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9,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页
释法祥(别称 南岳豆儿佛 字 瑞光 号 隐南 周 )
释法忠(号 敬堂 曹 )
陈法(字 萃章 号 约斋 )
释如清(字 石浪、法原 阮 )
朱家法(字 季则 号 半石 )
释传记(世称 传法华 )
钱天引(字 法台 )
王一言(字 民法 号 带水 )
孙如法(字 世行 号 俟居 得罪 )
释法铠(字 忍之 号 澹居 赵 )
释法铠
释法瑄(字 玄彻 )
刘可法(字 谊季 号 再龙 )
释如嵩( 仲光 字 佛石 号 法雨老人 戴 )
其它辞典(续上)
田成法(字 子宪 )释法祥(别称 南岳豆儿佛 字 瑞光 号 隐南 周 )
释法忠(号 敬堂 曹 )
陈法(字 萃章 号 约斋 )
释如清(字 石浪、法原 阮 )
朱家法(字 季则 号 半石 )
释传记(世称 传法华 )
钱天引(字 法台 )
王一言(字 民法 号 带水 )
孙如法(字 世行 号 俟居 得罪 )
释法铠(字 忍之 号 澹居 赵 )
释法铠
释法瑄(字 玄彻 )
刘可法(字 谊季 号 再龙 )
释如嵩( 仲光 字 佛石 号 法雨老人 戴 )
人物简介
维基
田成法,字子宪,湖广黄州府蕲州人,民籍。湖广乡试第十八名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四十四名进士。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法祥。字瑞光。越州嵊县周氏子。有出世志。随季父宦游入京。见笑岩于柳巷。岩观其根。示以念佛法门。师颔之。居顷南还。弃妻子薙发。入栖霞谒素庵法师。虽居讲肆。而念佛无间。又参遍融。融所示。与笑岩同。繇五台入伏牛。契机于柏松和尚。留住石室中。吊影木食者三年。一日趺坐。雪积满林。火绝衣湿。松往视。击磬出其定。因示之曰。轻安小寂。非是歇场。若耽着此境。即堕偏空。且行脚去。逢南即止矣。遂飘然而行。遍历楚蜀之境。铲落知见。独存孤明。后游南岳。忽忆柏松别时之语。有终焉之志。适僧以侧刀峰静室相让。自是放下身心。一志念佛。募豆四十八石。一豆一佛。净念相继。以至终身。不知其过几四十八石矣。繇是诸方称为豆儿佛云。十方衲子争归之。侧刀峰遂成海内名丛席。居恒诫诸弟子曰。汝剃除须发。不知有生死事大。但倚墙靠壁。业识茫茫。唤作甚么。岂非吾佛所呵。衲衣在空閒。假名阿练若。不专心净业。大限到来。将何抵对阎老子乎。闻者无不感泣。师虽绝意人世。而当世诸君子。闻其风者。莫不景仰。如方伯刘公。直指史公。学宪伍公。仪部曾公。囧卿蔡公。少保郭公。大行宋公。皆倾心皈向。就师问道。招致之则不往也。郡丞卢公。祀庙。点失期者。罚米三十馀石。送师。师曰。老僧岂以一钵饭。敛众怨耶。竟不受。闻者叹服。师接纳往来。不择臧否。一味平等慈悲。荆襄大盗。贾二唐九等七人捕急。投师求活。师怜其诚纳之。冠以道巾。令随众作务。及捕官至。虽识其为盗。第见师慈心蔼然。又闻念佛感动。乃解腰缠三金。设供而去。其盗亦化。为苦行僧。师住侧刀峰三十馀年。不发化主。不结外援。不设方丈。不用侍者。一龛于佛殿左。危坐念佛其中。不安库房。笥无长物。灭之日。简之惟胡椒一瓶。旧布数片而已。尝以糠饼充餐。或有投之地者。师拾取。煨而啖之。行必荷锄。见遗秽必以土掩之。将化命首座领众。念佛趺坐。诫众曰。无得虚张捏怪。诳惑世人。独一味老实念佛。言讫。合掌而逝。时万历庚戌二月六日也。阅世七十有九。僧腊四十有三。停龛七日。颜色不变。弟子奉全身。塔于峰之右。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释法祥,字瑞光,别号隐南。姓周氏,嵊人也。生而超旷,长事儒术,屡试不第,慨然有出世志。从其叔游京师,往参啸岩老人。岩示以向上,且谓“念佛法门,最为捷要”。祥虑专服膺,慎拟书绅。顷之南还,决然舍去,礼邑中喜庵恺薙发,时年三十有二矣。谒栖霞素庵受具,相依讲肆。忽焉三载,乃游北都,得参遍融,因问:“念佛法门是第一义谛否?”融曰:“更不容念佛外,别求第一义谛。”祥深颔之。时慈圣太后建净业,期请居首座三年。期罢,游五台之伏牛。有松柏者,牛山耆旧也。与语心契,留住石室,吊影绝迹,木食三秋。一日趺坐,雪积满床,火绝衣湿,侍者往见,惊走,报松柏,趋视之,犹未出定,乃击磬警觉。问曰:“烟寒灰冷,作何境会?”祥曰:“山原是石,冰原是水,雪飞满崖,不知所以。”松曰:“此暂息尘劳,得轻安耳,若耽此境,即坠偏空,勿滞于此,宜行脚去。”授以钵袋,遂造峨嵋,礼普贤,住大峨石。数月,苦切参究,心地未安。因之南岳,登祝融峰,望古大明崇岭茂林,即往卜居。未几,祝融峰僧楚然请主阅藏。祥至一宿,夜半,恍惚㝱中告语:“此非所居,不如速去。”诘朝将他徙,适僧大觉来留,住崱屴峰,祥许之。行三日,藏经殿燬。祥以啸岩所示,欲终身念佛,专精不懈,以豆为数,放下身心,影不出山,一声一豆,净念相继,积豆至四十八石,人称“豆儿佛”云。广西刘方伯谒庙,遗书请一见,辞不往,衡州卢郡丞祀庙点失期者,罚粟三十石,送祥。祥曰:“老僧岂以一钵饭,歛众怨乎?”竟不纳。长沙吉王遣内使往请,祥曰:“山僧行脚倦游,息肩于此,愿效远公,迹不入俗,不敢奉命。”王遣前使,赍送《华严经》二部,《大疏钞》一部,斋资百两,祥以银散众,用广王惠扫阁藏经,长护山灵,王益重焉。荆襄大盗曰:“贾二唐九者,事急来归,发露忏悔,哀乞活命。”祥怜其诚,纳之。冠以道巾,令随作苦,捕骑至见。祥慈心蔼然,且闻念佛声有感,乃解腰缠三金,荐斋而去。盗亦感化,为苦行僧。祥居崱屴峰,勤脩净业,三十馀年,未尝少辍,笥无长物,灭之日唯胡椒一瓶,旧布数片而已。以明万历庚戌二月六日示寂。世寿七十有九,法腊四十有三。其徒同融,建窣堵波于峰右,释德清为之铭焉。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法忠。号敬堂。新安曹氏子。龆年喜端坐。年十九。游钱塘灵隐寺。遇云水僧激发。遂落发受具。依讲庠数年。行脚入少林。见大千润公。走长安。参遍融笑岩二老。指示心要。稍有启悟。寻入牛山火场。调鍊三业。后归匡庐。爱仰天坪高胜。单丁居之。手植松十馀万本。久之。衲子来集。仰天坪遂成丛林。师为人夷坦无缘饰。御众不立规矩。甘苦必同。虽粒米茎菜。必随众乃食。劳务必身先之。不开禅讲门户。一以真实示人。依之者。无论愚智。浸久嘿化。而不自知。故来者如归家侍父母也。且训人有方。用人有度。出语慨切痛至。听者悚然。无不心领而神会。一众森严。俨然一大垆鞴。以身为教。不用言说。真本色住山人也。刘云峤太史。访师。一见心契。乃为颜其寺。曰云中。憨老人为之记。张洪阳太史。书庐山高三字。赠之旌其志。庚申秋。示微疾。谓其徒曰。吾见红日当空金莲遍地。吾其行矣。言讫寂然而逝。憨老人复为铭其塔曰。师住云中。二十馀年如一日。视十方衲子如一己。精心为众。未尝以无有异志物我介怀。数语盖实录。师当之无愧也。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
释法忠,字敬堂,姓曹氏,歙人也。母程氏。生而颖异,幼好端坐,不随儿戏。稍长,颇厌尘苦,不治家人生产。年十九,游钱塘灵隐寺,遇云水僧大机即求出家,为染剃执侍三载,未几登坛受具,即依讲肆。久之,多所参承,然未自信。遂行脚至少林,依大千润禅师,扣单传之旨。已而走长安谒遍融月心,指示心要。寻归五台,时憨山、妙峰同居北台龙门,忠访之于冰雪中,一见心相印契,留居期年。万历壬午,妙峰之芦芽,与忠同往,遂开丛林,诸所创立忠有力焉。居三载弃去,入伏牛火场调炼三业。南还登匡卢,爱其幽胜,诛茅于讲经台,居三载,复还五老峰,匿彩四年。一日,登仰天坪,乃匡山绝顶,喜其高胜,遂居之。零丁数祀,渐缉屋宇,久之衲子渐集,忠手植松十馀万本,冀成丛林。忠恒坦夷无缘饰,御众不立规矩,凡细务必以身先,至老不倦,随缘自守,一衲之外无长物,粒米茎菜必与共之,视众如一,平等行慈,无论智愚,浸久默化而不自知。故来者如归,凡所言论慨切痛至,无不心领神会。寂于万历庚申秋七月二十一日。先示微疾,临化端坐谓其徒曰:“吾见红日当空,金莲遍地,吾其行矣。”言讫默然。寿八十,腊六十,荼毗收灵骨塔于桃花峰下,憨山为之铭。
人物简介
维基
陈法(1543年—?),字萃章,号约斋,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民籍。广东乡试第三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七十五名进士。兵部观政,本年六月授诸暨知县,丁忧,卒于南雄府。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石浪,城固人。祝发紫柏山,寻居匡庐金轮峰下,有《枯木吟》。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释如清,字法原。姓阮氏,上虞人。初出家于西湖龙井,后入云栖壹。志礼佛,诵《法华经》,六时不倦。万历十一年示疾,沈绵者数月。既革,闻堂中念佛声,忽矍然起坐,兀兀中宵,注视金容,翘仰而寂。
人物简介
维基
朱家法(1543年—?),字季则,号半石,直隶上海县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顺天乡试第五十名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联捷壬辰科第二甲第三十名进士,授信阳州知州,擢营缮司员外郎,仕至工部郎中,管理吕梁分司。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传记者,鄞人也。性好独居,日以《法华》为课,数及九千七百馀部,世称为传法华。万历十四年,司勋虞淳熙举《法华三昧忏》,传记禁足,修长期者三,九历寒暑,屡获瑞应。后憩杭州西溪道上,肩水负薪,行诸苦事。或曰:“佛法广运,乃犹作此,有为功德耶?”传记折之曰:“无为岂在有为外乎?”万历四十一年七月,辞诸弟子,称佛三千声,唱《妙法莲华经》题者数四,西面坐化,越日顶犹暖,异香不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嘉兴人,字法台。万历间进士。居乡孝友,授攸县知县。禁淫祠,兴学校,均赋役,谢苞苴,以循良称。官至兵部郎中。
人物简介
维基
王一言,字民法,号带水,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人,民籍。江西乡试第六十四名,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会试第一百五名,登三甲第八十四名进士。初令太湖县,调任吴江。邑赋甲天下,当役者多破家,奸民每诡匿绅户。一言大扁曰:下民火耗易尅,吾心天理难欺。补怀宁知县,十三年,升福建泉州府同知。迁南京刑部郎中,又迁刑部郎中,疏争三王并封,国本由此定。三十一年,由浙江右参议迁杭严副使,有猾吏醉商探其重赀,去而脱祸于騃稚子,自诬服。一言察其冤立释之。三十五年起复南京通政司参议,四十年升应天府府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世行,号俟居。孙钱子。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以谏论建储及阻郑贵妃进封得罪,贬潮阳典史。久之,移疾归。累荐不出。隐居柳城别墅,以图史自娱。工书,喜校雠,尤工词曲。卒赠光禄少卿。维基
孙如法(1559年—1615年),字世行,号俟居。浙江馀姚县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刑部主事。赠光禄寺少卿。孙如法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生于浙江余姚。万历四年(1576年)以顺天府学生登丙子科顺天乡试举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十四岁中进士,次年授刑部主事。万历十四年(1586年),孙如法因论建储及谏阻郑贵妃进封得罪,谪潮阳尉(潮阳县典史添注,闲职)。孙如法是当时罕见的“九尉贬潮”的官吏之一。孙如法抵潮州后,大兴义举,游学讲艺,提携后进。后以疾归,累荐不出,隐居柳城别墅,以图史自娱。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一
释法铠,字忍之,亦号澹居,姓赵氏,江阴人也。世称巨族,母梦僧趺坐于堂上而生铠,故幼性颖悟,知有夙慧,长习举子业,才名奕奕,乃尘视世荣,志性命之学。父母方为聘室,铠愀然不乐。父卒,乃杖策孤游,登太和山,遇羽士授长生之术,过武昌遇讲良知学者,皆掉头弃去。一日入僧舍,见《金刚经》,读至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忽有省,乃曰:“是吾所归也。”还过浮山,坐三曲洞,沥血写《孝经》。癸巳,游皖城,达观禅师过江上,铠往参,再谒乃见,求度未许。达登马祖庵,铠偕阮自华至。达夜梦披白铠人侍其侧,及见铠著白衣恳求剃度,达许之,因命今名。薙发受具,时年三十有三。未几,入天目,诛茅于分经台,吊影藏修,单提向上,蔬食不糁,敝衣露肘,每降妄心,燃香爇臂,如是者三载,大有开发。石帆岳公入山,见铠蓬首垢面,腰镰采薪,因太息曰:“真道人也。”久之下天目,复过宣城,掩关于西乐。乃习荷重负肩,试经行,以苦箸骨调昏睡,其道益进。后出关行脚,至匡庐,每过丛林,坐廊下,忽焉达旦。辛丑,至都门,省达于慈寿。初入室便问生死大事,愿师指示。达即痛棒,如是者再。一日又问:“永嘉云:了得业障本来空。只如师子尊者,二祖、肇公等是了得也未?”声未绝,达连捧之。铠猛省,但点首而已,自是见地隐密。壬寅秋,南还入浮山会圣岩,乃宋远录公与欧阳六一因棋说法处,久为俗业。皖城澹宇阮公谋复之,请铠以居,重新远公塔。沥血书《梵网经》,日课《金刚般若》为母寿。戊申,应太史观我吴公请,住持浮山大华严寺,居常以本分为念,四方衲子至者唯示直捷处。乃集诸祖入道缘梓之。初,达刻大藏,以双径寂照为刻场,后灵龛亦归之。铠欲满其愿,遂往。庚戌至山,见雾湿浓浓,宜求爽垲。下有化城故址,为宋佛日宣禅师道场。太史具区冯公议修复为藏版处。铠简得手札,示左方伯本如吴公为按址画界,夺诸豪右,仍为佛地,又赎临安太平寺田百亩以资供赡,于是藏事有归。甲寅吴公开府于蜀,铠以刻藏因缘往议之,遂登峨嵋礼普贤。乙卯春,同直指若谷徐公出蜀。是年秋,还径山,颇疲于津梁。辛酉 秋七月,遍辞诸檀越,过白门以藏事托本如吴公。冬十月,归双径。一日倚杖立堂下,顾谓众曰:羚羊挂角,不出十二。众罔测。至晚,爇香礼佛,沐浴更衣,趺坐默然,至旦忽脱去。天启辛酉十二月十三日也。寿六十有一,腊二十有八。弟子元亮具状,走匡山乞憨山为之塔铭。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五
江阴居士赵我闻谒请出家,遂薙发于山中,命名曰法铠,所谓(释真可)最后弟子也。复北游至潭柘,慈圣太后闻之,命近侍陈儒致齐供特赐紫伽黎。因随过云居,礼石经于雷音寺,启石室,佛座下得金函,贮佛舍利三,光烛岩壑,因奉舍利入内供三日,出帑金重藏于石窟,以圣母赐金赎琬公塔院。初在潭柘,居常礼佛后方食。一日,客至误先举食,乃对知事曰:“今日有犯戒者,命尔痛责三十棒,轻则倍之。”知事愕然,不知为谁,真乃自伏于佛前,受杖如数,股尽墨。乃云:“众生无始习气,如油入灰牢不可破,苟情折不痛,未易调伏也。”又与憨山议脩《大明传灯录》,以禅宗凋敝,往浚曹溪以开法脉,先至匡山以待,时癸巳秋七月也。越三年乙未,憨山供奉圣母赐《大藏经》建海印寺成,以别缘触圣怒,诏逮下狱,鞫无他辞,遣戍雷阳,毁其寺。真在匡山,闻报,为诵《法华经》百部,冀祐不死。往探曹溪,回即赴都下救之。及闻南放,遂待于江浒,执手欷歔曰:“君不生还,吾不有生日。”濒行且属曰:“吾他日即先君死,后事属君。”遂长别。庚子,朝廷以三殿工榷矿税,中使者驻湖口。南康太守吴宝秀劾奏被逮,其夫人哀愤以环死。真在匡山闻之,曰:“时事至此,其如世道何!”遂杖策赴都门。吴入狱,真多方调护,授以毗舍浮佛半偈,谓诵满十万,当出狱。吴持至八万声,果蒙上意解,得末减。每叹法门无人,谓:“憨山不归,则吾出世一大负;矿税不止,则吾救世一大负;传灯未赎,则我慧命一大负。若释此三负,当不复入王舍城矣。”居无何,妖书发,震动中外,忌者乘间劾真,竟以是罹难,及输司寇,乃索浴罢,属侍者性田曰:“吾去矣,幸谢江南诸护法。”因说偈端坐而逝。御史曹公学程以建言逮系,闻之即趋至,抚之曰:“师去得好。”真复开目视之,微笑悠然而息,时癸卯十二月十七日也。世寿六十有一,法腊四十有一,越十一年乙卯葬于双径山。后弟子法铠启之,以丙辰十一月十九日荼毗,归灵骨塔于五峰内文殊台。真生平以荷负大法为怀,每见古刹荒废必思恢复,始从楞严,终至归宗云居,重兴梵刹一十五所。既刻大藏,凡古尊宿语录,若寂音尊者所著诸经论文集,及苏长公易解,尽搜刻之行于世。性耽山水,云行鸟飞,一衲无馀,气雄体丰,面目严冷,而立心最慈。每示弟子,必令自参以发其悟,直至疑根尽拔而后已。所著有《内外集》若干卷行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六
释法瑄,字玄彻。幼栖燕山,托身桑门。明万历时,南游至当阳,止于玉泉。会无迹重修殿阁,及十方堂成,将弘讲席,造就新徒,欲得大藏,以饟学者。以瑄来自都门,谙识旧事,使慈航偕之赴京。仆仆风尘,舟船南北,终遂所请,并载而归。玉泉之右,林谷幽秀,有峰名紫紫,流水环绕,其下乡贡袁君中道,别治一庵,读书其中。丙辰岁,袁君捷南宫,成进士,以庵付瑄而去。逾年,瑄复谋于袁君曰:“凡兰若,当具三宝者也。今佛相修矣,法典备矣,独往来游侣尚无一粥饭,为栖息之地,可奈何?”袁君闻而善之,为文徵诸善信,卒置田百有馀亩,以赡行者。瑄勤于护法,严于律身,凡所综营,利财不苟,人多敬服。主紫紫庵十馀年,谆谆以念佛为第一义。后无疾诵佛合掌而化。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可法(1568年—1637年),字谊季,号再龙,河南汝宁府光州商城县人。万历甲辰进士,天启朝官至浙江巡抚。万历三十一年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初授南京户部主事,升郎中。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任直隶松江府知府。次年丁忧。四十三年起补徽州府知府,四十七年升浙江按察副使。天启元年(1621年),升浙江右参政。天启二年(1622年),升浙江按察使。天启五年(1625年)举卓异,升浙江右布政使,同年五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十一月,遭四川道御史王时英参劾其交结赵南星,方得以蹿升,削籍为民。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六
释如嵩,更名仲光,字佛石,晚号法雨老人。姓戴氏,钱塘人。父邦贤,母陈氏。梦僧以伽黎覆体而生。嵩襁褓中即恶闻腥膻,甫四龄礼静明为师。荏苒十载,始从剃染。年十八受戒于莲池,明年历游讲肆,习天台教观。及闻雪浪弘扬贤首宗,相依最久。一日读《圆觉》至“以思惟心测度如来大圆觉大海,如以萤火烧须弥山”,乃叹曰:“寻名取义,皆思惟心也。”遂掩关竟千日,自寻究竟,疑终未破。会易庵提倡少林宗,就座累月,复叹云:“古人临机觌面语,若只如此疏通,与讲论何异?”仍别去,依雪浪。至甲午,谒紫柏于金陵静海寺。问讯殷殷,便以听雪浪讲楞严对,紫柏因指示曰:“经中说当处发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何是妙觉明体?”嵩云:“生灭尽处,是妙觉明体。”紫柏痛呵之,嵩惘然。少顷,从容进问曰:“毕竟如何是妙觉明体?”紫柏乃震声一喝,嵩便礼拜,自后始知宗门下事,非学解所到。来日具威仪归依,因为更名仲光,实授记法也。已复芺曰:“山僧二十年前口不多逊,二十年后一字不出。”《矢口歌》云:“一泓清可沁诗脾,冷煖年来只自知。”晚岁厌客,避居峰顶,筑一庵一圹,曰:“吾生可游,死可葬,四十馀年受用过分,住得一日是一日。”因颜其庵曰“且住”。瞰江俯溪,萝悬径绝,虽弟子亦罕接见。营圹后,忽示微疾,就寝席者月馀,唯以天气方暑,若有所待。适秋至,谓弟子曰:“今日晴爽,吾欲远去。”或不喻意,乃从容扶杖起,出寝室,盥沐,趺坐,属付后事,诫勿妄求,安分守训。复命邀诸檀越,欲严净伽蓝,禁客携觞。时蔡居士在法相山房,应声而至。见之喜曰:“有居士證明,吾道存矣。馀不及待也。”弟子戒慧讲请留遗偈,走笔书曰:“一句弥陀五十年,分明掘地讨青天。而今好个真消息,夜半钟声到客船。”书竟,顾视左右,掷笔而逝。时崇祯九年七月十日也。寿六十有八,腊五十有四。尝自记云:“金陵归,即深入十八涧,一盖一笠。蒲团夜安,沙铛昼饟。坐松下,为深坑,野筱丰丛,即虎穴也。狰狞欲怒,未免戒心。因随语曰:此地当仍复梵刹,汝速往他山,如不欲让,夜当大吼,余即去矣。是夜,竟不闻声,迟明已他徙。即编茆而处,栖止八载。上雨旁风,不禁荒寒。时仲期居士,觅余踪迹不得,由两峰至涧中,竟于凄烟衰草间,见索衣头陀,居然余也。叹羡者久之。随同伯霖、贞甫两公,邀吴窦二方伯来游,冯具区先生为订莲社。蓝舆频至,无异虎溪。”即其所记,可想见其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