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法士
(1).指崇尚礼法之士。荀子·劝学:“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 金 蔡松年 《和子文晚望》:“高人法士互憎爱,美酒空名谁重轻。”
(2).即法师。 唐 徐浩 《宝林寺作》诗:“赖居兹寺中,法士多瓌能。洗心听经论,礼足蠲凶灾。”参见“ 法师 ”。
《國語辭典》:法师(法師)  拼音:fǎ shī
1.精通佛法、善说教理并致力于修行传法的出家人。一般也作为对出家人的敬称。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又七月十六日,吾于孝感寺侍上真子,听契玄法师讲观音经。」
2.遵守师承。《佛开解梵志阿颰经》:「沙门所说,言必法师,其所不闻,不得意造。」
3.精通道法,可为人师或进行法事的道士。《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祠部郎中》:「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戒律师。」《水浒传》第四十七回:「说这厮也好大胆,独自一个来做细作,打扮做个解魇法师,闪入村里来。」也作「法官」。
《漢語大詞典》:十八贤(十八賢)
指 晋 庐山 白莲社中十八贤人: 慧远 法师、 刘遗民 、 雷次宗 、 周续之 、 宗炳 、 张野 、 张铨 、 西林 觉寂 大师、 东林 普济 大师、 慧持 法师、 罽宾佛驮耶舍 尊者、 罽宾佛驮跋陀罗 尊者、 慧睿 法师、 昙顺 法师、 昙恒 法师、 道炳 法师、 道敬 法师、 昙诜 法师。 唐 李群玉 《湘中别成威阇黎》诗:“愿与十八贤,同栖翠莲国。” 宋 陈舜俞 庐山记·十八贤传:“ 东林寺 旧有十八贤传,不知何人所作。” 清 潘耒 《游庐山记》:“ 佛驮耶舍 举铁如意示 慧远 , 远 不悟,拂衣去,似是宗门一流人,然亦在十八贤之数,则固同修净业者也。”参阅 晋 佚名《十八高贤传》
《漢語大詞典》:我师(我師)
(1).对道人、法师的亲切称呼。红楼梦第一回:“石头笑曰:‘我师何太痴耶!’”
(2).鸟名。详“ 我师禽 ”。
《漢語大詞典》:我师禽(我師禽)
鸟名。因鸣叫声如“我师”,故名。《增补类腋·物部上·杂载》《事物绀珠》:“我师禽出 太和山 ,良夜高峯深林中,鸣呼‘我师’,终夜不止。”
《國語辭典》:经师(經師)  拼音:jīng shī
1.职官名。旧时讲授经义的官吏。《汉书。卷一二。平帝纪》:「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
2.泛指传授学识的教师。晋。袁宏《后汉纪》卷二三:「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故欲以素丝之质,附近朱蓝耳。」
3.佛教中讲诵经文的人。
4.古代抄写经卷的人。
5.裱褙书画的人。
《國語辭典》:法名  拼音:fǎ míng
出家为僧、道时另取的名字。《西游记》第一回:「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也称为「法号」、「戒名」。
《漢語大詞典》:远公社(遠公社)
晋 慧远法师 于 庐山 东林寺 结白莲社,又名远公社。 宋 刘克庄 《风流子·白莲》词:“记 茂叔 溪头,深衣听讲,远公社里,素衲安禪。” 清 钱谦益 《甲子秋北上渡淮寄里中游好》诗之二:“逃禪定入远公社,乞食还过 漂母祠 。”
《漢語大詞典》:东林寺(東林寺)
寺名。在今 江西 庐山 。 晋 太元 中, 慧远法师 在 江州 刺史 桓伊 资助下建成。 唐 会昌 三年寺废, 大中 三年复修。 宋 改名 太平兴国寺 。解放以来,经过修葺,已成为 庐山 古迹之一。参阅全唐文卷二六四 李邕 《东林寺碑序》
《漢語大詞典》:朝讲(朝講)
(1).谓法师在早课、晨参时讲开示。 唐 无可 《送契公自桂阳赴南海》诗:“中餐 湘 鸟下,朝讲海人来。”
(2).早晨对皇帝讲读经史典籍。明史·毛纪传:“郊祀毕,请勤朝讲。”
《漢語大詞典》:讲下(講下)
讲席之下。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又七月十六日,吾於 孝感寺 悟 上真子 ,听 契玄法师 讲《观音经》。吾於讲下捨金凤釵两隻, 上真子 捨水犀合子一枚。”后为佛教对一些知名法师的尊称。
《国语辞典》:天雨花  拼音:tiān yǔ huā
1.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天而落下花朵。典出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一四。江东路。雨花台》。后以天雨花比喻打动人心。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八出:「俺如念咒,似说法。石也要点头,天雨花。」
2.书名。清初女子陶怀贞撰。三十回。为一长篇弹词。叙述明代左维明及其女仪贞等事,而以明末史事穿插其间。
《國語辭典》:高功  拼音:gāo gōng
熟悉道经,主持斋坛仪式的道士。《金瓶梅》第六五回:「斋一般还是他受,只教他请黄真人做高功就是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礼请任道元为高功,主持坛事。」
《漢語大詞典》:常宗
(1).永恒的大宗。嫡长子所传之宗,祖庙永不迁,故称。荀子·礼论:“故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坏,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别贵始。” 杨倞 注:“继别子之后,为族人所常宗,百世不迁之大宗也。”史记·礼书:“大夫士有常宗,所以辨贵贱。”参见“ 大宗 ”。
(2).佛教语。 耆闍法师 所立六宗之一。
《國語辭典》:大宗  拼音:dà zōng
1.大族世家。《诗经。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魏书。卷七五。尔朱彦伯传》:「仲远天性贪暴,大宗富族,诬之以反,殁其家口。」
2.周代宗法体系中,以始祖的嫡长为大宗,其他为小宗。《礼记。大传》「有百世不迁之宗」句下唐。孔颖达。正义:「有百世不迁之宗者,谓大宗也。……大宗是远祖之正体。」
3.大批。如:「大宗邮件」、「这一大宗货物,将运往美国外销。」
《国语辞典》:大法师(大法师)  拼音:dà fǎ shī
名气很大或法力高强的法师。如:「在部落社会中,大法师的地位仅次于酋长。」
《漢語大詞典》:踽步
(1).慢步貌。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在少年场中,纤腰踽步,亦自楚楚。” 清 黄景仁 《城南晚步》诗:“踽步惨无懌,寓睫万感交。”
(2).踱步貌。特指道士、法师作法时的步法。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杂记》:“夫人率婢妇隐屏后窥之,方踽步间,大风骤起,飞尘瞇目,而烛不灭。” 梁启超 《新民说》九:“义和团法师之被髮、仗剑、踽步,念念有词也,听者苟一用其思索焉,则其中自必有可疑者存。”
《國語辭典》:唐三藏  拼音:táng sān zàng
中国古代小说中对唐代高僧玄奘的别称。《西游记》第九七回:「唐三藏战战兢兢,滴泪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