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27,分129页显示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90  91  92  93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
闻法
闻法难
肇法师
逊婆明王法
像法
像法转时
像法决疑经
悭法七报
真福田十法行
福相法身
称法行
称法界
诵文法师
诵经法师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宾头卢原为优陀延王(又云优填王)臣,既出家證阿罗汉果,还国为国王说种种之譬喻,明五欲之可厌恶。
闻法
【佛学大辞典】
(杂语)闻教法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合掌赞佛,闻法欢喜。」
【佛学常见辞汇】
听闻佛的教法。
闻法难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难之一。得闻正法为难也。
【佛学常见辞汇】
很难有机会听到正法,是四难之一。
【三藏法数】
谓一乘圆顿之法,微妙甚深,难解难入,非利根上智之士,闻则惑耳惊心,生疑起谤。如法华会上,五千人等,虽梵音盈耳,犹乃退席而去。故经云:无量无数劫,闻是法亦难。此举闻法难也。
肇法师
【佛学大辞典】
(人名)姚秦长者沙门僧肇也。
逊婆明王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内作业灌顶品所说。经疏三曰:「逊婆明王五部吽迦罗具三十七尊,内外火法之护磨也。」经说逊婆明王之根本真言曰:唵嚩日罗吽(引),迦罗吽吽吽,尔逊婆,吽吽。金刚顶十八会初,教王会四大品中第二降三世尊有六曼荼罗,所谓大三法羯之四各具三十七尊,皆持降三世印,四印会十七,一印会十三尊。今文之四印加持,东方四印曼荼罗之十七尊法也。
像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正像末三时之一。像者似也。谓与佛灭后五百年后一千年间所行之正法相似之佛法也。嘉祥法华义疏四曰:「大论佛法凡有四时:一佛在世时。二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三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四转复微末,谓末法时。」三藏法数曰:「正犹證也,像像似也。」顺权方便经下曰:「我之身侍须菩提已来十二年,未曾得闻如是像法众祐地说。」正像末三时之年数,经论之异说多。(参见:正像末)
【佛学常见辞汇】
正像末三时之一,像者相似,在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代,其后一千年间所行之法,与正法相似而非正法,故名像法时代。
正像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凡一佛出世则以其佛为本,立正法,像法,末法之三时。然诸经皆说正像之二时,大悲经独说正像末三时。又如杂阿含,俱舍论,唯说正法之一时。一正法,正者證也,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正得證果者,是为正法时。二像法,像者似也,讹替也,道化渐讹替,而真正之法仪行仪不行,随而无證果者,但有教有行,而像似之佛法行,此时谓之像法时。三末法,末者微也,转为微末,但有教而无行,无證果时,是为末法时。嘉祥法华义疏五曰:「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转复微末,谓末法时。」法华玄赞五曰:「若佛正法,教行證三,皆具足有。若佛像法,唯有教行,无證果者。若佛末法,唯有教在,行證并无。」青龙仁王经疏三下曰:「有教有行,有得果證,名为正法。有教有行,而无果證,名为像法。唯有其教,无行无證,名为末法。」三大部辅注七曰:「正者證也,像者似也,末者微也。」又俱舍论二十九以教證为正法之体,明住于正法之世,为一千岁。教法者经律论之三藏也,證法者三乘之菩提分法也(与前言證果异),若有人于其教法诵持及正说者,为住于教法世。若有人行其菩提分法者,为住于證法世。故随此三人住世之时量,可知住于正法世之时量。圣教中总言为唯千岁住(證法唯千年住,教法之住时,复过于此,即像法也)。颂曰:「佛正法有二:谓教證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
【佛学常见辞汇】
佛法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释尊法运期限,各经所载不同,古德多依用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正法时期,正者证也,佛虽灭度,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证果者,是名正法时期;像法时期,像者似也,此时期,有教,有行,但证果的人已经很少;末法时期,末者微也,此时期转为微末,只有教而无行,更无證果者。
像法转时
【佛学大辞典】
(杂语)转犹言起。谓佛灭后经五百年像法之起时也。药师经曰:「令诸闻者业障消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像法决疑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列之于伪经目录中。然天台以之为涅槃经之结经,往往引用之。法华文句九下曰:「像法决疑经结成涅槃。」释签十曰:「彼像法决疑结涅槃。」
悭法七报
【佛学大辞典】
(名数)说法悭吝不施于人之人。后世所受之七种恶报也。即生盲报,愚痴报,生恶众报,胎夭报,物恐报,善人远离报,无恶不作报。
【佛学常见辞汇】
不肯向人说法或是不舍得把东西给人家的人,后世将得七种的恶报,即生盲报、愚痴报、生恶众报、胎夭报、物恐报、善人远离报、无恶不作报。
真福田十法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首楞严三昧经下曰:「有十法行,名为真福田,一住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而不入法位云云。」
福相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法身之一。智相法身之对。保持教法而为人说也。施大千世界之七宝,不如说四句偈文之福德为大。由其福相得到法身之住处,故有此名。
【三藏法数】
谓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故金刚经云: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人演说,其福胜彼。由此福相,得至法身住处,故名福相法身。(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称法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行入四种之一。(参见:二入)
【三藏法数】
谓性净之理,因之为法。此理众相皆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故经云: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悭惜,达解三空,自利利他,庄严菩提之道,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故名称法行。(三空者,施者、受者及所施之物,三相皆空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入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理入,众生深信本具之理性,于理无所疑,谓之理入。二行入,依理起行,依行入理,谓之行入也。金刚三昧经上曰:达摩所说有理行二入。夫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种:一理入,二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等一,与理冥符而无分别,寂然无为,名曰理入。行入则有四者:一、报冤行,凡修道之人,若受冤苦之时,当念我往昔劫中,舍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之果熟,甘心忍受,都无冤诉。此心生时,与理相应,是体冤进道,故名报冤行。二、随缘行,众生无我,皆缘业转,苦乐齐受,若受胜报荣誉之事,皆是过去宿因之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不增减,八风不动,冥顺于道,谓之随缘行。三、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求,名之为求,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希求,是真无求,顺道而行,故谓之无所求行。四、称法行,性净之理名之为法,法体无悭贪,顺之而行檀,乃至法体明朗而无痴闇,顺之而行般若,如是称法而行六度,名为称法行。见少室六门第三门二种入。
【佛学常见辞汇】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觅求真本,入佛知见;行入是由实践著手,实践修心,磨鍊意志。
称法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称性。华严经之所说。称于法界之真性也。华严传记一曰:「此乃圆满法轮称法界之谈耳。」
诵文法师
【佛学大辞典】
(杂名)斥唯得诵其经,不得解其义者,谓为诵文法师。止观五之二曰:「非暗證禅师诵文法师所能知也。」
诵经法师
【佛学大辞典】
(杂名)(参见:五种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