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4
词典
1
分类词汇
8
佛典
5
分类词汇
正刑
事务官
所知障
国家赔偿
双钩执笔法
鹅头执笔法
指实掌虚
五字诀
《漢語大詞典》:
正刑
(1).正常的法度。
《书·无逸》
:“乃变乱先王之正刑。” 孔颖达 疏:“变乱先王之正法。”
(2).谓正定刑律。
《
礼记·王制
》
:“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 孔颖达 疏:“正刑明辟者,谓司寇当正定刑书,明断罪法,使刑不差二,法不倾邪。”
(3).依法执行死刑。 明
沈德符
《
野获编·勋戚·嗣封建新伯
》
:“乃拟 沙 极刑,转详中丞,至 黄河 中游,忽自沉洪波,不及正刑。”
分類:
正常
依法
正定
法执
执行
法度
刑律
死刑
《国语辞典》:
事务官(事务官)
拼音:
shì wù guān
依法执行政策及推行政务的公务人员。其任用资格有一定之规定与限制,一经任用则非具有法定原因或依法定程序不得加以免职。
分类:
依法
法执
执行
行政
政策
推行
政务
公务人员
《漢語大詞典》:
所知障
佛教语。又称智障。谓以法执为主的烦恼障碍。为二障(另一为烦恼障)之一。
《
成唯识论
》
卷九:“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参见“ 法执 ”。
分類:
佛教语
法执
《國語辭典》:
法执(法執)
拼音:
fǎ zhí
大乘佛教否认外境实有,因此称执特外境实有而障碍对真理的认识为法执。《大乘入楞伽经。卷七。偈颂品第十之二》:「悟心无境界,则离于法执。」也称为「法我执」。
分類:
法执
佛教语
不知
因缘
《国语辞典》:
国家赔偿(国家赔偿)
拼音:
guó jiā péi cháng
人民因公务员违法执行职务而致自由、权利遭到侵害,或因公共设施设置或管理有欠缺而致人民生命、身体、人身自由或财产受损害时,国家均应负损害赔偿责任。
分类:
人民
公务员
违法
法执
执行
职务
自由
权利
侵害
《国语辞典》:
双钩执笔法(双钩执笔法)
拼音:
shuāng gōu zhí bǐ fǎ
一种常用的书法执笔方法。简称为「双钩」。以食指和中指勾挽笔杆,而与拇指相对著握笔的方法。也称为「鹅头执笔法」。
分类:
书法
法执
执笔
为
食指
和中
中指
笔杆
《国语辞典》:
鹅头执笔法(鹅头执笔法)
拼音:
é tóu zhí bǐ fǎ
一种常用的书法执笔方法。以食指和中指向内钩住笔,而与拇指相对著握笔的方法。因食指的指节弯起,状如鹅头而得名。也称为「双钩执笔法」。
分类:
书法
法执
执笔
食指
和中
中指
指向
《国语辞典》:
指实掌虚(指实掌虚)
拼音:
zhǐ shí zhǎng xū
书法执笔时的基本原则。即拇指、食指、中指执住笔管,无名指顶住笔管,小指紧贴无名指,起辅助作用,如此一著力,掌心空虚,运笔自能灵活自如。
分类:
书法
法执
执笔
原则
拇指
食指
中指
指执
笔管
《国语辞典》:
五字诀(五字诀)
拼音:
wǔ zì jué
唐代陆希声所传的学书法执笔要诀。即指擪、押、钩、格、抵。擪,用大拇指第一节向外接住笔管。押,食指向内押住,与拇指相对用力,支持笔身。钩,以中指向内钩。格,用无名指指甲上方与肉交际处抵住笔管,令笔向外,以调和中指向内钩之力量。抵,以小指贴住无名指,暗中加强无名指向外格之力量,以与中指之内钩相制衡。
分类:
学书
书法
法执
执笔
要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