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27,分129页显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页
如法大仁王会
如法孔雀经法
如意轮法
如意宝珠法
如意轮菩萨念诵法
如意轮观自在菩萨念诵法
言说法身
八戒斋八种胜法
戒法
求子妊胎法
求法
求法高僧传
求闻持法
忍法
佛类词典(续上)
如法爱染法如法大仁王会
如法孔雀经法
如意轮法
如意宝珠法
如意轮菩萨念诵法
如意轮观自在菩萨念诵法
言说法身
八戒斋八种胜法
戒法
求子妊胎法
求法
求法高僧传
求闻持法
忍法
如法爱染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又曰大爱染法。日本东密安置如意宝珠而行之秘法也。
(修法)又曰大爱染法。日本东密安置如意宝珠而行之秘法也。
如法大仁王会
【佛学大辞典】
(行事)一代一度之仁王会也。(参见:仁王会)
(行事)一代一度之仁王会也。(参见:仁王会)
如法孔雀经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孔雀经所说孔雀明王之修法也。是行大法之仪式,故特谓之如法。(参见:孔雀明王)
(修法)孔雀经所说孔雀明王之修法也。是行大法之仪式,故特谓之如法。(参见:孔雀明王)
孔雀明王
【佛学大辞典】
(菩萨)一头四臂,为菩萨形,驾孔雀,故曰孔雀明王(明王非忿怒尊),具名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种子为字。三昧耶形为孔雀尾。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曰:「于内院中心,画八叶莲华。于莲华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头向东方,白色著白缯轻衣,头冠璎珞,耳珰臂钏,种种庄严,乘金色孔雀王,结跏趺坐白莲华上,或青莲华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其果状似木瓜),左边第一手当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又有二臂之孔雀王。秘藏记末曰:「孔雀王母菩萨,左手持开莲,右手持孔雀羽。」
(菩萨)一头四臂,为菩萨形,驾孔雀,故曰孔雀明王(明王非忿怒尊),具名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种子为字。三昧耶形为孔雀尾。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曰:「于内院中心,画八叶莲华。于莲华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头向东方,白色著白缯轻衣,头冠璎珞,耳珰臂钏,种种庄严,乘金色孔雀王,结跏趺坐白莲华上,或青莲华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其果状似木瓜),左边第一手当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又有二臂之孔雀王。秘藏记末曰:「孔雀王母菩萨,左手持开莲,右手持孔雀羽。」
如意轮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供养念诵如意轮观音之秘法也。
(修法)供养念诵如意轮观音之秘法也。
如意宝珠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所说,如意宝珠曼陀罗之祈念法也。如意宝珠者如意轮观音之三昧耶形也,此安于曼陀罗之中台。
(术语)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所说,如意宝珠曼陀罗之祈念法也。如意宝珠者如意轮观音之三昧耶形也,此安于曼陀罗之中台。
如意轮菩萨念诵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如意轮观音之念诵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如意轮观音之念诵法。
如意轮观自在菩萨念诵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为罪障消灭,以如意轮观音为本尊而行之修法也。真言行者最初所修之行法。
(修法)为罪障消灭,以如意轮观音为本尊而行之修法也。真言行者最初所修之行法。
言说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法身之一。(参见:法身)
【三藏法数】
谓法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名言说法身。
(术语)二种法身之一。(参见:法身)
【三藏法数】
谓法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名言说法身。
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八戒斋八种胜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善戒经曰:「持此受斋功德:(一)不堕地狱。(二)不堕饿鬼。(三)不堕畜生。(四)不堕阿修罗。(五)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六)若生天上。(七)恒生梵天。(八)值佛出世请转法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学常见辞汇】
十善戒经说受持八戒斋的人有八种殊胜的功德,即不堕地狱、不堕饿鬼、不堕畜生、不堕阿修罗、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请转法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名数)十善戒经曰:「持此受斋功德:(一)不堕地狱。(二)不堕饿鬼。(三)不堕畜生。(四)不堕阿修罗。(五)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六)若生天上。(七)恒生梵天。(八)值佛出世请转法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学常见辞汇】
十善戒经说受持八戒斋的人有八种殊胜的功德,即不堕地狱、不堕饿鬼、不堕畜生、不堕阿修罗、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请转法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戒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所制戒律之法。辨于戒之四科。(参见:戒)。【又】(杂语)佛弟子所受之戒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此中在家之人有五戒,八戒,出家之人有十戒,具足戒。
【佛学常见辞汇】
佛所制定的戒法。
(术语)佛所制戒律之法。辨于戒之四科。(参见:戒)。【又】(杂语)佛弟子所受之戒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此中在家之人有五戒,八戒,出家之人有十戒,具足戒。
【佛学常见辞汇】
佛所制定的戒法。
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求子妊胎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此为欲使众生归依三宝之方便,应求而行之。于求子女者与以子女之祈祷也。如图设坛,若依大法之仪法,则以佛眼金轮为本尊,或以药师释迦为本尊。然常以文殊观音为本尊而修之,或以诃梨帝母法为最要,或指有功之本尊悉地成就。
(修法)此为欲使众生归依三宝之方便,应求而行之。于求子女者与以子女之祈祷也。如图设坛,若依大法之仪法,则以佛眼金轮为本尊,或以药师释迦为本尊。然常以文殊观音为本尊而修之,或以诃梨帝母法为最要,或指有功之本尊悉地成就。
求法
【佛学大辞典】
(杂语)志求正法也。
(杂语)志求正法也。
求法高僧传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具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唐义净,在室利佛逝国撰。求法于西域之高僧五十六人传记也。
(书名)具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唐义净,在室利佛逝国撰。求法于西域之高僧五十六人传记也。
求闻持法
【佛学大辞典】
(书名)虚空藏菩萨能满所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之略名。一卷,唐善无畏译。
(书名)虚空藏菩萨能满所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之略名。一卷,唐善无畏译。
忍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七贤位之第六,四善根之第三位名也。于四谛之理忍可决定而不动之智,谓之忍,其智谓之法。俱舍论二十三曰:「此顶善根,下中上品渐次增长至成满时,有善根生,名为忍法。于四谛理能忍可中此最胜故。」
【佛学常见辞汇】
1。七贤位之一。2。四善根之一。
(术语)七贤位之第六,四善根之第三位名也。于四谛之理忍可决定而不动之智,谓之忍,其智谓之法。俱舍论二十三曰:「此顶善根,下中上品渐次增长至成满时,有善根生,名为忍法。于四谛理能忍可中此最胜故。」
【佛学常见辞汇】
1。七贤位之一。2。四善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