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5
词典
2
分类词汇
53
共55,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风宪
大纲
护法
国法
干纪
法外
天纪
纲条
豪猾
国纪
历法
豪纵
乱纪
置闰
负犯
《國語辭典》:
风宪(風憲)
拼音:
fēng xiàn
1.风纪法度。《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序》:「爰逮战国,风宪逾薄,适情任欲,颠倒衣裳。」
2.掌管风纪的官吏。唐。
张谓
送韦侍御赴上都
诗:「天朝辟书下,风宪取才难。」
3.比喻庄严。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五二出:「到长安日边,果然风宪,九街三市排场遍。」
分類:
风纪
庄严
严整
纪法
御史
法度
监察
整饬
纠弹
法纪
威风
百官
部门
吏治
《國語辭典》:
大纲(大綱)
拼音:
dà gāng
1.重要纲领。《汉书。卷七二。王吉传》:「夫妇,人伦大纲,夭寿之萌也。」
2.大概的内容或情形。《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辞多不可一一粗举大纲,以当谈笑。」《文选。曹植。洛神赋》:「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3.处理主要事物的人。《金瓶梅》第二三回:「就是后边大娘,无过只是个大纲儿,小的还是娘抬举多。」
4.夫妻。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四出:「前车已覆须明鉴,休得要无益轻生绝大纲。」
分類:
大纲
总纲
大概
著作
特意
法纪
要点
硬要
计划
总之
系统
排列
《國語辭典》:
护法(護法)
拼音:
hù fǎ
1.佛家指护持佛法的人。
2.随侍于佛教或道教主神旁边的人,负有守卫的责任。《西游记》第一六回:「众人悚惧,才认得三藏是种神僧,行者是尊护法。」
3.拥护国法。如:「护法之役」。
4.保护。《豆棚闲话。第六则》:「又请了几个废弃的乡宦,假高尚的孝廉,告老打罢的朋友,从边护法。」
5.人名。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大师。约生于六世纪中叶。曾任印度那烂陀寺的住持。其唯识学说继承陈那大师的传统,但在认识论上则主张有见分、相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佛教史上称为「四分家」。著有《广百论释》、《成唯识宝生论》等传世。
分類:
维护
护持
护法
佛法
法纪
梵天
帝释
八部
鬼神
《國語辭典》:
国法(國法)
拼音:
guó fǎ
1.国家法律制度的通称。《荀子。大略》:「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
2.规定国家组织及其作用的法规,通常指宪法与行政法而言。
分類:
国法
国家
法纪
《國語辭典》:
干纪(干紀)
拼音:
gān jì
1.违反法纪。汉。潘勖〈
册魏公九锡文
〉:「犯关干纪,莫不诛殛。」晋。干宝〈晋纪总论〉:「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而不求生以害义。又况可奋臂大呼聚之以干纪作乱之事乎?」
2.责任、关系。《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这门上是我的干纪,出入都是我通禀,你却说这等鬼话。」《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虽然学问未充,养他一两科,年还不长,且脱了鲜于同这件干纪。」
分類:
违犯
犯法
干系
法纪
责任
《国语辞典》:
法外
拼音:
fǎ wài
法纪之外。《幼学琼林。卷一。朝廷类》:「汉文除肉刑,仁昭法外,武王分宝玉,恩溢伦中。」
分类:
法纪
之外
《國語辭典》:
天纪(天紀)
拼音:
tiān jì
1.时日。《书经。胤征》:「俶扰天纪,遐弃厥司。」唐。孔颖达。正义:「此言天纪谓时日。」
2.比喻国家的纲纪。晋。陶渊明〈桃花源〉诗:「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分類:
星名
上天
时日
纪纲
天市
市垣
国家
九星
家法
法纪
《漢語大詞典》:
纲条(綱條)
《
书·盘庚上
》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后以“纲条”指法纪。 唐
柳宗元
《祭李中丞文》
:“振其纲条,端我甸服,黠吏屏气,贪官窒慾。”
《
旧唐书·王翃传
》
:“居宪司,虽不能举振纲条,然以谨重知名。” 宋
苏舜钦
《投匦疏》
:“臣敢谓陛下之詔,体则正矣,而纲条未至。”
分類:
指法
法纪
《國語辭典》:
豪猾
拼音:
háo huá
强横狡猾,也指强横狡猾不守法度的人。《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济南瞷氏宗人三百馀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后汉书。卷一二。王昌传》:「时赵缪王子林好奇数,任侠于赵、魏间,多通豪猾,而郎与之亲善。」
分類:
强横
狡猾
不守
守法
法纪
人
《國語辭典》:
国纪(國紀)
拼音:
guó jì
1.国家的法律、礼制。《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干国之纪,犯门斩关。」《国语。晋语四》:「夫礼,国之纪也。」
2.善于治理国家的人。《管子。侈靡》:「择其好名,因使长民。好而不已,是以为国纪。」唐。尹知章。注:「其有好虚誉之名者,则择之,使为兴利者之长。好名不已,财乃弥积,故为国纪。」
分類:
国家
治理
理国
礼制
编年史
法纪
《國語辭典》:
历法(曆法)
拼音:
lì fǎ
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定岁时、节令的方法。依不同文化、时代而有分别。以太阳为基准的,称为「阳历」;以月亮为基准的,称为「阴历」。我国的农历则以阳历为主,阴历为辅,是阴阳合历。《新唐书。卷二五。历志一》:「历法尚矣,自尧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其事略见于书。」
分類:
历法
推算
日月星辰
违犯
犯法
法纪
运行
日计
计算
岁时
时间
时节
节候
《國語辭典》:
豪纵(豪縱)
拼音:
háo zòng
豪放任性,不受拘束。《宋史。卷三一七。邵亢传》:「赋诗豪纵,乡先生见者皆惊伟之。」《红楼梦》第一三回:「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分類:
骄横
豪放不羁
跋扈
不守
守法
法纪
人
《國語辭典》:
乱纪(亂紀)
拼音:
luàn jì
1.乱世。《汉书。卷二六。天文志》:「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是为乱纪,人民流亡。」
2.违反或破坏法纪。《礼记。礼运》:「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分類:
乱世
败坏
淆乱
头绪
违反
法纪
马王
《漢語大詞典》:
置闰(置閏)
设置闰月。系调整历法纪年与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差数的方法。 王国维
《观堂集林·生霸死霸考》
:“ 商 时置闰皆在岁末,故 殷墟 卜辞屡云十三月。”参见“ 闰年 ”、“ 闰月 ”。
分類:
闰月
调整
历法
法纪
纪年
与地
地球
公转
一周
时间
差数
《漢語大詞典》:
负犯(負犯)
谓违犯法纪。 唐
韩愈
《泷吏》
诗:“ 潮州 底处所,有罪乃窜流;儂幸无负犯,何由到而知。” 前蜀
杜光庭
《宣胜军使王谠为亡男昭胤明真斋词》
:“臣积生衅咎,往世寃讎,及主务以来,公私负犯,或赏刑不当,或裁断失宜,俗有怨嗟,过书阴隲。”
《宋史·道学传三·朱熹》
:“又虑其势有所偏,而因重以壅己也,则时听外廷之论,将以阴察此辈之负犯而操切之。”
分類:
违犯
犯法
法纪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