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27,分129页显示  上一页  114  115  116  117  118  120  121  122  123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执有法与有等性其体定异
执有法与有等性亦一亦异
执有法与有等性非一非异
疑惑佛法
自性身依法性土
法身真我
顿教丈六即法身
当转法轮
与父说法
与母说法
为诸天说法
心法位
心所有法位
法喻为名
转色蕴成法身
执有法与有等性其体定异
【三藏法数】
谓外道执法与性其体各自不同,故云定异。
执有法与有等性亦一亦异
【三藏法数】
谓外道执法与性其体亦同亦不同,故云亦一亦异。
执有法与有等性非一非异
【三藏法数】
谓外道执法与性其体非同非不同,故云非一非异。
疑惑佛法
【三藏法数】
谓人宿无善种,于佛法中心生疑惑,而不爱乐,是以离于菩萨行也。(梵语菩萨,华言觉有情。)
自性身依法性土
【三藏法数】
自性身者,以真如自性为身,即法身也。法性土者,即理土也。谓此身土体无差别,俱非色相所摄,譬如虚空,遍一切处,是名自性身依法性土。
法身真我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身,量等虚空,无所不遍,故于无我法中,明八自在我,是为法身真我。(八自在我者,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也。)
顿教丈六即法身
【三藏法数】
谓如来不从渐次,唯谈圆顿之理,空有两亡,色心无碍,大乘菩萨了一切法无非法身,故名顿教丈六即法身也。
当转法轮
【三藏法数】
当转法轮者,谓如来出世,既成道已,当转法轮,度脱有情,饶益一切。如转四谛法轮,先度五比丘等是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五比丘者,一阿鞞、二跋提、三拘利、四陈如、五迦叶也。)
与父说法
【三藏法数】
与父说法者,谓如来既成道已,惟念父恩最重,当与说法,令其享寿无穷,正法治化,及得远离尘垢,得法眼净。是故还于本国,与父说法。普曜经云:佛出家时,与父母誓,若得佛道,还度父母。今得佛道,必当还国,说法度脱,不违本誓也。(法眼者,谓见色心粗细,因缘假名,俗谛诸法也。)
与母说法
【三藏法数】
与母说法者,谓如来成道已,惟念母恩,育养情深,况有誓愿,还度父母。是故为其说法,令得解脱。如升忉利天宫,为母说法是也。(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
为诸天说法
【三藏法数】
为诸天说法者,谓如来为诸天众宣说法要,故不赴请。
心法位
【三藏法数】
心法有八种,谓阿赖耶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及第七识;虽有八种之名,而皆出于心王,故名心法位也。(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即第八含藏识也。)
心所有法位
【三藏法数】
心所有法五十一种,谓遍行五法:一作意,(能警觉为性。心未起,能警令起;心已起,能引趣于境也。)二触,(对境也。)三受,(领纳前境也。)四想,(于境取像也。)五思,(起心造作诸业也。)由此五法,起则同起,故遍行也。别境五法:一欲,(希望乐境也。)二胜解,(于理明了无碍也。)三念,(明记不忘也。)四等持,(离昏沉、掉举曰等,令心专注不散名持。)五慧,(拣择名慧,能拣择善恶法也。)由此五法,起时各起,故名别境也。善有十一法:一信,(于善法深乐不疑也。)二惭,(耻己无德也。)三愧,(羞为恶行也。)四无贪,(于五欲境心生厌离也。)五无瞋,(于违情境不起怒心也。)六无痴,(于事于理明解决了也。)七精进,(于诸善法精勤修习也。)八轻安,(远离昏乱也。)九不放逸,(于不善法心不染著也。)十舍,(远离掉举也。)十一不害,(于有情之所,不加损恼也。)烦恼有六法:一贪,(引取无厌也。)二瞋,(忿怒不息也。)三慢,(自恃陵他也。)四无明,(于事于理,无所明了也。)五见,(即邪见也。)六疑,(犹豫不决也。)由此六者,皆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故名烦恼也。随烦恼有二十法:一忿,(暴怒也。)二恨,(怨恨也。)三覆,(令人不知己过也。)四恼,(外境违情不自安隐也。)五嫉,(心怀妒忌也。)六悭,(于一切财,不能慧施也。)七诳,(诡诈不实也。)八谄,(媚悦人意也。)九害,(损恼有情也。)十憍,(矜己傲他也。)十一无惭,(不知羞耻也。)十二无愧,(阴为不善也。)十三掉举,(内心动摇也。)十四昏沉,(心神迷惑也。)十五不信,(邪见多疑也。)十六懈怠,(身心不勤也。)十七放逸,(纵恣欲境也。)十八失念,(遗失正念也。)十九散乱,(心常放逸也。)二十不正知,(以妄为真也。)由此烦恼,随逐前烦恼六法而起,故名随烦恼也。不定法有四:一恶作,(或作恶事,心生追悔;或不作善事,心生追悔。故属不定法。)二睡眠,(识神昏昧也。梦中见境,或善或恶,或不善不恶,故属不定法。)三寻,(寻即寻思心中所起之念也。所起之念,或善或恶,或不善不恶,故属不定法。)四伺,(伺即伺察心中所起之念也。寻思之心粗而浮,伺察之心沉而细。此心亦有善恶,不善不恶,故属不定法。)如是诸法,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而起,与心俱转相应,是名心所有法位也。
法喻为名
【三藏法数】
法即妙法,喻即莲华。妙法者,妙名不可思议,法即十界十如权实之法。良以妙法难解,假喻易彰。妙法则权、实一体,莲华则华、果同时。故以法喻为名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脩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十如者,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也。权即三乘法,实即一乘法也。)
转色蕴成法身
【三藏法数】
色即质碍之义。谓佛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悉由转色蕴而成,故云转色蕴成法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