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27,分129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大法鼓经
大法紧那罗
大法炬陀罗尼经
大使咒法经
大忿怒金刚童子念诵瑜伽法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大威德法
大染法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大乘法师
大乘法相教
大乘无上法
大寂法王
大庄严法门经
大净法门经
大法鼓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在祇洹说有非有之法门,波斯匿王击鼓吹贝而来。佛言我当说大法鼓经,使迦叶令不堪闻大法者尽去座,说如来之常乐我净,不般涅槃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空经皆为方便。
大法紧那罗
【佛学大辞典】
(天名)法华经序品四人紧那罗之一。奏妙法之乐者。
大法炬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善威光天子请问陀罗尼门。佛入大力庄严三昧,说过去之放光如来说此经事。一经五十二品,皆述昔时放光如来所说之法。
大使咒法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菩提流支译。说大使者毗那夜迦之咒法。
大忿怒金刚童子念诵瑜伽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怒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法之异名。说金刚童子之修法。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五卷,赵宋施护译,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之别译。
大威德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大威德明王之修法也。
大染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理智冥合之至极。形于男女两性之染爱,谓为大染法。爱染明王之悉地也。瑜祇经曰:「左金刚弓,右执金刚箭,如射众星光,能成大染法。」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以七段之即真言,说念诵大日经之法。
大乘法师
【佛学大辞典】
(杂名)唐代慈恩基师之尊称也。
大乘法相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圭峰所立五教之一。(参见:五教)
五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一)始于杜顺,成于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注上一曰:「至相智俨大师,亲承于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贤首亲于智俨造此五教。」同上三曰:「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乘教于四部之阿含经、发智、婆娑论等,说灰身灭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为大乘之初门,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种。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贬为始教。大乘终教于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真如缘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顿教对于一类之顿机,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者。是既绝言句,故为别部之经。以楞伽经四,有镜像顿现之譬;宝积经论一,有顿教修多罗之名而立之。如以维摩之默而显不二,以达磨之心而印于心,为得此旨者。圆教于华严经法华经等,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种。华严经直开示圆融不思议之法门,远异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别教一乘;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圆教之名,八十华严经谓为圆满修多罗。华严玄谈五曰:「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又曰:「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开此五教而为十宗。(参见:宗)。(二)为同宗圭峰所立,此统收世间出世间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谓经等五戒而生于人间,行十善而生于天上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显性教,前终顿圆之三教也。见原人论。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别立声缘菩之三乘,故为大乘,今为一佛乘,故曰一乘。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五教十宗)
大乘无上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乘法中最上之法门也。语出楞伽经。对于权大乘之法而指实大乘之法,又对于自力圣道之大乘而指他力本愿一乘之法。正信偈所谓「宣说大乘无上法。」为后者。
大寂法王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大日如来。梵译曰牟尼Muni,译为寂。如来之身口意,离一切之烦恼。故云寂。大日经一曰:「牟尼诸法王告持金刚慧。」同疏六曰:「大寂法王,告金刚手。」
大庄严法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隋那连提黎耶舍译。佛在耆阇崛山,文殊化现殊胜之身色衣服,度淫女胜金色光明德。使得顺忍之悟。此女化现死坏恶相。使长威德长者恐怖。诣佛闻法亦得顺忍。佛为二人次第授记。
大净法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大庄严法门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