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露冕
《漢語大詞典》:德声(德聲)
(1).仁德的声誉。古代多用以称颂官吏治政。《文选·曹植〈又赠丁仪王粲〉诗》:“君子在末位,不能歌德声。” 李善 注:“德声,谓 太祖 令德之声也。”《隋书·百官志下》:“又有特进、左右光禄大夫……并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 宋 叶适 《修职郎吴君墓志铭》:“摄 大冶县 ,慕其德声,不言而化。”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武虚谷》:“﹝ 武虚谷 ﹞任 山东 博山县 县令,有德声。”
(2).指美好的声誉。 晋 张华 《励志诗》之七:“勉尔含弘,以隆德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僧锺》:“帝以 钟 有德声,敕令酬对,往復移时,言无失厝。”
(3).合乎仁德的言谈。 唐 韩愈 《祭穆员外文》:“诲余以义,復我以诚。终日以语,无非德声。”
(2).指美好的声誉。 晋 张华 《励志诗》之七:“勉尔含弘,以隆德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僧锺》:“帝以 钟 有德声,敕令酬对,往復移时,言无失厝。”
(3).合乎仁德的言谈。 唐 韩愈 《祭穆员外文》:“诲余以义,復我以诚。终日以语,无非德声。”
《漢語大詞典》:办治(辦治)
(1).谓治政有方。《新唐书·李元紘传》:“改 好畤 令,迁 润州 司马,以办治得名。”《宋史·沈立传》:“居职办治,加赐金,数詔嘉之。” 宋 周必大 《跋临江军任诏盘园高风堂记》:“ 任侯 子 严 ,出于名家,少年已负雋声,下笔輒数百言,涖官所至办治。”
(2).指事情办成,办好。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事以办治。”
(2).指事情办成,办好。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事以办治。”
《漢語大詞典》:理体(理體)
(1).犹事理。《后汉书·儒林传下·李育》:“﹝ 李育 ﹞尝读《左氏传》,虽乐文采,然谓不得圣人深意,以为前世 陈元 、 范升 之徒,更相非折,而多引图讖,不据理体,於是作《难左氏义》四十一事。”
(2).治政之体要。《北齐书·源彪传》:“度支尚书 元脩伯 , 魏 文成皇帝 之后,清素寡欲,明识理体。”《旧唐书·辛替否传》:“若以造寺必为其理体,养人不足以经邦,则 殷 周 已往皆暗乱, 汉 魏 已降皆圣明。”《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理体,犹言治体也,避 高宗 讳,以‘治’为‘理’。” 宋 王谠 《唐语林·言语》:“ 魏 徵 陈古今理体,言太平可致, 太宗 纳其言。”《元典章·刑部二·禁治游街等例》:“游街拷掠,诚非理体;若不禁治,枉伤人命,关係非轻。”
(3).论说体裁。 唐 李华 《〈萧颖士文集〉序》:“ 贾谊 文词最正,近於理体。”
(2).治政之体要。《北齐书·源彪传》:“度支尚书 元脩伯 , 魏 文成皇帝 之后,清素寡欲,明识理体。”《旧唐书·辛替否传》:“若以造寺必为其理体,养人不足以经邦,则 殷 周 已往皆暗乱, 汉 魏 已降皆圣明。”《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理体,犹言治体也,避 高宗 讳,以‘治’为‘理’。” 宋 王谠 《唐语林·言语》:“ 魏 徵 陈古今理体,言太平可致, 太宗 纳其言。”《元典章·刑部二·禁治游街等例》:“游街拷掠,诚非理体;若不禁治,枉伤人命,关係非轻。”
(3).论说体裁。 唐 李华 《〈萧颖士文集〉序》:“ 贾谊 文词最正,近於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