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渗泄(滲洩)
见“ 渗洩 ”。
亦作“ 渗泄 ”。
(1).泄露;泄漏。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 韩 魏 二君,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洩。” 明 唐顺之 《赠蔡年兄道卿序》:“夫聚其全气与力,无所渗洩而一以输之於道,至於久而未有闻焉者,吾不信也。”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三》:“生气渗泄,外强中乾,而仁之存者寡矣。”
(2).指侵蚀财货。《元典章·户部八·市舶》:“如曾停泊他处,将贩到物货转变渗泄作弊,及抄填不尽或因事发露到官,即从漏舶法断没。”
(3).中医谓利尿。《素问·至真要大论》:“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王冰 注:“渗泄,小便也。”《元史·方技传·李杲》:“今用渗泄之剂而病亦甚者,是气不化也。”
亦作“ 渗泄 ”。
(1).泄露;泄漏。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 韩 魏 二君,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洩。” 明 唐顺之 《赠蔡年兄道卿序》:“夫聚其全气与力,无所渗洩而一以输之於道,至於久而未有闻焉者,吾不信也。”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三》:“生气渗泄,外强中乾,而仁之存者寡矣。”
(2).指侵蚀财货。《元典章·户部八·市舶》:“如曾停泊他处,将贩到物货转变渗泄作弊,及抄填不尽或因事发露到官,即从漏舶法断没。”
(3).中医谓利尿。《素问·至真要大论》:“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王冰 注:“渗泄,小便也。”《元史·方技传·李杲》:“今用渗泄之剂而病亦甚者,是气不化也。”
《國語辭典》:透漏 拼音:tòu lòu
1.露出。宋。莫将 木兰花。清姿自是生寒瘦词:「清姿自是生寒瘦,更在春前并腊后。谁教六出巧遮藏,争似一番先透漏。」
2.泄漏。如:「他口风很紧,半点都不肯透漏。」《红楼梦》第九一回:「因怕金桂拿他,所以不敢透漏。今见金桂所为先已开了端了,他便乐得借风使船,先弄薛蝌到手,不怕金桂不依,所以用言挑拨。」
3.疏忽,被人乘虚而入。《宋史。卷一九○。兵志四》:「私立赏罚,严于官府,分番巡逻,铺屋相望,若透漏北贼及本土强盗不获,其当番人皆有重罚。」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恐怕边关透漏,央及家人奔骤。似箭穿著雁口,没个人敢咳嗽。」
4.遗落。《朱子全书。卷二。学二。存养》:「心体通有无,该动静,故工夫亦通有无,该动静,方无透漏。」
2.泄漏。如:「他口风很紧,半点都不肯透漏。」《红楼梦》第九一回:「因怕金桂拿他,所以不敢透漏。今见金桂所为先已开了端了,他便乐得借风使船,先弄薛蝌到手,不怕金桂不依,所以用言挑拨。」
3.疏忽,被人乘虚而入。《宋史。卷一九○。兵志四》:「私立赏罚,严于官府,分番巡逻,铺屋相望,若透漏北贼及本土强盗不获,其当番人皆有重罚。」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恐怕边关透漏,央及家人奔骤。似箭穿著雁口,没个人敢咳嗽。」
4.遗落。《朱子全书。卷二。学二。存养》:「心体通有无,该动静,故工夫亦通有无,该动静,方无透漏。」
《漢語大詞典》:漏言
(1).泄漏密言或情况。《穀梁传·文公六年》:“ 襄公 死, 处父 主竟上事, 夜姑 使人杀之。君漏言也。”《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时 许 帝尚存,故羣下不敢漏言。” 唐 蒋防 《霍小玉传》:“生自以孤负盟约,大愆迴期,寂不知闻,欲断其望,遥託亲故,不遗漏言。”
(2).引申为失言。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戊子秋,余以漏言获谴,狱颇急。”
(2).引申为失言。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戊子秋,余以漏言获谴,狱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