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9,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路法常
僧道辩( 田 号 大法尊王 )
沈法会
释法建(号 总持 朱 )
释法力
高允(字 伯恭 法浮、法净 咸阳公、梁城侯 文 )
僧伽跋摩(号 三藏、三藏法师 )
释法祥
释法胜
谢惠连(别称 谢法曹、阿连 世称 谢连 )
释法成
释法平( 康 )
释法相( 侯 )
薛谨(字 法顺 )
其它辞典(续上)
甄法崇路法常
僧道辩( 田 号 大法尊王 )
沈法会
释法建(号 总持 朱 )
释法力
高允(字 伯恭 法浮、法净 咸阳公、梁城侯 文 )
僧伽跋摩(号 三藏、三藏法师 )
释法祥
释法胜
谢惠连(别称 谢法曹、阿连 世称 谢连 )
释法成
释法平( 康 )
释法相( 侯 )
薛谨(字 法顺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武帝永初中为江陵令。为官严整,县境肃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阳平清渊人。路景略从祖弟。为郡功曹。早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北朝时北魏僧人。范阳人,俗姓田。天性疏朗,才术高超。初住北台,后随南迁。孝文帝尝召见之。时有《大法尊王经》盛行于世,辩执读知伪,集而焚之。有《维摩经注释》等。续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二
释道辩。姓田氏。范阳人。有别记云。著纳擎锡入于母胎。因而生焉。天性疏朗才术高世。虽曰耳聋。及对孝文不爽帝旨。由是荣观显美远近钦兹。剖定邪正开释封滞。是所长也。初住北台后随南迁道光河洛。魏国有经。号大法尊王。八十馀卷。盛行于世辩执读知伪。集而焚之。将欲广注众经用通释典。笔置听架鸟遂衔飞。见此异徵便寝斯作。但注维摩胜鬘金刚般若。小乘义章六卷大乘义五十章及申玄照等行世。有弟子昙永亡名二人。永潜遁自守隐黄龙山。撰搜神论。隐士仪式。名文笔雄健负才傲俗。辩杖之而徙于黄龙。初无恨想而晨夕遥礼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兖州人。善隶书。宣武帝在东宫时,侍书。后所书隶迹见于闾里者甚众,然尚不及崔浩之妙。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广汉雒县朱氏子。平生于藏经。能暗诵者千卷。仍有暇与流俗游。将军尉迟迥。初承诏破益州。命执城内名僧。以待处置。而建于众中诵经自若。夜有光出建曰。达迥所止处。迥因寻光诣建顶礼。坐听至且。乃罢。遂问建。诵何经。答曰。华严经下帙第十卷。又问曷不从首诵之。答以为贫道诵次偶至此耳。迥曰法师所诵。能复多少。答曰。始愿暗诵尽一藏。然以懈怠之故。仅及千卷。迥犹未信。遽请曰。可为总诵一遍否。即设高座。使建坐诵其上。而诸僧则分执千卷。以听于下。而證之。其吐纳音句。呼噏气息。似急流之注浚壑。清风之入长松。精诚者略闻馀响。疏怠者空望尘踪。七日七夜。数已足千。迥起谢曰。弟子军事倥偬。不能久侍尘席。敢从此辞。出语人曰。昔者阿难。号为总持。以令观之。岂复足以与建杭。斯固益州之至宝也欤。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读诵篇第八
释法建者。广汉雒县人也。俗姓朱氏。诵经一千卷。仍多闲暇遨游偶俗。无所异焉。忽复闭门则累日不出。无所食矣。唯闻诵经。然小声吟讽。音不外彻。有人倚壁窃听临响。但闻亹亹细细。似伏流之吐波。时乃一出追从无闻武陵王东下。令弟规守益州。魏遣将军尉迟迥来伐蜀。规既降款。地内大有名僧皆被拘禁。至夜忽有光明。迥遣人寻光。乃见诸僧并睡。唯法建端坐诵经。光从口出。迥闻自到建所顶礼坐听。至旦始休。迥问曰。法师昨夜所诵名作何经。答曰。华严经下帙十卷。迥曰。何不从头诵之。答曰。贫道诵次到此耳。迥曰。法师诵得几许。答曰。贫道发心欲诵一藏。情多懈怠。今始偍千卷。迥惊疑不信。将欲试之曰。屈总诵一遍。应不劳损耶。建报曰。读诵经典沙门常事。岂惮劳苦。乃设高座。令诸僧众并执本逐听。法建登座为诵。或似急流之注峻壑。其吐纳音句呼噏气息。或类清风之入高松。聪明者才似闻馀音。情疏意逸者空望尘躅。七日七夜数已满千。犹故不止。迥起谢曰。弟子兵将不得久停。请从此辞。诸僧因并释散。迥既出叹息曰。自如来寂灭之后。阿难号为总持。岂能过此。蜀中乃有如此人。所以常保安乐。奇哉奇哉。建年八十终。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广汉雒县人。姓朱。诵经一千卷。仍多闲暇。遨游偶俗忽复闭门。则累日不出。无所食矣。唯闻诵经。然小声吟讽。音不外彻。有人倚壁。窃听临响。但闻亹亹溜溜。似伏流之吐波。武陵王东下。令弟规。守益州。魏遣将军尉迟迥来代蜀。规既降款。城内大有名僧。皆被拘禁。至夜忽有光明。迥遣人寻光。乃见诸僧并睡。唯法建端坐诵经。光从口出迥闻。自到建所。顶礼坐听。至旦始休。迥问曰。法师昨夜所诵。名作何经。答曰。华严经下帙十卷。迥曰。何不从头诵之。答曰。贫道诵次到此耳。迥曰。法师诵得几许。答曰。贫道发心欲诵一藏。今始得千卷。迥欲试之。曰屈总诵一遍。应不劳损耶。建报曰。读诵经典。沙门常事。岂惮劳苦。乃设高座。令诸僧众并执本听。法建登座为诵。或似急流之注峻壑。其吐纳音句。呼噏气息。或类清风之入高松。聪明者。才闻馀音。情疏意逸者。空望尘躅。七日七夜。数已满千。犹故不止。迥起谢曰弟子兵将不得久停。请从此辞。诸僧因并释散。迥既出。叹息曰。自如来灭度后。阿难号为总持。岂能过此。蜀中乃有如此人。所以常保安乐。奇哉奇哉。建年八十终。
人物简介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释法力。未详何人。精苦有志德。欲于鲁郡立精舍。而财不足。与沙弥明琛。往上谷。乞麻一载。将事返寺。行空泽中忽遇野火。车在下风无得免理。于时法力倦眠。比觉而火势已及。因举声称观。未逮世音。应声风转火焰寻灭。安隐而还。又沙门法智者。本为白衣独行大泽。猛火四面。一时同至自知必死。乃合面于地称观世音。怪无火烧。举头看之。一泽之草纤毫并尽。惟智所伏仅容身耳。因此感悟出家为道。厉精翘勇众所先之。又沙门道集。于寿阳西山游行。为二劫所得。缚系于树将欲杀之。惟念观世音守死而已。劫引刀屡斫皆无伤损。自怖而走。集因得脱。广传此事。又沙门法禅等。山行逢贼。惟念观音。挽弓射之。欲放不得。贼遂归诚投弓于地。又不能得。知是神人。舍而逃走。禅等免脱所在通传。并魏末人。别有观音感应传。文事包广。不具叙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1—487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伯恭。高湖侄。少孤,曾为僧,名法浮,不久还俗。性喜文学,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初为郡功曹。太武帝神麚四年被征,拜中书博士,迁侍郎,以本官领著作郎与崔浩等同修国记。受命以经授太子。太平真君十年坐浩等所修史实暴露“国恶”罪,将受极刑,得太子营救获免。文成帝即位拜中书令,常召入禁中咨询终日,帝恒呼“令公”而不名。献文帝时受知冯太后,参决大政。定律令,兴学校,军国书檄多出其手。孝文帝即位进爵咸阳公。太和二年以疾告归,后又征拜镇东大将军、领中书监。谥文。全后魏文·卷二十八
允,字伯恭,渤海人。少为沙门,名法净,寻还俗。神麚中,为杜超征南从事中郎,徵拜中书博士。迁侍郎,领乐安王范从事中郎。复参乐平王丕骠骑军事,赐爵汶阳子,加建武将军。领著作郎,为秦王翰傅,复以经授皇太子。文成即位,拜中书令,转太常卿,领秘书监,进爵梁城侯,加左将军。献文时,兼太常,迁中书监,加散骑常侍。孝文即位,进爵咸阳公,加镇东将军,授征西将军、怀州刺史,徵拜镇军大将军,领中书监,迁尚书、散骑常侍,加光禄大夫。太和十一年卒,年九十八,赠侍中司徒,谥曰文。有集二十一卷。(案:《高允传》云:自高宗迄于显祖,军国书檄,多允文也。)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此云众铠。天竺人也。少弃家。清俊有律学。尤精杂心。元嘉十年。至建邺。道俗争崇尚。号三藏。居平陆寺。与沙门慧观。增脩寺塔。有狮子国比丘尼铁萨罗至。为影福寺尼慧果净音等受戒法。祇洹慧义者。非之。跋摩标宗显法。理證明允。于是义屈伏。僧尼受者数百人。彭城王义康特敬事之。译杂心及摩得勒伽分别业报略劝发诸王要偈请圣僧浴文等。宝云临文。慧观笔受。后还西域。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下
僧伽跋摩。此云众铠。天竺人也。少而弃俗。清峻有戒德。善解三藏尤精杂心。以宋元嘉十年。出自流沙至于京邑。器宇宏肃。道俗敬异。咸宗事之。号曰三藏法师。初景平元年。平陆令许桑舍宅建刹。因名平陆寺。后道场慧观以跋摩道行纯备。请住此寺。崇其供养以表厥德。跋摩共观加塔三层。今之奉诚是也。跋摩行道讽诵日夜不辍。僧众归集道化流布。初三藏法师明于戒品。将为影福寺尼慧果等重受具戒。是时二众未备。而三藏迁化。俄而师子国比丘尼铁萨罗等至都。众乃共请跋摩为师继轨三藏。祇洹慧义擅步京邑。谓为矫异执志不同。亲与跋摩拒论翻覆。跋摩标宗显法理證明允。既德有所归。义遂回刚靡然推服。令弟子慧基等服膺供事。僧尼受者数百许人。宋彭城王义康。崇其戒范。广设斋供。四众殷盛倾于京邑。慧观等以跋摩妙解杂心讽诵通利。先三藏虽译未及缮写。即以其年九月。于长干寺招集学士。更请出焉。宝云译语。观自笔受。考覈研校一周乃讫。续出摩得勒伽分别业报略劝发诸王要偈及请圣僧浴文等。跋摩游化为志不滞一方。既传经事讫辞还本国。众咸祈止莫之能留。元嘉十九年。随西域贾人舶还外国。不详其终。
人物简介
名僧传抄
精进有志节。以元嘉九年。立弥勒精舍(云云)。
人物简介
比丘尼传·卷第二
法胜。少出家住吴县南寺。或云东寺。恭信恪勤众所知识。宋元嘉中河内司马隆为毗陵丞。遇抄。战亡。妻山氏二亲早没。复无儿女。年又老大。入吴投胜。胜接待如亲。后百日。山氏遇疾。疾涉三年甚经危笃。胜本无蓄积。赡待医药皆资乞告。不惮雨暑不避风寒。山氏遂愈。众并称贵之。后游京师进修禅律。该通定慧探索幽隐。训诱徒属不肃而成。动不询利。静不求名。殷勤周至。莫非济物。年造六十疾病经时。自言不差。亲属怪问。答云。昨见二沙门道知如此。顷之复言。见二比丘非前所见者。偏袒右肩。手各执花立其疾床。后遥见一佛坐莲华上光照我身。从此已后夕不复眠。令人为转法华。至于后夜气息稍微。命令止经为我称佛。亦自称佛。将欲平明。容貌不改。奄忽而终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7—433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谢方明子。十岁能文,深受族兄谢灵运知赏。宋文帝元嘉七年,为司徒彭城王刘义康法曹参军。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所作《祭古冢文》、《雪赋》为传世名篇。有明人辑《谢法曹集》。全宋文·卷三十四
惠连,灵运族弟,本州辟主簿,不就。元嘉中为司徒彭城王义康法曹参军,有集六卷。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凉人也。少为沙门。辟谷食松肪。讲习禅律。游广汉。尝诵宝积经。才至半。忽疾作。急使侍者读遍。乃化。或见空中有绀马负棺而去。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
释法成。凉州人。十六出家学通经律。不饵五谷唯食松脂。隐居岩穴习禅为务。元嘉中东海王怀素出守巴西。闻风遣迎会于涪城。夏坐讲律事竟辞反。因停广汉复弘禅法。后小疾便告众云。成常诵宝积经。于是自力诵之。始得半卷。气劣不堪。乃令人读之一遍。才竟合掌而卒。侍疾十馀人咸见空中绀马背负金棺升空而逝。
人物简介
高僧传·卷第十三 经师
释法平。姓康。康居人。寓居建业。与弟法等俱出家止白马寺为昙籥弟子。共传师业。响韵清雅运转无方。后兄弟同移祇洹。弟貌小丑而声踰于兄。宋大将军于东府设斋。一往以貌轻之。及闻披卷三契。便扼腕神服。乃叹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信矣。后东安严公发讲。等作三契经竟。严徐动麈尾曰。如此读经亦不减发讲遂散席。明更开题。议者以为相成之道也。兄弟并以元嘉末卒。
人物简介
比丘尼传·卷第二
法相。本姓侯。燉煌人也。履操清贞才识英拔。笃志好学不以屡空废业。清安贫窭。不以荣达移心。出适傅氏。家道多故。符坚败绩眷属散亡。出家持戒信解弥深。常割衣食好者施慧宿尼。寺僧谏曰。慧宿质野言不出口。佛法经律曾未厝心。欲学禅定又无师范。专顽拙讷是下愚人耳。何不种以上田而修此下福。答曰。田之胜负唯圣乃知。我既凡人宁立取舍。遇有如施何关作意耶。慧宿后建禅斋七日。至第三夜与众共坐。众起不起。众共观之。坚如木石牵持不动。或谓已死。后三日起。起后如常。众方异之。始悟法相深相领照矣。其如此类前后非一。相年逮桑榆操行弥笃。年九十馀。元嘉末卒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1—444 【介绍】: 北魏河东汾阴人,字法顺。薛辩子。容貌魁伟,颇览史传。随刘裕渡江,任相府记室参军。后随父奔魏,为河东太守,父卒袭爵。太武帝始光三年讨赫连昌,有功,除平西将军。迁秦州刺史。时兵乱之后,儒雅道息,乃立庠序,教以诗书,河汾之地,教化更兴。太平真君五年为都将,从驾北讨。以后期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