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99
词典
5
分类词汇
194
共199,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英规
楷式
垂则
章法
论法
往则
违经
死法
五则
方道
辞条
琴理
律法
常论
故训
《漢語大詞典》:
英规(英規)
优良的法则;明智的策略。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让九锡第二表》
:“伏愿陛下远牵雄范,近览英规,凭霞停詔,临风輟恩。”
《
陈书·高祖纪上
》
:“英规潜运,大略川迴。” 唐
宋之问
《送合宫苏明府颋》
诗:“鉉府诞英规,公才天下知。”
分類:
优良
法则
明智
策略
《國語辭典》:
楷式
拼音:
kǎi shì
众人效法遵行的准则。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自两汉文明,楷式昭备,蔼蔼多士,发言盈庭。」
分類:
法则
典范
《漢語大詞典》:
垂则(垂則)
垂示法则。
《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
》
:“垂则列妾,使有法焉。” 颜师古 注:“言垂法於后宫,使皆遵行也。”
《
后汉书·李固传
》
:“明将军望尊位显,当以天下为忧,崇尚谦省,垂则万方。” 三国 魏
刘劭
《
人物志·流业
》
:“术家之流,不能创制垂则。” 章炳麟
《学变》
:“ 董仲舒 以阴阳定法令,垂则博士,教皇也。”
分類:
垂示
示法
法则
《國語辭典》:
章法
拼音:
zhāng fǎ
1.文章的组织布局。如:「章法谨严」、「不成章法」。
2.印章上印文安排的方法。如:「汉印的章法方正匀稳,平实厚重。」
3.做事的步骤及规则。如:「遇事要沉静,不要乱了章法。」
分類:
章法
诗文
古历
办事
历法
法名
布局
程序
谋篇
法则
七个
闰月
《漢語大詞典》:
论法(論法)
(1).讨论法律。 北齐
刘昼
《
新论·法术
》
:“今法者则溺於古律,儒者则拘於旧礼,而不识情移法宜变改也。此可与守法而施教,不可与论法而立教。”
(2).依法处置。 元
柳贯
《元故义乌县主簿张公墓碑铭》
:“比境有疑狱当讞,輒移府君就鞠,虽鉤得其情,而论法常务平允。”
(3).论说推理的法则。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第三章第二节:“但其多言天鬼,颇及他界,肇创论法,渐阐哲理。”
分類:
依法
讨论
论说
处置
法律
推理
法则
《漢語大詞典》:
往则(往則)
往昔的法则。 唐
柳宗元
《闵生赋》
:“列往则以考己兮,指斗极以自陈。”
分類:
往昔
法则
《漢語大詞典》:
违经(違經)
违背义理、法则。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
:“夫 河 者水阴, 四瀆 之长,今乃大决,没漂陵邑,斯昭阴盛盈溢,违经絶纪之应也。” 北齐
颜之推
《
颜氏家训·省事
》
:“用疏则藏奸而不信,用密则任数而违经。”
分類:
违背
义理
法则
《漢語大詞典》:
死法
(1).一成不变的方法。 宋
叶梦得
《
石林诗话
》
卷中:“今人多取其已用字模放用之,偃蹇狭陋,尽成死法,不知意与境会,言中其节,凡字皆可用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
:“岂有执死法为文,而能见赏於人,相传於后者乎?”
(2).指过时的方法、法则。 黄人
《〈清文汇〉序》
:“徇古文之虚名以求文,则文之实丧,泥古人之死法以衡文,则文之义荒。”
分類:
一成不变
过时
法则
《漢語大詞典》:
五则(五則)
(1).指衡量事物的五个标准。
《
汉书·律历志上
》
:“权与物钧而生衡,衡运生规,规圜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準,準正则平衡而钧权矣。是为五则。”
(2).谓帝王应恪守的五项法则。
《
国语·周语下
》
:“上不象天,而下不仪地,中不和民,而方不顺时,不共神祇,而蔑弃五则。” 韦昭 注:“则,法也。谓象天、仪地、和民、顺时、共神也。”
分類:
帝王
衡量
恪守
五个
五项
标准
法则
《漢語大詞典》:
方道
(1).犹并道。谓在道路上并排行进。
《
南史·宋纪上·武帝
》
:“明旦, 恢 众五千,方道而进,每 晋 使将到,輒復如之。”
《
南史·宋纪上·冯道根传
》
:“ 汮水 急,不如悉弃船於 酇城 ,方道步进。”
(2).指关于坤、地的道理、法则。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杂说》
:“天用其圆,地用其方。圆道主於生,方道主於成。”
分類:
方道
道路
道理
并排
排行
法则
《國語辭典》:
辞条(辭條)
拼音:
cí tiáo
1.辞藻条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既有佳致,兼辞条丰蔚,甚足以动心骇听。」也作「辞理」。
2.词典编辑所收集的辞目。也作「词条」。
分類:
离开
辞藻
树枝
作文章
法则
《漢語大詞典》:
琴理
关于弹琴的道理、法则。 宋 程正敏
《剡溪野语》
:“ 范文正 尝问琴理於 崔遵度 , 崔 曰:‘清丽而婉,和润而远。’”
《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惟恐你不知琴理,若讲得有理,就不做官,亦非大事。”
《
红楼梦
》
第八六回:“上头讲的琴理甚通,手法説的也明白。”
分類:
弹琴
道理
法则
《國語辭典》:
律法
拼音:
lǜ fǎ
法律。
分類:
律法
规律
律吕
法律
格律
法则
《漢語大詞典》:
常论(常論)
(1).指普遍适用的道理和法则。
《
后汉书·王符传
》
:“国以贤兴,以諂衰;君以忠安,以佞危。此古今之常论,而时所共知也。”
(2).平庸的言论。
《
汉书·谷永传
》
:“背可惧之大异,问不急之常论。” 章炳麟
《论式》
:“游谈恣肆而无法程,常论宽缓而无攻守。”
分類:
平庸
普遍
言论
适用
道理
法则
《漢語大詞典》:
故训(故訓)
(1).古训。先代留下的法则。
《
诗·大雅·烝民
》
“古训是式,威义是力” 汉 郑玄 笺:“故训,先王之遗典也。” 南朝 梁武帝
《谥始兴王憺册》
:“方轨往贤,稽择故训;鸿名美义,允臻其极。”
(2).训诂。
《
汉书·艺文志
》
:“
《毛诗故训传》
三十卷。” 宋
洪迈
《
容斋四笔·诸家经学兴废
》
:“
《
毛诗
》
者出於 河间 人 大毛公 ,为之故训,以授 小毛公 。”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
:“百年以来,学者讲求形声故训,专治
《
説文
》
,多宗 许 郑 ,少谈 杜 马 。”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
:“夫如是,则虽有故训疏义之勤,而於古人詔示来学之旨,愈益晦矣。”
分類:
训诂
古训
先代
代留
留下
法则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