弥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尼六法戒,大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律行。
若菩萨十重四十八轻,则通在家出家共戒也。
若菩萨以质直清净心,持如是等戒,皆名尸罗。
「波罗密」波罗密翻名如前。若菩萨住二种尸罗中,能具修五种心者,是时尸罗名波罗密。何等五?一知尸罗实相罪不可得,而好行善道,不自放逸,馀四如前分别。菩萨若能具修此五种心者,随所持戒行善,因中说果,皆具三义。是以菩萨持戒,各为行尸罗波罗密。若至无上菩提佛果,方是尸罗波罗密具足成就也。
六波罗密之一,亦即六度中之持戒。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尸罗秦言好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尸罗略说有二种:
一者、在家尸罗 在家尸罗者,所谓三皈、五戒、八斋戒也。
二者、出家尸罗 出家尸罗者,所谓沙弥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尼六法戒,大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律行。
若菩萨十重四十八轻,则通在家出家共戒也。
若菩萨以质直清净心,持如是等戒,皆名尸罗。
「波罗密」波罗密翻名如前。若菩萨住二种尸罗中,能具修五种心者,是时尸罗名波罗密。何等五?一知尸罗实相罪不可得,而好行善道,不自放逸,馀四如前分别。菩萨若能具修此五种心者,随所持戒行善,因中说果,皆具三义。是以菩萨持戒,各为行尸罗波罗密。若至无上菩提佛果,方是尸罗波罗密具足成就也。
六波罗密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六度,即檀那(布施)、尸罗(持戒)、羼提(忍辱)、毗离耶(精进)、禅那(禅定)、般若(智慧)。(参见:六度)
华译六度,即檀那(布施)、尸罗(持戒)、羼提(忍辱)、毗离耶(精进)、禅那(禅定)、般若(智慧)。(参见:六度)
六度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六波罗蜜也。旧称波罗蜜,译言度。新称波罗蜜多,译言到彼岸。度为度生死海之义,到彼岸为到涅槃岸之义,其意一也。其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仁王经上曰:「六度四摄一切行。」(参见: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五度如前。第六智慧,分别真理也,此六度为万行之总体。前五为福行,后一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断惑證理,渡生死海也。
【佛学常见辞汇】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瞋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请参见附表。
六
度
│
┌───────────────────┐
6 5 4 3 2 1
般 禅 精 忍 持 布
若 定 进 辱 戒 施
│ │ │ │ │ │
┌┴┐ ┌┴┐ ┌┴┐ ┌┴┐ ┌┴┐ ┌┴┐
一法生 意口身 求修断 无法生 饶摄律 无法财
切空空 定定定 化精精 生忍忍 益善仪 畏施施
智智智 精进进 法 有法戒 施
智 进 忍 情戒
戒
└┬┘ └┬┘ └┬┘ └┬┘ └┬┘ └┬┘
│ │ │ │ │ │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愚 散 懈 瞋 毁 悭
痴 乱 怠 恚 犯 贪
【佛学次第统编】
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密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波罗密。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密。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密。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毗梨耶波罗密。不乱不昧故,应具足禅波罗密。于一切法不著故,应具足般若波罗密。」
【三藏法数】
(出六度集经)
〔一、檀那〕,梵语檀那,华言布施。施有二种:一者财施,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及一切资身之具,悉能施之。二者法施,谓从诸佛及善知识,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以清净心转为他说也。
〔二、尸罗〕,梵语尸罗,华言性善。谓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此据义而译也。正翻止得,谓止恶得善也。又翻为戒,谓戒能防止身口所作之恶也。
〔三、羼提〕,梵语羼提,华言忍辱。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谓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于嗔骂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谓于寒热风雨饥渴等法,恼害之时,能安能忍,不生嗔恚忧愁也。
〔四、毗梨耶〕,梵语毗梨耶,华言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谓若勤修善法,行道礼诵,与夫讲说,不自放逸也。二者心精进,谓若勤行善道,心心相续,不自放逸也。
〔五、禅那〕,梵语禅那,华言静虑。专心歛念,守一不散之谓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谓色界、无色界、凡夫所修禅也。二者出世间禅,谓声闻、缘觉、菩萨所修禅也。
〔六、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为诸众生种种演说也。
(名数)六波罗蜜也。旧称波罗蜜,译言度。新称波罗蜜多,译言到彼岸。度为度生死海之义,到彼岸为到涅槃岸之义,其意一也。其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仁王经上曰:「六度四摄一切行。」(参见: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五度如前。第六智慧,分别真理也,此六度为万行之总体。前五为福行,后一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断惑證理,渡生死海也。
【佛学常见辞汇】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瞋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请参见附表。
六
度
│
┌───────────────────┐
6 5 4 3 2 1
般 禅 精 忍 持 布
若 定 进 辱 戒 施
│ │ │ │ │ │
┌┴┐ ┌┴┐ ┌┴┐ ┌┴┐ ┌┴┐ ┌┴┐
一法生 意口身 求修断 无法生 饶摄律 无法财
切空空 定定定 化精精 生忍忍 益善仪 畏施施
智智智 精进进 法 有法戒 施
智 进 忍 情戒
戒
└┬┘ └┬┘ └┬┘ └┬┘ └┬┘ └┬┘
│ │ │ │ │ │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愚 散 懈 瞋 毁 悭
痴 乱 怠 恚 犯 贪
【佛学次第统编】
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密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波罗密。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密。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密。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毗梨耶波罗密。不乱不昧故,应具足禅波罗密。于一切法不著故,应具足般若波罗密。」
【三藏法数】
(出六度集经)
〔一、檀那〕,梵语檀那,华言布施。施有二种:一者财施,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及一切资身之具,悉能施之。二者法施,谓从诸佛及善知识,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以清净心转为他说也。
〔二、尸罗〕,梵语尸罗,华言性善。谓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此据义而译也。正翻止得,谓止恶得善也。又翻为戒,谓戒能防止身口所作之恶也。
〔三、羼提〕,梵语羼提,华言忍辱。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谓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于嗔骂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谓于寒热风雨饥渴等法,恼害之时,能安能忍,不生嗔恚忧愁也。
〔四、毗梨耶〕,梵语毗梨耶,华言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谓若勤修善法,行道礼诵,与夫讲说,不自放逸也。二者心精进,谓若勤行善道,心心相续,不自放逸也。
〔五、禅那〕,梵语禅那,华言静虑。专心歛念,守一不散之谓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谓色界、无色界、凡夫所修禅也。二者出世间禅,谓声闻、缘觉、菩萨所修禅也。
〔六、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为诸众生种种演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