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固执法为实有之小乘卑见也。唯识述记一本曰:「世尊为除彼法有执,次于鹫岭说诸法空。」
【三藏法数】
谓一切诸法,皆从因缘而生;缘合则成,缘散则灭,本无自性。虽无自性,非如兔角龟毛,有名无实,故名法有。
(术语)固执法为实有之小乘卑见也。唯识述记一本曰:「世尊为除彼法有执,次于鹫岭说诸法空。」
【三藏法数】
谓一切诸法,皆从因缘而生;缘合则成,缘散则灭,本无自性。虽无自性,非如兔角龟毛,有名无实,故名法有。
法有我无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家所判十宗之第二。小乘之萨婆多宗等也。谓诸法之体,为因缘所生,有实体,我为诸法之假和合而名者,其性虚无也。见五教章上。
【三藏法数】
谓此宗计诸法是有,不离色心;而于我相,了不可得,是为法有我无宗。
(术语)华严家所判十宗之第二。小乘之萨婆多宗等也。谓诸法之体,为因缘所生,有实体,我为诸法之假和合而名者,其性虚无也。见五教章上。
【三藏法数】
谓此宗计诸法是有,不离色心;而于我相,了不可得,是为法有我无宗。
法同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使非情界之各物体相互似也。(参见:同分)
(术语)使非情界之各物体相互似也。(参见:同分)
同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俱舍七十五法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之第三。使诸法相同之因名为同分。是为一实法,由有此实法而使物同也。此有二种:一名众生同分,又名有情同分。二名法同分。人畜等之有情相同。谓之众生同分,有情同分。蕴处界等之法相同,名为法同分,又众生同分分二类:一为无差别同分,一切有情,一类同等,异于非情上之同分也。二为有差别同分,诸有情中三界九地五趣四生婆罗门刹利等之称,有男女等乃至四向四果各别之同分。又法同分有无差别有差别。俱舍论五曰:「有别实物名为同分,谓诸有情展转类等,本论说此为众同分。此复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中略)复有法同分,谓随蕴处界。」【又】分别十八界有同分彼同分之一门,同分之义稍异。(参见:彼同分)
(术语)俱舍七十五法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之第三。使诸法相同之因名为同分。是为一实法,由有此实法而使物同也。此有二种:一名众生同分,又名有情同分。二名法同分。人畜等之有情相同。谓之众生同分,有情同分。蕴处界等之法相同,名为法同分,又众生同分分二类:一为无差别同分,一切有情,一类同等,异于非情上之同分也。二为有差别同分,诸有情中三界九地五趣四生婆罗门刹利等之称,有男女等乃至四向四果各别之同分。又法同分有无差别有差别。俱舍论五曰:「有别实物名为同分,谓诸有情展转类等,本论说此为众同分。此复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中略)复有法同分,谓随蕴处界。」【又】分别十八界有同分彼同分之一门,同分之义稍异。(参见:彼同分)
法同舍
【佛学大辞典】
(杂名)寺院十名之一。同法与食之二法,故名法同舍。
(杂名)寺院十名之一。同法与食之二法,故名法同舍。
法自相相违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明四相违因之一。宗法由有法与法之二语而成,「声」之语为有法,「无常」之语为法。其有法与法各有意许与言陈之二者,其言陈云自相,其意许云差别,今为法之言陈,故云法自相,然立者所说之因于所立之宗法中,法之自相相违反对,谓之法自相相违因。例如所谓「声为常,所作性故,如虚空(同喻)如瓶等(异喻)。」所作性之因不转于同品之常,而转于异品之无常,故相违法之自相之「常,」而反生成立无常之过也。见因明入正理论。
(术语)因明四相违因之一。宗法由有法与法之二语而成,「声」之语为有法,「无常」之语为法。其有法与法各有意许与言陈之二者,其言陈云自相,其意许云差别,今为法之言陈,故云法自相,然立者所说之因于所立之宗法中,法之自相相违反对,谓之法自相相违因。例如所谓「声为常,所作性故,如虚空(同喻)如瓶等(异喻)。」所作性之因不转于同品之常,而转于异品之无常,故相违法之自相之「常,」而反生成立无常之过也。见因明入正理论。
法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出家入道时,师所赐之名,谓之法名。又受戒时,受于师者,谓之戒名,但今时法名之名,惟真宗用之,戒名之目,他宗多用之。戒名之字,未见典据。广弘明集二十八曰:「菩萨戒弟子法名慧炬。」观经灵芝疏下曰:「弃国出家,法名法藏,发四十八愿。」唐高僧传(僧迁传)曰:「等观即梁明帝之法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出家僧或是皈依佛教时,师父所赐给的名字。
(术语)出家入道时,师所赐之名,谓之法名。又受戒时,受于师者,谓之戒名,但今时法名之名,惟真宗用之,戒名之目,他宗多用之。戒名之字,未见典据。广弘明集二十八曰:「菩萨戒弟子法名慧炬。」观经灵芝疏下曰:「弃国出家,法名法藏,发四十八愿。」唐高僧传(僧迁传)曰:「等观即梁明帝之法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出家僧或是皈依佛教时,师父所赐给的名字。
法舟
【佛学大辞典】
(譬喻)佛法能度人出生死海,故以舟譬之。佛说生经四曰:「法为舟船,度诸未度。」寄归传四曰:「叹法舟之遽没。」
【佛学常见辞汇】
(喻)佛法好像舟子一样能度人出离生死的苦海。
(譬喻)佛法能度人出生死海,故以舟譬之。佛说生经四曰:「法为舟船,度诸未度。」寄归传四曰:「叹法舟之遽没。」
【佛学常见辞汇】
(喻)佛法好像舟子一样能度人出离生死的苦海。
法衣
【佛学大辞典】
(杂名)三衣之通名。应法而作,故名法衣。释氏要览上曰:「西天出家者衣,律有制度。应法而作,故曰法衣。」六物图曰:「或名袈裟,或名道服,或名出世服,或名法衣。」然禅林特称表传法之信之金襕衣为法衣,但于说法时被此衣,故名法衣,即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也。见象器笺十七。
【佛学常见辞汇】
三衣的通称。
(杂名)三衣之通名。应法而作,故名法衣。释氏要览上曰:「西天出家者衣,律有制度。应法而作,故曰法衣。」六物图曰:「或名袈裟,或名道服,或名出世服,或名法衣。」然禅林特称表传法之信之金襕衣为法衣,但于说法时被此衣,故名法衣,即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也。见象器笺十七。
【佛学常见辞汇】
三衣的通称。
法臣
【佛学大辞典】
(杂语)佛曰法王,故菩萨云法臣。安乐集下曰:「大智度论有三番解释:第一佛是无上法王,菩萨为法臣,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智度论第七之文。但论文法臣作法将。
【佛学常见辞汇】
佛称法王,则菩萨便是法臣。
(杂语)佛曰法王,故菩萨云法臣。安乐集下曰:「大智度论有三番解释:第一佛是无上法王,菩萨为法臣,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智度论第七之文。但论文法臣作法将。
【佛学常见辞汇】
佛称法王,则菩萨便是法臣。
法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行人之一。自思如法而行,谓之法行人。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
(术语)二行人之一。自思如法而行,谓之法行人。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
法宇
【佛学大辞典】
(杂名)寺院之通称。毗奈耶杂事四曰:「今此伽蓝先为法宇,今日变作乾闼婆城。」
(杂名)寺院之通称。毗奈耶杂事四曰:「今此伽蓝先为法宇,今日变作乾闼婆城。」
法全
【佛学大辞典】
(人名)慧果和尚影像之傍,有童子侍立,是法全童子也,童子之纪传不详。相传天禀颖悟,果公入寂后,剃发学道,号青龙之法全阿阇梨,制作之诸轨,称为青龙之仪轨。受胎藏界于慧果之弟子法润,智满,息怤,造玄,及日本宗睿,遍明,圆载,圆仁,圆珍等从之受法。禀金刚界于慧果之弟子义操,息怤,弘均及日本圆仁,宗睿,遍明,圆载,圆珍等并得付法。初住玄法寺,后移青龙寺。大震法雷,所制之书,有大毗卢遮那经,广大仪轨等数部。
(人名)慧果和尚影像之傍,有童子侍立,是法全童子也,童子之纪传不详。相传天禀颖悟,果公入寂后,剃发学道,号青龙之法全阿阇梨,制作之诸轨,称为青龙之仪轨。受胎藏界于慧果之弟子法润,智满,息怤,造玄,及日本宗睿,遍明,圆载,圆仁,圆珍等从之受法。禀金刚界于慧果之弟子义操,息怤,弘均及日本圆仁,宗睿,遍明,圆载,圆珍等并得付法。初住玄法寺,后移青龙寺。大震法雷,所制之书,有大毗卢遮那经,广大仪轨等数部。
法匠
【佛学大辞典】
(杂语)法门之匠人也。如世之工匠,能成诸器,以喻名德,能成弟子之三学也。演密钞四曰:「如世工匠成诸器,阿阇梨法匠能匠成三乘三学法器。」西域记十二曰:「为道场之益友,诚法门之匠人也。」释氏要览下曰:「齐高僧僧印善讲经论,称法匠。」
(杂语)法门之匠人也。如世之工匠,能成诸器,以喻名德,能成弟子之三学也。演密钞四曰:「如世工匠成诸器,阿阇梨法匠能匠成三乘三学法器。」西域记十二曰:「为道场之益友,诚法门之匠人也。」释氏要览下曰:「齐高僧僧印善讲经论,称法匠。」
法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作法仪式也。维摩经问疾品曰:「一切菩萨法式悉知。」
(术语)作法仪式也。维摩经问疾品曰:「一切菩萨法式悉知。」
法光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初地之菩萨證此定,放大法之慧光,是故名法光定。唯识枢要上本曰:「无著菩萨亦登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通。」
(术语)初地之菩萨證此定,放大法之慧光,是故名法光定。唯识枢要上本曰:「无著菩萨亦登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