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6—629 【介绍】: 南北朝至隋时僧。颍川人,俗姓荀。北周时,入终南山紫盖峰,独栖安禅,与世隔绝。武帝灭佛,法藏初不知,经四年,始得风闻。后至京师,请复佛法,宣帝不允。旋主陟岵寺,复还山。入隋,奉敕主大兴善寺,为国行道。炀帝大业末,充太平宫寺上座。
全隋文·卷三十五
法藏,开皇中法济寺沙门。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颍川颍阴荀氏子也。三岁丧父。十岁丧母。孤独孑遗。无所依赖。周天和二年。藏生二十二岁矣。上适于二月八日。度僧以祈福。藏因薙落。四年皇子生。诏选名德于醴泉宫。藏复与其数。时武帝在春坊。趋至殿下。以鲜卑语。问众僧。众僧不时对。藏独进以鲜卑语答所问。廷臣皆喜。诏谓道人身小而胆大。乃敢答太子语如此。仍赐钱奖谕。由是恩眷优渥。 建德二年。徙居终南之紫盖山。三年正月八日。偶得杏实七枚于绝顶。食之甘美。然地僻天寒。卒不知所从来云。未几。而废教之祸起。唯藏山居。独若无与。如是八年。每念下山。以身徇法。大象元年九月。扣关将谒帝。吏诃止之。武侯府上大夫柘王猛。次大夫乙娄谦。诘所自。及朋侣施主姓名。藏辞曰。贫道以山林为家居。鸟兽为徒侣。草木为粮粒。且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而紫盖山陛下之畿甸。若是则朋侣施主。皆陛下也。尚何他问哉。猛等以闻。诏曰朕欲以菩萨仪相治化。此僧既近自紫盖山来。其今长须发。著衣冠。为陟岵寺主。诏内史沛国公宇文译。检校施行。内史次大夫唐怡元行恭以为非先制不奉诏。十月复谒于城东。引妙庄严王二子谏父事。且曰陛下昔为臣子。不能匡谏。遂致先帝。毁圣典。冶灵像。其酷甚于秦之焚书坑儒。上怒。诏即杀之。沛公为营救。上少解。因问沛公曰。道人怖否。进曰。道人愚戆。不知忌讳。身触刑宪。安能无怖。上愁然变色曰。此固佛经所谓护鹅比丘也。昔闻其事。今见其人。是又可杀乎。宜原之。赐菩萨衣冠。主陟岵寺如前诏。藏遽引辞。愿自便。诏御史鲍宏。听藏于万年长安蓝田盩屋鄠杜五县。游行。以俟寻访。大象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惰文帝以冢宰。作兴教法。六月藏下山。复从薙落。施法服一具。杂彩十五段。青州枣一石。还山。七月又承命下山。议化事。十五日诏景陵公。偕藏检校。度僧百二十人。并赐法衣以归。独留藏宿相府。 大定元年二月十二日。隋受周禅。改元开皇十五日。诏追前度诸僧。于大兴善寺行道。二年诏内史舍人赵伟。命所司。月给藏伏苓枣杏苏油柴炭等料物。以为恒。十四年。自请罢所给料物。武侯将军素和业。捐宅构寺。以奉藏。右仆射苏威。并建寺之大殿尊像。藏斋万僧。以落之。于是舍人裴矩。宣诏曰。藏禅师落发僧首。且躬设大斋。弘法之盛其孰可等。今所住寺。可名法济。久之慈及畜类。鹅知时旋绕佛座。犳过中不食。炀帝居晋邸。其少子夭殂。寓瘗于藏寺。将出镇淮海。手书铭。以勒之曰。世途若幻。生死如浮。殇子何短。彭祖何脩。呜呼予子。有逝无留。永为法种。长依梵俦。因以灵寿杖。施藏曰。每策此时。幸相忆也。藏曰。王以爱子。留寄法门眷焉。其情能复忘乎。是犹杖之于藏也。王不能忘。藏其敢忘哉。十六年。上幸齐州不豫。诸王贵人。造观音像。为上祝禧。诏迎置法济寺供养。仁寿元年。上造等身释迦六驱。诏如前迎置。大业二年。元德太子薨。凡严荐功德。必委藏营治。大业之季。诏易九宫为寺。以藏补充太平宫寺上座。贞观初。淮安王首隆敬慕。俄而王薨。藏亦云逝。三年葬干阜南云际寺。沙门孝才。为铭辞。刻之贞石。
续高僧传·卷第十九 习禅四
释法藏。姓荀氏。颍川颍阴人。三岁丧父。共母偏居。十岁又亡。只身而立。因斯祸苦深悟无常。投庇三宝用希福祐。年二十二。即周天和二年四月八日明帝度僧。便从出俗。天和四年诞育皇子。诏选名德至醴泉宫。时当此数。武帝躬趋殿下。口号鲜卑问讯众僧兀然无人对者。藏在末行挺出众立作鲜卑语答。殿庭僚众咸喜斯酬。敕语百官。道人身小心大。独超群友报朕此言。可非健道人耶。有敕施钱二百一十贯。由是面洽每蒙慰问。虽身居寺内。心念幽林。古圣今贤皆依山静。建德二年二月。刷心荡志。挟钵擎函。投于紫盖山。山即终南之一峰也。乃独立禅房高岩之下。衣以百纳。餐以朮松。面青天而沃心。吸白云而填志。三年正月八日游步山顶。忽遇甘杏七枚。即而啖之。流味浓美。周行更索全无来处。即荷冥资但勤励业。其年四月二十三日。毁像焚经。僧令还俗。给优二年。惟藏山居。依道自隐。绵历八载常思开法。至宣帝大象元年九月。下山谒帝。意崇三宝。到城南门。以不许入进退论理。武候府上大夫拓王猛。次大夫乙娄谦。问从何而来朋侣何在施主是谁。藏报曰。建德二年弃寺入山。三年四月方禁僧侣。惟藏在山。馀并还俗。乃以俗法抑出徒侣。藏只一身在山。林谷为家居。鸟兽为徒侣。草木为粮粒。然自惟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居紫盖啖食山粮。准此供给则至尊所施。猛等报奏。下敕曰。朕欲为菩萨治化。此僧既从紫盖山来。正合朕意。宜令长发著菩萨衣冠为陟岵寺主。遣内史沛国公宇文绎检校施行。内史次大夫唐怡元行恭覆奏曰。天下众僧并令还俗。独度一人违先帝诏。至十月于城东面别见宣帝。问三教名。朕欲菩萨治化。或现天身。或从地出。或作鹿马。用斯化道以摄众生如何。藏引妙庄严王子谏父之事。又曰。陛下昔为臣子不能匡谏。遂令先帝焚烧圣典灵像铸钱。据斯逆害。与秦始何异。帝怒曰。违朕先皇明诏。可令处尽。藏曰。仰触圣颜。乞刑都市。幽显同见。诚其本心尔。时命若悬藤而词气无骇。频经九奏安词弥厉。十奏既达。帝曰。道人怖不。藏公曰。人生所重无过于命。处身极刑之地。何能不怖。帝闻愀然改色乃曰。真人护法祐我群生。此则护鹅比丘。朕不杀无事人也。宜舍其刑。一不须问。赐菩萨衣冠。依前为陟岵寺主。频降宠命。得继释门。既获再生。便辞帝。往林泉山泽请欲幽潜。御史鲍宏。奉敕万年长安蓝田盩厔鄠杜五县。任藏游行。朕须见日。不可沈隐。虽蒙恩敕终未开弘。怏结心灵思怀圣道。周德云谢隋祚将兴。大象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隋祖作相。于虎门学六月。藏又下山与大丞相对论三宝经宿。即蒙剃落。赐法服一具杂䌽十五段青州枣一石。寻又还山。至七月初。追藏下山。更详开化。至十五日。令遣藏共竟陵公检校度僧百二十人。并赐法服各还所止。藏独宿相第。夜论教始。大定元年二月十三日。丞相龙飞。即改为开皇之元焉。十五日奉敕追前度者置大兴善寺为国行道。自此渐开方流海内。岂非藏戒行贞明禅心郁茂。何能累入朱门频登御榻。尔后每有恩敕别加慰劳。并敕王公咸知朕意。开皇二年。内史舍人赵伟。宣敕月给茯苓枣杏苏油柴炭。以为恒料。而性在虚静不图荣利。十四年自奏停料随施供给。武候将军索和业者。清信在怀。延至宅中。异礼奉养。积善所熏遂舍所住以为佛寺。藏率俗课励设万僧斋。右仆射苏威。每来参谒。并建大殿尊仪。舍人裴矩。宣敕藏禅师。落发僧首。又设大斋。弘法之盛熟不可等。其所住处可为济法。今之隆政坊北门僧寺是也。尝以慈仁摄虑。有施禽畜依而养之。鹅则知时旋绕。狗亦过中不食。斯类法律不可具纪。炀帝晋蕃时。临太尉第三子绵疾夭殂。瘗于斯寺。乃勒铭曰。世途若幻生死如浮。殇子何短彭祖何修。呜呼余子有逝无留。永为法种长依法俦。教因施藏灵寿杖曰。每策此杖时赐相忆。答曰。王殇幼子长就法门。藏策灵寿何敢忘德。十六年隋祖幸齐州失豫。王公已下奉造观音。并敕安济法供养。仁寿元年。文帝造等身释迦六躯。敕令置于藏师住寺。大业二年。元德太子薨。凡营福业经像佛殿皆委于藏。大业末岁下敕九宫。并为寺宇度僧。纲管相续维持。以藏名称洽闻。乃补充太平宫寺上座。绥缉少达无替所临。及大唐建议人百一心。淮安王创缮兵旗于斯寺宇。因受王请终身奉养。贞观之始情奉弥隆思报罔极。毕由造寺伺隙未展。王便物故本祈不果。藏亦终焉。以贞观三年终于鄠县观台。因殓武子堆南云际寺。沙门孝才。夙素知德。为铭贞石。在于龛侧矣。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姓荀。颍川颍阴人。三岁丧父。共母偏居。十岁母亡。只身而立。因斯祸酷。深悟无常。年二十二。周天和二年四月八日。明帝度僧。从便出俗。天和四年。诞育皇子。诏选明德。至醴泉宫。武帝躬趋殿下。口号鲜卑问讯。众僧兀然。无人对者。藏在末行。出众独立。作鲜卑语答。殿庭僚众。咸喜斯酬。敕语百官。道人身小心大。独超群友。报朕此言。可非健道人耶。有敕施钱二百一十贯。由是面洽。每蒙慰问。虽身居寺内。心念幽林。建德二年二月。挟钵擎函。投于紫盖山。山即终南之一峰也。乃独立禅房高岩之下。衣以百衲。餐以木松。三年正月八日。游步山顶。忽遇甘杏十枚。即而啖之。既荷冥资。但勤励业。其年四月二十三日。毁像焚经。僧令还俗。惟藏山居。依道自隐。绵历八载。常思开法。至宣帝大象元年九月。下山谒帝。意崇三宝。到城南门。对武侯府上大夫拓王猛曰。建德二年。弃寺入山。三年四月。方禁僧侣。惟藏在山。馀并还俗。藏一身在山。林谷为家居。鸟兽为徒侣。草木为粮粒。然自惟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居紫盖。啖食山粮。准此供给。则至尊所施。猛等执奏。下敕曰。朕欲为菩萨治化。此僧既从紫盖山来。正合朕意。宜令长发。著菩萨衣冠。为陟岵寺主。内史次大大唐怡元覆奏曰。天下众僧。普令还俗。独度一人。违先帝诏。至十月。于城东面。别见宣帝。问三教名。朕欲菩萨治化。或现天身。或从地出。或作鹿马。用斯化道。以摄众生如何。藏引妙庄王二子谏父之事。又曰。陛下昔为臣子。不能匡谏。遂令先帝焚烧圣典。灵像铸钱。据斯逆害。与秦始何异。帝怒曰。违朕先皇明诏。可令遽尽。藏曰。仰触圣颜。乞刑都市。幽显同见。诚其本心。尔时命若悬藤。而词气无骇。频经九奏。安词弥厉。十奏既达。帝曰。道人怖不。内史沛公曰。人生所重。无过于命。处身极刑之地。何能不怖。帝闻愀然改色。乃曰。真人护法。祐我群生。此则护鹅比丘。朕不杀无事人也。宜舍其刑。一不须问。赐菩萨衣冠。依前为陟岵寺主。频降宠命。得继释门。既获再生。便辞帝往林泉山泽。请欲幽潜。御史鲍宏奏敕。万年长安蓝田盩厔鄠杜五县。任藏游行。朕须见日。不可沉隐。虽蒙恩敕。终未开弘。怏结心灵。思怀圣道。周德云谢。隋祚将兴。大象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隋祖作相于虎门。六月藏又下山。与大丞相。对论三宝。经宿即蒙剃发。赐法服一具。杂䌽十五段。青州枣一石。寻又还山。至七月初。追藏下山。更详开化。至十五日。令藏共景陵公检校度僧。百二十八。并赐法服。各还所止。藏独宿相第。夜论教始。大定元年二月十二日。承相龙飞。即改为开皇之元焉。十五日奉敕。追前度者。置大兴善寺。为国行道。自此渐开。方流海内。藏戒行贞明。禅心郁茂。数入朱门。频登御榻。开皇二年。内史舍人赵伟宣敕。月给茯苓枣杏。酥油柴炭。以为恒料。而性在虚静。不图荣利。十四年。自奏停料。随施供给。武侯将军素和业者。清信在怀。延至宅中。冀礼奉养。积善所熏。遂舍所住。以为佛寺。藏率俗课励。设万僧斋。右仆射苏威。每来参谒。并建大殿尊仪。舍人裴矩宣敕。藏禅师落发。僧首又设大斋。弘法之盛。不可等伦。以贞观二年。终于鄠县观台。因殓于阜南。云际寺沙门孝才为铭。贞石于龛侧。
释法琰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姓严氏。江表金陵人。始名法藏。住愿力寺。听庄严爝公成实论。每闻馀经如旧所习。试密寻拟言意无不通谐。即以咨诸先达。咸曰。此卿宿昔所尝缘述。故未忘尔。晚入京师。住日严寺。终于武德之季。 又居玄者。年迫耆颐。然知足不蓄赀币。所得随以散尽。贞观十年。卒于寺。年九十馀。
续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
释法琰。俗姓严。江表金陵人。本名法藏。住愿力寺。听庄严寺皭公成实。入义知归。时共赞赏。每闻经声呗赞。如旧所经充满胸臆。试密寻拟。意言通诣。即以所解用咨先达咸曰。卿曾昔习。故有今缘。不可怪也。遂取瑞应依声尽卷。举掷旁迸啭态惊驰。无不讶之。皆来返启。乃于讲隙一时为叙。陈国斋会有执卷者。若不陈声斋福不济。故使人各所怀相从毕听。清音盈耳颂声洋溢。广流世路。晚被晋府召入日严。终于武德。复居玄法。虽年迫期颐。而声喉不败。京室虽富声业甚贫。诸有寻味莫有高于琰者。然而性在知足。不畜赀财。福利所归随皆散尽。以贞观十年卒于此寺。九十馀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住鄜州之宝台寺。资性质朴。有干材。尝于苇川募缘。建伽蓝一区。堂殿极伟丽。其乡里皆叹。以为不可及。偶暴卒而苏。即缮写金刚般若经。加勤于旧。且旦暮诵不辍。问之则曰。吾死时正若梦寐。见梵僧语我。汝起造固善。其功德不可量。然而互用三宝物柰何。盖发露以从忏悔。又劝书写读诵是经曰。不徒消罪。亦足延寿。吾是以不敢忘也。后一百十岁而终。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法藏。不详氏族。厥性方正好行惠物。尝于苇川化众造寺。佛殿僧坊一皆严丽。雕刻华蘤。鄜畤命为壮观。藏偶病笃暴终至一精庐。七宝庄严非世所有。门外有僧梵貌且奇特。倡言曰。法藏汝造伽蓝不无善报。奈何于三宝物有互用之愆。何从洗雪。藏首露之。僧曰。汝但缮写金刚般若经。恒业受持岂不罪销。亦可延乎寿命。言讫而苏。自躬抄度其经午夜口诵。藏终时年一百一十岁云。雕阴人至今信重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3—712 【介绍】: 唐僧。原藉西域康居,因俗姓康。武则天赐以贤首之称号,后人即尊为贤首大师。先从智俨学《华严》,智俨死后,出家。预义净译场,为则天讲新《华严经》,因撰《金狮子章》,径捷易解,则天遂悟其旨。创华严宗法界缘起理论,被尊为华严宗第三祖。有《华严探玄记》、《般若心经疏》等。
全唐文·卷九百十四
法藏字贤首。俗姓诸葛氏。苏州吴县人。一云姓康氏。康居人。自少出家。如意元年。武后制于东都大福先寺检校无尽藏。长安四年。又制于化度寺检校无尽藏。后延为荐福寺大德。开元二年卒。年七十八。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字贤首。其先康居国人。因姓康氏。幼知学佛。高宗时应名僧迁。参奘公译事。颇以證义润文笔受之任见称。及天后置馆翻传。首登入场之选。实叉难陀。以所赍华严梵夹。与义净复礼出新经。藏。尤有力。后义净专主译任。偕胜庄大仪等。充證义。既而后召讲新经。指镇殿金狮子。以喻天帝网。十重玄门。海印三昧。六相和合义门。普眼境界门等。于是后晓。然开寤。得未曾有。遂缉其言。为金狮子章。行于世。圣历二年十月八日。又诏讲于佛授记寺。至华严世界品。讲堂及寺中。地皆震动。都维那恒景表闻。有答诏。不录。且尝以巧方便。示刹海。涉入无尽之指。则对悬十鉴于八方上下。中。安佛像。然一炬以照之则互影交光。重重映蔽。不可得而思议矣。 始燉煌杜顺以华严法界观。传弟子智俨。俨传藏。其统绪之正如此。别疏般若心经。复号康藏国师云。
宋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法藏。字贤首。姓康。康居人也。风度奇正利智绝伦。薄游长安弥露锋颖。寻应名僧义学之选。属奘师译经。始预其间。后因笔受證义润文见识不同而出译场。至天后朝传译首登其数。实叉难陀赍华严梵夹至同义净复礼译出新经。又于义净译场与胜庄大仪證义。昔者燉煌杜顺传华严法界观。与弟子智俨讲授此晋译之本。智俨付藏。藏为则天讲新华严经。至天帝网义十重玄门海印三昧门。六相和合义门普眼境界门。此诸义章皆是华严总别义网。帝于此茫然未决。藏乃指镇殿金狮子为喻。因撰义门。径捷易解。号金师子章。列十门总别之相。帝遂开悟其旨。又为学不了者设巧便。取鉴十面八方安排。上下各一。相去一丈馀。面面相对中安一佛像。燃一炬以照之。互影交光。学者因晓刹海涉入无尽之义。藏之善巧化诱。皆此类也。其如宣翻之寄亦未能舍。盖帝王归信缁伍所凭之故。洎诸梵僧罢译。帝于圣历二年己亥十月八日。诏藏于佛授记寺讲大经。至华藏世界品。讲堂及寺中地皆震动。都维那僧恒景具表闻奏。敕云。昨请敷演微言阐扬秘赜。初译之日梦甘露以呈祥。开讲之辰感地动以标异。斯乃如来降迹。用符九会之文。岂朕庸虚敢当六种之震。披览来状欣惕于怀云。其为帝王所重实称非虚。所以华严一宗付授澄观。推藏为第三祖也。著般若心经疏。为时所贵天下流行。复号康藏国师是欤。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约744—约825 俗姓周,南康(今属江西)人。年已长始出家,后嗣马祖道一。至庐山五老峰,爱其灵异,遂止住数年。世称高城和尚。敬宗宝历中卒,年82岁。《宋高僧传》卷二〇有传。《祖堂集》卷一四收长篇歌行1篇,《宗镜录》曾多次节引,《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南康周氏子也。家世业儒。后尤进于岐黄之学。凡僧之有疾者。召之使治。必投之良剂。起其危笃。而辞其谢礼。以故多从林下游。而禅悦法喜之益。尤所慕嗜。遂依郡之平田山宝积院沙门师愿。而落发焉。寻谒大寂禅师于豫章。得心法。登庐山。卜居五老峰。食橡栗。饮溪涧。如是数年。而神人仙圣或过之。俄施币云委。而户屦响臻矣。宝历中。示寂。寿八十二。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
释法藏。俗姓周氏。南康人也。稚龄爽俊始研寻史籍。而于医方明得其工巧。同支法存之妙用焉。有门僧卧疾。几云不救。藏切脉处方。信宿平复。其僧多接谈玄。自尔萌出尘之意。年已长矣。恳辞亲投本郡平田山宝积院从愿师下。受教纳戒。后游谒大寂禅师。言喻若石之投水。翛然北下庐山登五老峰。爱其灵异独止寒林。采橡栗掬溪涧。聊延形气而止数年有二仙乘云而来。终日谈论。或留宵宿。或经月不来。或继日而至。他人有见者旁说不同。及乎学僧臻萃全无踪迹。又一日告辞藏云。且归山去师当好住。由是道且馨香檀越共营一院。宝历中示灭。年八十二。其年三月四日入塔云。 系曰。藏隐五老峰。时二仙来终日谈论者何。通曰。昔刘向辑列仙云。若干人见于内典欤。又裴周桐柏三真人弟子。各半学佛法可非来问道乎。诗中草虫之应阜螽同也。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于密,无锡人。居常熟乌日峰,有《山居集》。

人物简介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号汉月。梁溪苏氏子。十九圆顶于德庆庵。廿九岁读高峰语录有疑。历十馀秋。闻折竹声。忽然大彻。天启甲子春。天童悟。唱道金粟。师往参焉。值童上堂。举僧问古德云。朗月当空时如何。德曰犹是阶下汉。僧曰。请师接上阶。德曰。月落后相见。童乃顾师曰。且道月落后。又如何相见。师便出。童上堂。举起拄杖曰。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著。落在第二。掷下拄杖曰。落二去也。且一又如何举。便下座。师掣拄杖便行。童归方丈。师以拄杖呈曰。此是打尽天下人底拄杖。今日还却和尚。童接得便打。曰先打汝一个起。师曰。幸得还和尚杓柄。童曰。犹嫌少在。又打数下。师作礼而出。住后上堂云。攀跻不住忽然翻。打破吾宗向上关。剩得一双穷相手。始知无法付人间。

人物简介

维基
姜应甲(16世纪—17世纪),字叔乙,浙江金华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姜应甲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举人,到崇祯元年(1628年)成进士,获授行人,负责祭祀楚地,不收馈赠,又到顺天科场监考,取录刘侗等十三人。之后他转为刑科给事中,正直地弹劾温体仁;当时吏部尚书缺任,张捷提议任命阉党的吕纯如,但崇祯帝不准许,张捷依然喋喋不休,姜应甲大骂张捷:「你这样做心思很明显,还敢在皇上面前狡辩!」终于吕纯如不得起用,惟后来他因为崇祯帝不听自己的建议辞职。崇祯十五年(1642年)许都起事,姜应甲倾出财产招募兵马抵抗,在孝顺街迎战打退许都部队。弘光帝继位,姜应甲获徵任为给事中,南京失守后归乡;隆武帝即位,召任礼科并加太常少卿,联络温州、严关。福京被清朝军队攻破,有人请他在婺宁庵见清朝官员,他说:「我快要死去见朱大典了。」最后并无前往。后来姜应甲到北山出家为僧,自号法藏,写书直到逝世,年七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