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27,分129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五种法师
五种色法
五种修法
五种坛法
五坛法
五类说法
不二之法
不二法门
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不共法
小乘十八不共法
大乘十八不共法
不如法
不思议真言相道法
佛类词典(续上)
五种法身五种法师
五种色法
五种修法
五种坛法
五坛法
五类说法
不二之法
不二法门
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不共法
小乘十八不共法
大乘十八不共法
不如法
不思议真言相道法
五种法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更有大乘所立三类之五种。(参见:五分法身,及法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四种(一)菩萨璎珞经所说。一如如智法身,證如如之理之实智也。二功德法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三自法身,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也。天台谓之为胜应身,法相谓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四变化法身,台家所谓劣应身,法相家所谓变化身也。五虚空法身,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也。此中如如智法身与功德法身为报身,报德分智慧与功德之二者。又自法身与变化法身为应身,应德分地上地前之胜劣也。虚空法身即法身。总名之为法身者,以皆为法身之德相故也。(二)密教所立。于上之四种法身加法界身为五种。法界身者,六大法界也。分别圣位经偈曰:「自性及受用,变化并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并法界身故,成三十七也。」又礼忏经于自性身之外立法界身,依此等證文而知四身之外有法界身。见五轮九字明秘释。(三)华严宗所立。一法性生身,其言生者,如来之身由法性出生,故名法性身。二功德法身,推其目,则为如来万德所成之身,故名功德法身。三变化法身,就其应言之,则有感无不形,有机无不应,故名变化法身。四实相法身,言其妙,则无相无为,故名实相法身。五虚空法身,称其大,则㳽满虚空,包括万有,故名虚空法身。见华严大疏钞四。(四)小乘所立。五分法身也。(参见:五分法身)
【佛学常见辞汇】
1。菩萨璎珞经所说的五种法身是:一、如如智法身,即證如如之理的实智;二、功德法身,即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三、自法身,即地上菩萨所应现的应身,天台谓之为胜应身,法相谓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四、变化法身,即天台所说的劣应身,法相所说的变化身;五、虚空法身,即如虚空离相之如如理。2。密教所说的五种法身是:一、自性法身,即诸佛的真身,法性理智,自然具足,三世常恒,流出三密之法,以教菩萨,有理法身与智法身之别;二、受用法身,诸佛的受用身有二种,一种是自受用身,是自受法乐之身,与理相应,一种是他受用身,是为十地菩萨所现的身,与智相应;三、变化法身,诸佛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所现的丈六应身,说内證法,属于变化所作,亦是法尔而有;四、等流法身,此身系为九界平等流出,故名等流,乃至为六道含灵,示现同类的身形,随机化变;五、法界身,如来法身,具六大体性,周遍法界,故名法界身。3。华严宗所说的五种法身是:一、法性生身,其言生者,如来之身,由法性出生,故名法性身;二、功德法身,即如来万德所成之身;三、变化法身,即诸佛应机而示现之身;四、实相法身,即诸佛无相无为之身;五、虚空法身,即诸佛广大㳽满虚空包括万有之身。4。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参见:五分法身)
【佛学次第统编】
如如智等五法身:
一、如如智法身 證如如之理之实智也。
二、功德法身 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
三、自法身 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也。天台谓之为胜应身,法相谓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
四、变化法身 台家所谓劣应,法相家所谓变化身也。
五、虚空法身 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法性生身〕,谓此法性,体本圆常,该通万有,如来之身,由此出生,故名法性生身。
〔二、功德法身〕,谓如来以万行功德为因,而成法身之果,故名功德法身。
〔三、变化法身〕,谓如来法身,无感不形,无机不应,如千江月,随水现影,影虽有殊,月本是一,故名变化法身。
〔四、虚空法身〕,谓如来法身,融通三际,包括大千,一性圆明,诸尘不染,故名虚空法身。(三际者,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
〔五、实相法身〕,谓如来法身,离诸虚妄,会极真如,不生不灭,故名实相法身。
(名数)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更有大乘所立三类之五种。(参见:五分法身,及法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四种(一)菩萨璎珞经所说。一如如智法身,證如如之理之实智也。二功德法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三自法身,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也。天台谓之为胜应身,法相谓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四变化法身,台家所谓劣应身,法相家所谓变化身也。五虚空法身,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也。此中如如智法身与功德法身为报身,报德分智慧与功德之二者。又自法身与变化法身为应身,应德分地上地前之胜劣也。虚空法身即法身。总名之为法身者,以皆为法身之德相故也。(二)密教所立。于上之四种法身加法界身为五种。法界身者,六大法界也。分别圣位经偈曰:「自性及受用,变化并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并法界身故,成三十七也。」又礼忏经于自性身之外立法界身,依此等證文而知四身之外有法界身。见五轮九字明秘释。(三)华严宗所立。一法性生身,其言生者,如来之身由法性出生,故名法性身。二功德法身,推其目,则为如来万德所成之身,故名功德法身。三变化法身,就其应言之,则有感无不形,有机无不应,故名变化法身。四实相法身,言其妙,则无相无为,故名实相法身。五虚空法身,称其大,则㳽满虚空,包括万有,故名虚空法身。见华严大疏钞四。(四)小乘所立。五分法身也。(参见:五分法身)
【佛学常见辞汇】
1。菩萨璎珞经所说的五种法身是:一、如如智法身,即證如如之理的实智;二、功德法身,即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三、自法身,即地上菩萨所应现的应身,天台谓之为胜应身,法相谓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四、变化法身,即天台所说的劣应身,法相所说的变化身;五、虚空法身,即如虚空离相之如如理。2。密教所说的五种法身是:一、自性法身,即诸佛的真身,法性理智,自然具足,三世常恒,流出三密之法,以教菩萨,有理法身与智法身之别;二、受用法身,诸佛的受用身有二种,一种是自受用身,是自受法乐之身,与理相应,一种是他受用身,是为十地菩萨所现的身,与智相应;三、变化法身,诸佛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所现的丈六应身,说内證法,属于变化所作,亦是法尔而有;四、等流法身,此身系为九界平等流出,故名等流,乃至为六道含灵,示现同类的身形,随机化变;五、法界身,如来法身,具六大体性,周遍法界,故名法界身。3。华严宗所说的五种法身是:一、法性生身,其言生者,如来之身,由法性出生,故名法性身;二、功德法身,即如来万德所成之身;三、变化法身,即诸佛应机而示现之身;四、实相法身,即诸佛无相无为之身;五、虚空法身,即诸佛广大㳽满虚空包括万有之身。4。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参见:五分法身)
【佛学次第统编】
如如智等五法身:
一、如如智法身 證如如之理之实智也。
二、功德法身 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
三、自法身 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也。天台谓之为胜应身,法相谓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
四、变化法身 台家所谓劣应,法相家所谓变化身也。
五、虚空法身 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法性生身〕,谓此法性,体本圆常,该通万有,如来之身,由此出生,故名法性生身。
〔二、功德法身〕,谓如来以万行功德为因,而成法身之果,故名功德法身。
〔三、变化法身〕,谓如来法身,无感不形,无机不应,如千江月,随水现影,影虽有殊,月本是一,故名变化法身。
〔四、虚空法身〕,谓如来法身,融通三际,包括大千,一性圆明,诸尘不染,故名虚空法身。(三际者,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
〔五、实相法身〕,谓如来法身,离诸虚妄,会极真如,不生不灭,故名实相法身。
五分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五种功德法成佛身,故曰五分法身。小乘以之为三身中之法身:一、戒,谓如来口意三业离一切过非之戒法身也。二、定,如来之真心寂静,离一切妄念,谓之定法身。三、慧,如来之真智圆明,观达法性,谓之慧法身。即根本智也。四、解脱,如来之心身,解脱一切系缚,谓之解脱法身。即涅槃之德也。五、解脱知见,知已实解脱,谓之解脱知见法身。即后得智也。此五者有次第,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前三者。就因而受名。后二者。就果而付名。而总是佛之功德也。以此五法成佛身,则谓之五分法身。大乘义章二十本曰:「此五种分别为分,法是其轨则之义,此之五种成身之轨,故名为法。身者是体,此五佛体,故名为身。」行宗记一上曰:「五分法身者,戒定慧从因受名,解脱解脱知见从果受号。由慧断惑,断惑惑无之处名解脱。出缠破障,反照观心名解脱知见。」济缘记三下曰:「五法成身,故名为分。」王介甫金陵话录曰:「五分法身,所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五者,皆以超出五阴故。戒,超色阴;定,超受阴;慧,超想阴;解脱,超行阴;解脱知见,超识阴。」
【佛学常见辞汇】
以五种的功德法,成就佛身,叫做五分法身。一、戒法身,谓如来三业,离一切的过失。二、定法身,谓如来真心寂灭,离一切的妄念。三、慧法身,谓如来真智圆明,通达诸法的性相。四、解脱法身,谓如来的身心,解脱一切的系缚。五、解脱知见法身,谓如来具有了知自己实已解脱的智慧。
【佛学次第统编】
以五种之功德法而成身,谓之五分法身。
一、戒 身口意三业,离一切之过非,谓之戒法身。
二、定 息虑静缘,离一切之妄念,谓之定法身。
三、慧 破惑證真,谓之慧法身。
四、解脱 正习俱断,得尽智,谓之解脱法身。
五、解脱知见 了了觉照,得无生智,谓之解脱知见法身。
【三藏法数】
(出法华玄义释签)
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齐;法者,戒定慧诸法也。身者聚也,聚集诸法,以成其身也。(聚集诸法者,谓聚集色受想行识之法也。)
〔一、戒身〕,谓二乘因持无作之戒,戒法成就,證得此身,故名戒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作戒者,不作意持,任运无犯,名无作戒也。)
〔二、定身〕,谓二乘因修无漏净禅,得證此身,故名定身。(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净禅者,谓因修禅定,能断诸漏,漏即三界烦恼,既无烦恼,心则清净,故名无漏净禅也。)
〔三、慧身〕,谓二乘因修无漏智慧,得證此身,故名慧身。(无漏智慧者,即是观十二因缘,及观四谛之智慧也。修此智慧者,即能断三界烦恼,出离有漏生死也。)
〔四、解脱身〕,解缚得脱,故名解脱。有二种:一者,有为解脱,谓以无漏智慧,断有漏烦恼。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灭尽无馀,烦恼既尽,理本无为。由二种解脱,得證此身,故名解脱身。
〔五、解脱知见身〕,知以智知,见以眼见,谓二乘因此智眼于一切法知觉照了,当体即空,悉皆如幻,得證此身,故名解脱知见身。
(术语)以五种功德法成佛身,故曰五分法身。小乘以之为三身中之法身:一、戒,谓如来口意三业离一切过非之戒法身也。二、定,如来之真心寂静,离一切妄念,谓之定法身。三、慧,如来之真智圆明,观达法性,谓之慧法身。即根本智也。四、解脱,如来之心身,解脱一切系缚,谓之解脱法身。即涅槃之德也。五、解脱知见,知已实解脱,谓之解脱知见法身。即后得智也。此五者有次第,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前三者。就因而受名。后二者。就果而付名。而总是佛之功德也。以此五法成佛身,则谓之五分法身。大乘义章二十本曰:「此五种分别为分,法是其轨则之义,此之五种成身之轨,故名为法。身者是体,此五佛体,故名为身。」行宗记一上曰:「五分法身者,戒定慧从因受名,解脱解脱知见从果受号。由慧断惑,断惑惑无之处名解脱。出缠破障,反照观心名解脱知见。」济缘记三下曰:「五法成身,故名为分。」王介甫金陵话录曰:「五分法身,所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五者,皆以超出五阴故。戒,超色阴;定,超受阴;慧,超想阴;解脱,超行阴;解脱知见,超识阴。」
【佛学常见辞汇】
以五种的功德法,成就佛身,叫做五分法身。一、戒法身,谓如来三业,离一切的过失。二、定法身,谓如来真心寂灭,离一切的妄念。三、慧法身,谓如来真智圆明,通达诸法的性相。四、解脱法身,谓如来的身心,解脱一切的系缚。五、解脱知见法身,谓如来具有了知自己实已解脱的智慧。
【佛学次第统编】
以五种之功德法而成身,谓之五分法身。
一、戒 身口意三业,离一切之过非,谓之戒法身。
二、定 息虑静缘,离一切之妄念,谓之定法身。
三、慧 破惑證真,谓之慧法身。
四、解脱 正习俱断,得尽智,谓之解脱法身。
五、解脱知见 了了觉照,得无生智,谓之解脱知见法身。
【三藏法数】
(出法华玄义释签)
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齐;法者,戒定慧诸法也。身者聚也,聚集诸法,以成其身也。(聚集诸法者,谓聚集色受想行识之法也。)
〔一、戒身〕,谓二乘因持无作之戒,戒法成就,證得此身,故名戒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作戒者,不作意持,任运无犯,名无作戒也。)
〔二、定身〕,谓二乘因修无漏净禅,得證此身,故名定身。(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净禅者,谓因修禅定,能断诸漏,漏即三界烦恼,既无烦恼,心则清净,故名无漏净禅也。)
〔三、慧身〕,谓二乘因修无漏智慧,得證此身,故名慧身。(无漏智慧者,即是观十二因缘,及观四谛之智慧也。修此智慧者,即能断三界烦恼,出离有漏生死也。)
〔四、解脱身〕,解缚得脱,故名解脱。有二种:一者,有为解脱,谓以无漏智慧,断有漏烦恼。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灭尽无馀,烦恼既尽,理本无为。由二种解脱,得證此身,故名解脱身。
〔五、解脱知见身〕,知以智知,见以眼见,谓二乘因此智眼于一切法知觉照了,当体即空,悉皆如幻,得證此身,故名解脱知见身。
五种法师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华经法师品所说:一、受持法师,忆持而不忘者。二、读经法师,正心端坐,目睹经,口宣句读者。三、诵经法师,习读既熟,不对文自然能诵者。四、解说法师,解说文句而授人者。五、书写法师,书写经文而广流布于世者。经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中略)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会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悯众生故生于此人间。」文句八上曰:「此品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法者规则也,师训匠也,法虽可规,体不自弘,通之在人。五种通经皆得称师。」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受持,二读经,三诵经,四解说,五书写,为此五种弘通法华者,谓之五种法师。法华经法师品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
【佛学常见辞汇】
受持法师、读经法师、诵经法师、解说法师、书写法师。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法者轨则也,师者匠也。法虽可轨,体不自弘,弘之在人。是故五种弘经之人,皆得称为法师也。
〔一、受持〕,信力故,受念力故,持谓于如来言教,以坚固深信受之,于己忆持不忘,是为受持法师。
〔二、读经〕,对文曰读,谓正心端坐,目睹经文,口宣句读,是为读经法师。
〔三、诵经〕,背文曰诵,谓习读既熟,不须对文自然成诵,是为诵经法师。
〔四、解说〕,谓圣教之义难解,若能分明解释,训授于人,是为解说法师。
〔五、书写〕,谓于诸佛经典,若能书写广传,流通大法,是为书写法师。
(名数)法华经法师品所说:一、受持法师,忆持而不忘者。二、读经法师,正心端坐,目睹经,口宣句读者。三、诵经法师,习读既熟,不对文自然能诵者。四、解说法师,解说文句而授人者。五、书写法师,书写经文而广流布于世者。经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中略)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会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悯众生故生于此人间。」文句八上曰:「此品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法者规则也,师训匠也,法虽可规,体不自弘,通之在人。五种通经皆得称师。」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受持,二读经,三诵经,四解说,五书写,为此五种弘通法华者,谓之五种法师。法华经法师品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
【佛学常见辞汇】
受持法师、读经法师、诵经法师、解说法师、书写法师。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法者轨则也,师者匠也。法虽可轨,体不自弘,弘之在人。是故五种弘经之人,皆得称为法师也。
〔一、受持〕,信力故,受念力故,持谓于如来言教,以坚固深信受之,于己忆持不忘,是为受持法师。
〔二、读经〕,对文曰读,谓正心端坐,目睹经文,口宣句读,是为读经法师。
〔三、诵经〕,背文曰诵,谓习读既熟,不须对文自然成诵,是为诵经法师。
〔四、解说〕,谓圣教之义难解,若能分明解释,训授于人,是为解说法师。
〔五、书写〕,谓于诸佛经典,若能书写广传,流通大法,是为书写法师。
五种色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对法论说法处之中有五种之色法者。(参见:法处所摄色)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色即质碍之义。凡依正色法,不出此五也。(依正色法者,依是众生依报,即山河大地屋宇之类也。正是正报,即众生五阴之身也。此二种皆有形量分嗮,故云色法也。)
〔一、极略色〕,谓于色上分析长短形相粗细,以至极微,故名极略色。
〔二、极迥色〕(亦名自碍色),谓上见虚空青黄等色,乃是显色;若下望之,则此显色至远而为难见,是名极迥色。
〔三、受所引色〕,受即领受,引即引取。如受诸戒品,戒是色法,所受之戒,即是受所引色。又如意识领纳声香味触等法,乃至忆念过去曾见境界,皆名受所引色。
〔四、遍计所起色〕,谓诸众生于诸识所变影像,及第六识所缘三世境界,空华水月等,悉生计著,是名遍计所起色。(第六识者,即意识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五、定自在所生色〕,定即禅定。自在所生色者,谓解脱静虑所缘境色也。如菩萨入定,所现光明,及现一切色像境界。如入火定,则有火光发现,是名定自在所生色。(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名数)对法论说法处之中有五种之色法者。(参见:法处所摄色)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色即质碍之义。凡依正色法,不出此五也。(依正色法者,依是众生依报,即山河大地屋宇之类也。正是正报,即众生五阴之身也。此二种皆有形量分嗮,故云色法也。)
〔一、极略色〕,谓于色上分析长短形相粗细,以至极微,故名极略色。
〔二、极迥色〕(亦名自碍色),谓上见虚空青黄等色,乃是显色;若下望之,则此显色至远而为难见,是名极迥色。
〔三、受所引色〕,受即领受,引即引取。如受诸戒品,戒是色法,所受之戒,即是受所引色。又如意识领纳声香味触等法,乃至忆念过去曾见境界,皆名受所引色。
〔四、遍计所起色〕,谓诸众生于诸识所变影像,及第六识所缘三世境界,空华水月等,悉生计著,是名遍计所起色。(第六识者,即意识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五、定自在所生色〕,定即禅定。自在所生色者,谓解脱静虑所缘境色也。如菩萨入定,所现光明,及现一切色像境界。如入火定,则有火光发现,是名定自在所生色。(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五种修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修法有五种之别也。一、扇底迦,译言息灾或寂灾。二、布瑟徵迦,译言增益,增荣,或增长。三、阿毗遮噜迦,译言调伏或降伏。四、阿羯沙尼,译言钩召,摄召,或招召。五、伐施迦啰拿。译言敬爱,爱敬,或庆爱。说详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参见:护摩及悉地)
(名数)修法有五种之别也。一、扇底迦,译言息灾或寂灾。二、布瑟徵迦,译言增益,增荣,或增长。三、阿毗遮噜迦,译言调伏或降伏。四、阿羯沙尼,译言钩召,摄召,或招召。五、伐施迦啰拿。译言敬爱,爱敬,或庆爱。说详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参见:护摩及悉地)
五种坛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五种悉地。(参见:悉地)
(名数)谓五种悉地。(参见:悉地)
悉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译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通于世出世之法,三密相应,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语谓之悉地,为成就其妙果,使三密相应之因行,以汉语谓之成就。大日经疏十二曰:「悉地是真言妙果,为此果故而修因行故,此中成就者是作业成就。」大日经供养法疏上曰:「悉地者成就,亦云成菩提。」大日经义释五曰:「当得成就一切悉地。」
【佛学常见辞汇】
三密相应而成就妙果,梵语叫做悉地,故悉地是成就的意思。
(术语)译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通于世出世之法,三密相应,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语谓之悉地,为成就其妙果,使三密相应之因行,以汉语谓之成就。大日经疏十二曰:「悉地是真言妙果,为此果故而修因行故,此中成就者是作业成就。」大日经供养法疏上曰:「悉地者成就,亦云成菩提。」大日经义释五曰:「当得成就一切悉地。」
【佛学常见辞汇】
三密相应而成就妙果,梵语叫做悉地,故悉地是成就的意思。
五坛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五坛之法。祈祷五大明王之修法也。中坛为大圣不动明王,东坛为降三世明王,南坛为军荼利明王,北坛为金刚药叉明王,西坛为大威德明王。须阿阇梨五人。
(修法)五坛之法。祈祷五大明王之修法也。中坛为大圣不动明王,东坛为降三世明王,南坛为军荼利明王,北坛为金刚药叉明王,西坛为大威德明王。须阿阇梨五人。
五类说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华严一经中有五类之说法:一、佛说,本经中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佛之亲宣也。二、菩萨说,本经中如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诸大菩萨之说也。三、声闻说,本经中如法界品之初,声闻之人,以佛之加被而说法。四、众生说,梵天之赞偈等也。五、器界说,菩提树等能演法音。见华严经疏一。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佛说〕,佛说者,谓一切经法,皆是佛说也。然华严一经,亦通菩萨、声闻等共说,此言佛说者,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乃是如来亲口宣说也。(梵语阿僧祇,华言无数。)
〔二、菩萨说〕,菩萨说者,谓诸大菩萨,互相宣说,以显主伴互融也。如华严经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皆是菩萨所说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三、声闻说〕,声闻说者,谓声闻之人,佛力加被,亦能说法也。如华严经中法界品,初即是声闻所说也。
〔四、众生说〕,谓众生亦能说法者,由众生诸佛,体本不二,佛所说法,即众生说;众生说法,即诸佛说,是名众生说也。
〔五、器界说〕,器界者,世界如器,即国土也。谓器界亦能说法者,即如来不思议神力而变现也。如华严经,菩提树等能作佛事。又如极乐国土,水鸟树林云台宝网,皆演妙音是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提树等能作佛事者,谓菩提树及光明宝网,皆能演说法音也。)
(名数)华严一经中有五类之说法:一、佛说,本经中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佛之亲宣也。二、菩萨说,本经中如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诸大菩萨之说也。三、声闻说,本经中如法界品之初,声闻之人,以佛之加被而说法。四、众生说,梵天之赞偈等也。五、器界说,菩提树等能演法音。见华严经疏一。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佛说〕,佛说者,谓一切经法,皆是佛说也。然华严一经,亦通菩萨、声闻等共说,此言佛说者,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乃是如来亲口宣说也。(梵语阿僧祇,华言无数。)
〔二、菩萨说〕,菩萨说者,谓诸大菩萨,互相宣说,以显主伴互融也。如华严经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皆是菩萨所说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三、声闻说〕,声闻说者,谓声闻之人,佛力加被,亦能说法也。如华严经中法界品,初即是声闻所说也。
〔四、众生说〕,谓众生亦能说法者,由众生诸佛,体本不二,佛所说法,即众生说;众生说法,即诸佛说,是名众生说也。
〔五、器界说〕,器界者,世界如器,即国土也。谓器界亦能说法者,即如来不思议神力而变现也。如华严经,菩提树等能作佛事。又如极乐国土,水鸟树林云台宝网,皆演妙音是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提树等能作佛事者,谓菩提树及光明宝网,皆能演说法音也。)
不二之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独一无二之法门。六祖坛经曰:「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惠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案不二即无二。
【佛学常见辞汇】
指如如平等而无彼此分别的一实相法。
(术语)独一无二之法门。六祖坛经曰:「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惠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案不二即无二。
【佛学常见辞汇】
指如如平等而无彼此分别的一实相法。
不二法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不二之法门也。不二之理,佛道之轨范,故云法。圣由之趣入,故云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在诸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也。维摩经载文殊师利问维摩诘:何等是不二法门?维摩默然不应。殊曰:善哉善哉!无有文字言语,是真不二法门也。肇曰:言为世则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十二门论疏上曰:「净名以理为门,一道清净,故称不二。真极可轨,所以云法。至妙虚通,故云门。」(参见:不二)
【俗语佛源】
独一无二的方法和诀窍。元·方回《赠刊工程礼》诗:「镂金镌石切瑶琨,深入诗家不二门。」佛法中有无数「法门」。简单地说:「法门」就是入道的门径;所谓「不二法门」就是不可思议、无所分别的绝对真理。《涅槃经·狮子吼品》说:「一者名为涅槃,二者名为生死。」可见「不二法门」也就是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语本《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先有三十一位菩萨,认为消除生灭、垢净、罪福等对立面,即「不二法门」。文殊菩萨认为,「无言无说」才是「不二法门」。文殊又问维摩诘,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赞叹:这才「是真入不二法门」!(李明权)
(术语)不二之法门也。不二之理,佛道之轨范,故云法。圣由之趣入,故云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在诸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也。维摩经载文殊师利问维摩诘:何等是不二法门?维摩默然不应。殊曰:善哉善哉!无有文字言语,是真不二法门也。肇曰:言为世则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十二门论疏上曰:「净名以理为门,一道清净,故称不二。真极可轨,所以云法。至妙虚通,故云门。」(参见:不二)
【俗语佛源】
独一无二的方法和诀窍。元·方回《赠刊工程礼》诗:「镂金镌石切瑶琨,深入诗家不二门。」佛法中有无数「法门」。简单地说:「法门」就是入道的门径;所谓「不二法门」就是不可思议、无所分别的绝对真理。《涅槃经·狮子吼品》说:「一者名为涅槃,二者名为生死。」可见「不二法门」也就是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语本《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先有三十一位菩萨,认为消除生灭、垢净、罪福等对立面,即「不二法门」。文殊菩萨认为,「无言无说」才是「不二法门」。文殊又问维摩诘,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赞叹:这才「是真入不二法门」!(李明权)
不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菩萨悟入一实平等之理,谓之入不二法门。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说三十三人所得之不二法是也。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什曰:有之缘起,极于二法。二法已废,则入玄境。肇曰:离真皆名二,故以不二为言。」大乘义章一曰:「言不二者,无异之谓也,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十二门论疏上曰:「一道清净,故称不二。」
(术语)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菩萨悟入一实平等之理,谓之入不二法门。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说三十三人所得之不二法是也。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什曰:有之缘起,极于二法。二法已废,则入玄境。肇曰:离真皆名二,故以不二为言。」大乘义章一曰:「言不二者,无异之谓也,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十二门论疏上曰:「一道清净,故称不二。」
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解脱者三昧之异名也,三昧之神用,巨细相容,随变化于法,自在无碍,离一切之系缚故云解脱,维摩经不思议品所明之一端也。又华严一部所明一多无碍之法相总是也。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此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性如故。」注一云:「什曰:解脱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短改度,或巨细相容,变化随意,于法自在,解脱无碍,故名解脱。能者能然,物不知所以,故曰不思议。」
(术语)解脱者三昧之异名也,三昧之神用,巨细相容,随变化于法,自在无碍,离一切之系缚故云解脱,维摩经不思议品所明之一端也。又华严一部所明一多无碍之法相总是也。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此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性如故。」注一云:「什曰:解脱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短改度,或巨细相容,变化随意,于法自在,解脱无碍,故名解脱。能者能然,物不知所以,故曰不思议。」
不共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之功德与他不同。故名不共法。通论之则一切之功德悉名不共。故地持论中说百四十之不共法。今依一门说十八之不共法,而大小乘之法各异。梵Aven!ika-buddhadharma。
【佛学常见辞汇】
如来的功德与众不同,故名不共法,有小乘十八不共法和大乘十八不共法两种。(参见:十八不共法)
(术语)如来之功德与他不同。故名不共法。通论之则一切之功德悉名不共。故地持论中说百四十之不共法。今依一门说十八之不共法,而大小乘之法各异。梵Aven!ika-buddhadharma。
【佛学常见辞汇】
如来的功德与众不同,故名不共法,有小乘十八不共法和大乘十八不共法两种。(参见:十八不共法)
十八不共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是限于佛之十八种功德法也。限于佛而不共同于其他二乘菩萨,故云不共法: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之机宜而使皆得證悟,是名口无失。三、念无失,佛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之中心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故名念无失。四、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是名无异想。五、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是名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己舍,佛于一切诸法皆悉照知而方舍。无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是名无不知机己舍。七、欲无灭,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灭,八、精进无灭,佛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灭。九、念无灭,佛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灭。十、慧无灭,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故名慧无灭。十一、解脱无灭,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之解脱也,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净尽而无馀也。是名解脱无灭。十二、解脱知见无灭,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灭。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于智而演说一切诸法,各使解脱證入,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之意业随智而转入于众生心,为说法而除灭其无明痴惑之膜,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出智度论廿六。梵Avenikadharma。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十八种功德法,惟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即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智慧知过去世无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
一、身无失 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
二、口无失 谓佛具无量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皆得證悟,是名口无失。
三、念无失 谓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中,心无所著,得第一安隐处,故名念无失。
四、无异想 谓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拣择,是名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 谓佛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胜定,是名无不定名。
六、无不知己舍 无有一法不了知而舍之者,是名无不知己舍。
七、欲无减 谓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八、精进无减 谓佛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 谓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减。
十、慧无减 谓佛具一切智慧,无边无际,不可尽故,随慧而说,亦无有尽,是名慧无减。
十一、解脱无减 谓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
一者、有为解脱 谓无漏智慧相应解脱。
二者、无为解脱 谓一切烦恼净尽无馀。
是名解脱无减。
十二、解脱知见无减 谓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减。
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谓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智演说一切诸法,令其各得解悟證入,是名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谓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谓佛以清净意业,随智而转,入众生心,而为说法,除灭无明痴暗之膜,是名意业随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谓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谓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谓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不共法者,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身无失〕,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二、口无失〕,谓佛具无量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皆得證悟,是名口无失。
〔三、念无失〕,谓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中,心无所著,得第一安隐处,故名念无失。
〔四、无异想〕,谓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拣择,是名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谓佛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胜定,是名无不定心。
〔六、无不知已舍〕,谓佛于一切法,悉皆照知方舍,无有一法不了知而舍之者,是名无不知已舍。
〔七、欲无减〕,谓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八、精进无减〕,谓佛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谓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减。(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十、慧无减〕,谓佛具一切智慧,无边无际不可尽;故随慧而说,亦无有尽,是名慧无减。
〔十一、解脱无减〕,谓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解脱;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净尽无馀,是名解脱无减。(无漏者,谓不漏落生死也。无为者,谓称性而修,无所作为也。)
〔十二、解脱知见无减〕,谓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减。
〔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谓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智演说一切诸法,令其各得解悟證入,是名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谓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谓佛以清净意业,随智而转,入众生心而为说法,除灭无明痴暗之膜,是名意业随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谓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谓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谓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名数)是限于佛之十八种功德法也。限于佛而不共同于其他二乘菩萨,故云不共法: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之机宜而使皆得證悟,是名口无失。三、念无失,佛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之中心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故名念无失。四、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是名无异想。五、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是名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己舍,佛于一切诸法皆悉照知而方舍。无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是名无不知机己舍。七、欲无灭,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灭,八、精进无灭,佛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灭。九、念无灭,佛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灭。十、慧无灭,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故名慧无灭。十一、解脱无灭,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之解脱也,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净尽而无馀也。是名解脱无灭。十二、解脱知见无灭,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灭。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于智而演说一切诸法,各使解脱證入,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之意业随智而转入于众生心,为说法而除灭其无明痴惑之膜,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出智度论廿六。梵Avenikadharma。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十八种功德法,惟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即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智慧知过去世无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
一、身无失 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
二、口无失 谓佛具无量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皆得證悟,是名口无失。
三、念无失 谓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中,心无所著,得第一安隐处,故名念无失。
四、无异想 谓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拣择,是名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 谓佛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胜定,是名无不定名。
六、无不知己舍 无有一法不了知而舍之者,是名无不知己舍。
七、欲无减 谓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八、精进无减 谓佛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 谓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减。
十、慧无减 谓佛具一切智慧,无边无际,不可尽故,随慧而说,亦无有尽,是名慧无减。
十一、解脱无减 谓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
一者、有为解脱 谓无漏智慧相应解脱。
二者、无为解脱 谓一切烦恼净尽无馀。
是名解脱无减。
十二、解脱知见无减 谓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减。
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谓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智演说一切诸法,令其各得解悟證入,是名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谓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谓佛以清净意业,随智而转,入众生心,而为说法,除灭无明痴暗之膜,是名意业随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谓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谓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谓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不共法者,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身无失〕,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二、口无失〕,谓佛具无量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皆得證悟,是名口无失。
〔三、念无失〕,谓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中,心无所著,得第一安隐处,故名念无失。
〔四、无异想〕,谓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拣择,是名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谓佛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胜定,是名无不定心。
〔六、无不知已舍〕,谓佛于一切法,悉皆照知方舍,无有一法不了知而舍之者,是名无不知已舍。
〔七、欲无减〕,谓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八、精进无减〕,谓佛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谓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减。(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十、慧无减〕,谓佛具一切智慧,无边无际不可尽;故随慧而说,亦无有尽,是名慧无减。
〔十一、解脱无减〕,谓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解脱;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净尽无馀,是名解脱无减。(无漏者,谓不漏落生死也。无为者,谓称性而修,无所作为也。)
〔十二、解脱知见无减〕,谓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减。
〔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谓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智演说一切诸法,令其各得解悟證入,是名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谓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谓佛以清净意业,随智而转,入众生心而为说法,除灭无明痴暗之膜,是名意业随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谓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谓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谓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小乘十八不共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之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合而为十八。俱舍论廿七曰:「成佛尽智位修不共佛法,有十八种。(中略)佛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及大悲,如是合名为十八不共法。唯于诸佛尽智时修,馀圣所无,故名不共。」无量寿经下曰:「十力无畏不共法声。」
(名数)佛之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合而为十八。俱舍论廿七曰:「成佛尽智位修不共佛法,有十八种。(中略)佛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及大悲,如是合名为十八不共法。唯于诸佛尽智时修,馀圣所无,故名不共。」无量寿经下曰:「十力无畏不共法声。」
大乘十八不共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智度论二十六曰:「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于一切众生平等而无异想也;五无不定心,行住坐卧不离禅定也;六无不知已舍,佛照了一切法舍离之,而不执著也;七欲无减,欲度诸众生而心无厌足也;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智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之胜相随智慧而行,利益一切众生也;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也。」次下之结文云:「问曰:若尔者,迦旃延尼子(小乘师)何以言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不共意止,名为十八不共法?若前说十八不共法是真义者,迦旃延尼子何以故如是说?答曰:以是故名迦旃延尼子,若释子则不作是说,释尊说者是真不共法。」又出大乘义章二十末,法界次第下之下,止观七。
(名数)智度论二十六曰:「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于一切众生平等而无异想也;五无不定心,行住坐卧不离禅定也;六无不知已舍,佛照了一切法舍离之,而不执著也;七欲无减,欲度诸众生而心无厌足也;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智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之胜相随智慧而行,利益一切众生也;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也。」次下之结文云:「问曰:若尔者,迦旃延尼子(小乘师)何以言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不共意止,名为十八不共法?若前说十八不共法是真义者,迦旃延尼子何以故如是说?答曰:以是故名迦旃延尼子,若释子则不作是说,释尊说者是真不共法。」又出大乘义章二十末,法界次第下之下,止观七。
不如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法之正理谓之如法,不如者谓之不如法。维摩经观众生品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术语)如法之正理谓之如法,不如者谓之不如法。维摩经观众生品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不思议真言相道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无相之法身加持而作种种之声字,种种之声字成无相法身,故谓之不思议真言相之道法。大日经二曰:「佛说不思议真言相道法。」同疏七曰:「佛说不思议真言相道法者,如声闻法,解脱之中无有文字,而维摩诘不离文字说解脱相,故名不思议解脱。今此字轮亦尔,即以无相法身作种种声字,种种声字作无相法身,故名不可思议真言相也。」
(术语)无相之法身加持而作种种之声字,种种之声字成无相法身,故谓之不思议真言相之道法。大日经二曰:「佛说不思议真言相道法。」同疏七曰:「佛说不思议真言相道法者,如声闻法,解脱之中无有文字,而维摩诘不离文字说解脱相,故名不思议解脱。今此字轮亦尔,即以无相法身作种种声字,种种声字作无相法身,故名不可思议真言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