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59,分278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治法
观法
二法
法星
生法
法式
典法
坐法
法道
上法
法力
法海
演法
法服
法藏
《骈字类编》:治法
周礼:宰夫掌治法,以考百官府、群都县鄙之治。 荀子见上。
分类:治法
《漢語大詞典》:观法(觀法)
(1).观察法度。《荀子·成相》:“上通利,隐远至,观法不法见不视。” 梁启雄 释:“他观察法律问题能在法律范围以外注意,因此,他所见到的事物能远达,深入到常人看不到的境域。”
(2).佛教语。指观心。参阅 唐 湛然 止观大意
分類:佛教语
《骈字类编》:二法
唐书百官志:以二法平物。一曰度量,二曰权衡。
《漢語大詞典》:法星
(1).星名。北斗七星第二星天璇的别名。晋书·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 石氏 云:‘第一曰正星,主阳德;天子之象也。二曰法星,主阴刑,女主之位也。’”
(2).星名。荧惑星的别名。文选·刘孝标〈辨命论〉:“ 宋公 一言,法星三徙。” 李善 注引广雅:“荧惑谓之罚星,或谓之执法。” 唐 刘禹锡 《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诗:“鷙鸟得秋气,法星悬火旻。” 清 钱谦益 《送詹叶二御史赴南台》诗之二:“法星近炤江天畔,寂寞衡茅觉夜明。”
《漢語大詞典》:生法
(1).制定法令。管子·任法:“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鹖冠子·环流:“从此化彼者,法也,生法者,我也。”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八篇:“只有法是必由之路,只有依法才能生法造法。”
(2).设法。《官场现形记》第五二回:“如今替老人家请恤典,数目太大了,不得不在这房子上生法。”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章:“他们说他们队上的枪支还不够用,要我们自家生法。”《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万一跑不出去,要生法把布包埋起来。”
《國語辭典》:法式  拼音:fǎ shì
1.法度、模式。《荀子。礼论》:「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义之法式也,儒者是矣。」《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2.楷模。如:「其人格足为千秋之法式。」《续汉书志。第二八。百官志五》:「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
3.标准的格式。如:「建筑法式」。《宋史。卷一六三。职官三》:「凡造度、量、权、衡,则颁其法式。」
4.法国样式。如:「她做了许多法式甜点。」
《漢語大詞典》:典法
典章法规。管子·君臣上:“是故主画之,相守之;相画之,官守之;官画之,民役之;则又有符节、印璽、典法、筴籍以相揆也。”庄子·田子方:“典法无更,偏令无出。”新唐书·阎立德传:“迁尚衣奉御,制衮冕六服,腰舆、伞扇咸有典法。” 清 恽敬 《文昌宫碑阴录》:“其合乎天神地祇人鬼之典法者,秩宗之所掌,缝掖诸生之所诵习,百世不废者也。”
《國語辭典》:坐法  拼音:zuò fǎ
因过错而犯法获罪。《史记。卷一○四。田叔传》:「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汉书。卷六四上。吾丘寿王传》:「迁侍中中郎,坐法免。」也作「坐罪」。
《漢語大詞典》:法道
(1).指佛法之道。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语录:“暨登 杨大年 、 李都尉 之门,机语契投,於是法道大振。”
(2).办法和门道。《小说月报》1981年第1期:“他确实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么大的法道,随便一只电话便惊动了三辆小车和这么多人。”
《漢語大詞典》:上法
(1).崇尚法令。上,通“ 尚 ”。韩非子·忠孝:“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史记·封禅书:“於是 秦 更命 河 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 裴骃 集解引 服虔 曰:“政尚法令也。”
(2).指道术或仙术。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八:“上法杳无营,玄脩似有情。”
《國語辭典》:法力  拼音:fǎ lì
1.佛法或道法的能力。《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西游记》第二九回:「长老若有手段,放法力,捉了妖魔。」
2.泛指神奇的力量。如:「这魔术师的法力还真不可忽视。」
《國語辭典》:法海  拼音:fǎ hǎi
比喻佛法广大难测。南朝梁。简文帝 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况乎慧门深邃,入之者固希;法海波澜,汎之者未易。」唐。王勃 梓州元武县福会寺碑:「词源迅委,振法海之波澜;义宇宏深,接禅宫之阃奥。」
《漢語大詞典》:演法
(1).宣讲教义。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亦犹文士製碑,序终而续以铭曰;释氏演法,义尽而宣以偈言。” 唐 李深 《游烂柯山》诗之四:“安禪即方丈,演法皆寂灭。” 明 单本《蕉帕记·揭果》:“那日演法之时,天曹便欲诛戮。又亏 长春子 求饶,留汝性命。”
(2).谓传布教义的方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喇嘛一教,较浮屠、天方尤为诞罔……其演法则有‘跳布札’、‘放乌’、‘卜藏’诸技。”
《國語辭典》:法服  拼音:fǎ fú
1.法制所定的服饰。《孝经。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文选。班固。东都赋》:「盛三雍之上仪,脩衮龙之法服。」
2.架裟,僧侣的法衣。菩萨本业经:「被上法服,当愿众生,服圣表示,敏于道行。」也称为「法衣」。
《國語辭典》:法藏  拼音:fǎ zàng
1.佛教用语。梵语dharma-kośa的意译。指佛陀教法的汇集。唐。王维 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之赠诗:「莲花法藏心悬悟,贝叶经文手自书。」
2.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康居国人,至祖父始迁居长安,故以康为姓。为华严宗三祖。十七岁入太白山学佛,后从智俨听讲《华严经》,深受智俨赞赏,二十八岁出家为沙弥。上元元年,奉诏在太原寺讲《华严经》。后诏京师十大德为授具足戒,并赐号贤首。从此以后经常参加翻译、讲经、著述。先后和地婆诃罗、提云般若、实叉难陀、菩提流志等共译事,特别对《华严经》的翻译贡献最大;亦于《华严经》研究最深,前后讲说《华严经》三十馀次。将智俨所创的教相和观行作了详尽的发挥,成为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世称「贤首国师」。弟子以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等最有名。著有《华严探玄记》二十卷、《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四卷、《华严经问答》二卷、《华严金狮子章》一卷等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