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27,分12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三法无差
三法道界
三法展转因果同时
三品听法
三重法界
三悔法
法华三部
三部大法
三部都法
三处入法界
三阶佛法
三种法身
三种法相
三种法轮
佛类词典(续上)
三法轮三法无差
三法道界
三法展转因果同时
三品听法
三重法界
三悔法
法华三部
三部大法
三部都法
三处入法界
三阶佛法
三种法身
三种法相
三种法轮
三法轮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真谛三藏,及三论宗嘉祥,法相宗玄奘所立。判一代教于三法轮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转法轮,这是就如来说法的时期分出来的。一为根本法轮,指佛初成道时,对菩萨说华严经,属一乘之教,为诸法根本,故称为根本法轮。二为枝末法轮,谓众生于一乘教,不易了解,于是佛接著说阿含、般若、方等诸经,这些经对根本来说,是属于枝末,故称枝末法轮。三为摄末归本法轮,指佛说法华经,会三乘归一佛乘,即摄枝末归于根本,故称摄末归本法轮。
(名数)真谛三藏,及三论宗嘉祥,法相宗玄奘所立。判一代教于三法轮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转法轮,这是就如来说法的时期分出来的。一为根本法轮,指佛初成道时,对菩萨说华严经,属一乘之教,为诸法根本,故称为根本法轮。二为枝末法轮,谓众生于一乘教,不易了解,于是佛接著说阿含、般若、方等诸经,这些经对根本来说,是属于枝末,故称枝末法轮。三为摄末归本法轮,指佛说法华经,会三乘归一佛乘,即摄枝末归于根本,故称摄末归本法轮。
三法无差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心与佛及众生,三法无差别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术语)言心与佛及众生,三法无差别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三法道界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本尊之身与真言及印,曰三法道,此三法之界畔,曰三法道界。言真言行者,于此三法界内修行,不可越此界畔也。大日经密印品曰:「不越三法界道界,圆满地波罗蜜。」义释十曰:「此明力故,能满诸地,能令修者得现三法,谓成就有三法,谓本尊之身真言及印等。此三法具,即得成就也。(中略)不越三法道界者,此界是终大界之界,非驮都也。于界道当中而行,故名不越耳。」
(名数)本尊之身与真言及印,曰三法道,此三法之界畔,曰三法道界。言真言行者,于此三法界内修行,不可越此界畔也。大日经密印品曰:「不越三法界道界,圆满地波罗蜜。」义释十曰:「此明力故,能满诸地,能令修者得现三法,谓成就有三法,谓本尊之身真言及印等。此三法具,即得成就也。(中略)不越三法道界者,此界是终大界之界,非驮都也。于界道当中而行,故名不越耳。」
三法展转因果同时
【佛学大辞典】
(术语)相宗谈万法之缘起,第八识之种子,待众缘和合而现行。是曰种子生现行。其种子与现行之因果,非前后异时,而全为同时。一方现行,正在现行,同时又直以种子薰于本识,是现行种子也。此现行薰习种子因果亦全同时。此种子为缘所扶,于同时生现行,现行又同时薰习种子,三者展转为因为果,故名。
(术语)相宗谈万法之缘起,第八识之种子,待众缘和合而现行。是曰种子生现行。其种子与现行之因果,非前后异时,而全为同时。一方现行,正在现行,同时又直以种子薰于本识,是现行种子也。此现行薰习种子因果亦全同时。此种子为缘所扶,于同时生现行,现行又同时薰习种子,三者展转为因为果,故名。
三品听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听法有上中下三品。上品以神。中品以心。下品以耳。见法苑珠林。
(名数)听法有上中下三品。上品以神。中品以心。下品以耳。见法苑珠林。
三重法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华严宗所立三种之观门也。一、理法界,观一切诸法,尽为平等之真如。界者性之义也。二、理事无碍法界,观诸法即真如,真如即诸法。故界具分与性之二义。事者分之义,理者性之义。三、事事无碍法界,观诸法既具性,则诸法一一复如性融通,而一切事事,悉相融相即。界具性分之二义,如第二。华严法界玄镜上曰:「法界相要唯有三,然总具四种: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今是后三,其事法界历别难陈。」注法界观门曰:「法界统唯一真法界,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碍故。(中略)观门有三种,除事法界也,事不独立也。」
(名数)华严宗所立三种之观门也。一、理法界,观一切诸法,尽为平等之真如。界者性之义也。二、理事无碍法界,观诸法即真如,真如即诸法。故界具分与性之二义。事者分之义,理者性之义。三、事事无碍法界,观诸法既具性,则诸法一一复如性融通,而一切事事,悉相融相即。界具性分之二义,如第二。华严法界玄镜上曰:「法界相要唯有三,然总具四种: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今是后三,其事法界历别难陈。」注法界观门曰:「法界统唯一真法界,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碍故。(中略)观门有三种,除事法界也,事不独立也。」
三悔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种之忏悔法。(参见:忏悔)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忏悔〕,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将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是名忏悔。
〔二、劝请〕,劝请有二:一谓十方世界有佛将入涅槃者,劝请住世,利济众生。二谓十方世界有佛初成正觉者,劝请转于法轮,度诸众生。虽不面见诸佛而虔心劝请,以达归敬之诚,是名劝请。
〔三、回向〕,谓三业所修一切诸善,乃至忏悔、劝请种种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證菩提,是名回向。(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名数)三种之忏悔法。(参见:忏悔)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忏悔〕,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将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是名忏悔。
〔二、劝请〕,劝请有二:一谓十方世界有佛将入涅槃者,劝请住世,利济众生。二谓十方世界有佛初成正觉者,劝请转于法轮,度诸众生。虽不面见诸佛而虔心劝请,以达归敬之诚,是名劝请。
〔三、回向〕,谓三业所修一切诸善,乃至忏悔、劝请种种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證菩提,是名回向。(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法华三部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佛说无量义经一卷,二、妙法莲华经八卷,三、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
【佛学常见辞汇】
三部法华宗的经典,即佛说无量义经、妙法莲华经、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名数)一、佛说无量义经一卷,二、妙法莲华经八卷,三、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
【佛学常见辞汇】
三部法华宗的经典,即佛说无量义经、妙法莲华经、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三部大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胎藏界与金刚界与苏悉地法之三部。此三部尽一切之秘法。
(名数)胎藏界与金刚界与苏悉地法之三部。此三部尽一切之秘法。
三部都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都集胎藏界佛莲金三部诸尊之坛法也。
(修法)都集胎藏界佛莲金三部诸尊之坛法也。
三处入法界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界为华严经所證之理,犹法华言实相。声闻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别,如法华之入理,有三周之别,菩萨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别,则华严之入理亦有三处之别:一、十住初心入法界,是上根之菩萨于初住證法界之理者。二、回向终心入法界,是中根之菩萨于十回向之满位證法界之理者。三、初地入法界,是下根之菩萨至初地之位,證法界之理者。见华严大疏七。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法界,即一切众生本有之心,诸佛所證平等之理也,而云三处入者,由菩萨根有利钝,行有浅深,故所證入先后不定,遂分三处也。
〔一、十住初心入法界〕,谓利根菩萨,即于初住位中,破无明惑,證入法界平等之理,得不退转,是名十住初心入法界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
〔二、回向终心入法界〕,谓菩萨于十回向后,心众行纯熟,證入法界,是名回向终心入法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碍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三、初地入法界〕,谓菩萨于前行向中,功德具足,至于初地,即得證入法界;乃了三德圆融,三身自在,是名初地入法界也。(三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三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
(名数)法界为华严经所證之理,犹法华言实相。声闻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别,如法华之入理,有三周之别,菩萨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别,则华严之入理亦有三处之别:一、十住初心入法界,是上根之菩萨于初住證法界之理者。二、回向终心入法界,是中根之菩萨于十回向之满位證法界之理者。三、初地入法界,是下根之菩萨至初地之位,證法界之理者。见华严大疏七。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法界,即一切众生本有之心,诸佛所證平等之理也,而云三处入者,由菩萨根有利钝,行有浅深,故所證入先后不定,遂分三处也。
〔一、十住初心入法界〕,谓利根菩萨,即于初住位中,破无明惑,證入法界平等之理,得不退转,是名十住初心入法界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
〔二、回向终心入法界〕,谓菩萨于十回向后,心众行纯熟,證入法界,是名回向终心入法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碍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三、初地入法界〕,谓菩萨于前行向中,功德具足,至于初地,即得證入法界;乃了三德圆融,三身自在,是名初地入法界也。(三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三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
三阶佛法
【佛学大辞典】
(流派)信行禅师,于教乘立二阶,就根机立三阶。教乘之二阶者,即一乘教与三乘教也。五教章上曰:「后代信行禅师依此宗立二教,谓一乘三乘。三乘者即别解别行及三乘差别,并先习小乘后趣大乘是也。一乘者谓普解普行,唯是一乘,亦华严法门及直进等是也。」根机之三阶者,谓最上利根一乘之机为第一阶,利根而有正见之三乘机为第二阶,利根或住于空见或住于有见而不化诸佛,不度诸法者,又钝根之无惭无愧,造五逆十恶者,为第三阶。佛灭后一千年已前为第一阶第二阶之机类,而一千年后惟为第三阶之机类,第一阶第二阶之众生,成就正见而无爱憎,故一乘三乘,各学别法,则解脱生死获得菩提,而第三阶之机,成就我见边见,故偏学一乘,偏学三乘或偏念弥陀,偏念法华,爱此憎彼,非彼是此,因成诽谤罪,堕于深坑而无出离之期。故佛开普真普正之佛法,以化第三阶之人。病药相当,治道无违,法不分大小,人不辨凡圣,普信普归,名为普法。若如斯不堕于爱憎,能离毁谤,则菩提涅槃在近矣。三阶佛法之大要如此。著书有三十五部四十四卷。见群疑论探要记六。说中自存至理,然因之至谓念佛读经等,为所谓别法,今日修之。为增长我见之堕狱业因,其弊有不堪者,故当时禁其传播,毁其撰集。历代三宝记曰:「费长房录中初列信行撰述,而后同二十年判断不听流行。」开元释教录十八曰:「开皇二十年有敕禁断,不听传行,而其徒既众蔓延弥广。既以信行为教主别行异法,似同天授立邪三宝,乃至开元十三年乙丑岁六月三日敕诸寺三阶院并令除去。」
(流派)信行禅师,于教乘立二阶,就根机立三阶。教乘之二阶者,即一乘教与三乘教也。五教章上曰:「后代信行禅师依此宗立二教,谓一乘三乘。三乘者即别解别行及三乘差别,并先习小乘后趣大乘是也。一乘者谓普解普行,唯是一乘,亦华严法门及直进等是也。」根机之三阶者,谓最上利根一乘之机为第一阶,利根而有正见之三乘机为第二阶,利根或住于空见或住于有见而不化诸佛,不度诸法者,又钝根之无惭无愧,造五逆十恶者,为第三阶。佛灭后一千年已前为第一阶第二阶之机类,而一千年后惟为第三阶之机类,第一阶第二阶之众生,成就正见而无爱憎,故一乘三乘,各学别法,则解脱生死获得菩提,而第三阶之机,成就我见边见,故偏学一乘,偏学三乘或偏念弥陀,偏念法华,爱此憎彼,非彼是此,因成诽谤罪,堕于深坑而无出离之期。故佛开普真普正之佛法,以化第三阶之人。病药相当,治道无违,法不分大小,人不辨凡圣,普信普归,名为普法。若如斯不堕于爱憎,能离毁谤,则菩提涅槃在近矣。三阶佛法之大要如此。著书有三十五部四十四卷。见群疑论探要记六。说中自存至理,然因之至谓念佛读经等,为所谓别法,今日修之。为增长我见之堕狱业因,其弊有不堪者,故当时禁其传播,毁其撰集。历代三宝记曰:「费长房录中初列信行撰述,而后同二十年判断不听流行。」开元释教录十八曰:「开皇二十年有敕禁断,不听传行,而其徒既众蔓延弥广。既以信行为教主别行异法,似同天授立邪三宝,乃至开元十三年乙丑岁六月三日敕诸寺三阶院并令除去。」
三种法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法身)
(名数)(参见:法身)
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三种法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三性同。(参见:三性)
【佛学常见辞汇】
与三性同。(参见:三性)
(名数)与三性同。(参见:三性)
【佛学常见辞汇】
与三性同。(参见:三性)
三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善恶无记之三。遍依圆之三。
【佛学常见辞汇】
1。唯识宗把宇宙万法分为三种性质,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名遍计所执性;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靠众缘俱备,然后乃生,名依他起性;诸法的本体,名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满十方,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之性,名圆成实性。此中遍计为妄有,依他为假有,圆成为实有。2。善性、恶性、无记性。善性是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益处者,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的善根是;恶性是于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害处者,如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一切的恶业是;无记性是非善非恶,不可记别之法。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心法,分别有三种性,谓善性、恶性、无记性。
一、善性 与一切善法相应曰善性。
二、恶性 与一切恶法相应曰恶性。
三、无记性 不记善,不记恶,故谓之无记性。又分为二:
一、有覆无记 为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故谓之有覆。不感苦果时所受之恶性,故谓之无记。又名染无记,如俱生之我见是也。
二、无覆无记 离惑障之无记法也,又名净无记。依宿世之业力,感五蕴之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如一切之果报是也。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善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间、出世间不同。世间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间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众善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善性。(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四弘者,即四弘誓愿也。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恶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恶法之性也。五逆、十恶等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恶性。(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恶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三、无记性〕,谓第六识所具一切不善不恶之性也。亦不属善,亦不属恶,初无记忆,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无记性。
(名数)善恶无记之三。遍依圆之三。
【佛学常见辞汇】
1。唯识宗把宇宙万法分为三种性质,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名遍计所执性;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靠众缘俱备,然后乃生,名依他起性;诸法的本体,名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满十方,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之性,名圆成实性。此中遍计为妄有,依他为假有,圆成为实有。2。善性、恶性、无记性。善性是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益处者,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的善根是;恶性是于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害处者,如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一切的恶业是;无记性是非善非恶,不可记别之法。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心法,分别有三种性,谓善性、恶性、无记性。
一、善性 与一切善法相应曰善性。
二、恶性 与一切恶法相应曰恶性。
三、无记性 不记善,不记恶,故谓之无记性。又分为二:
一、有覆无记 为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故谓之有覆。不感苦果时所受之恶性,故谓之无记。又名染无记,如俱生之我见是也。
二、无覆无记 离惑障之无记法也,又名净无记。依宿世之业力,感五蕴之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如一切之果报是也。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善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间、出世间不同。世间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间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众善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善性。(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四弘者,即四弘誓愿也。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恶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恶法之性也。五逆、十恶等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恶性。(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恶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三、无记性〕,谓第六识所具一切不善不恶之性也。亦不属善,亦不属恶,初无记忆,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无记性。
三种法轮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轮教)
(名数)(参见:三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