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东河(東河)
(1). 战国 秦 汉 时, 黄河 自今 河南 武陟县 以下略呈南北流向一段,称 东河 。与 晋 陕 间北南流向一段称 西河 相对。《礼记·王制》:“自 东河 至於 东海 ,千里而遥。” 郑玄 注:“ 徐州 域。”《礼记·王制》:“自 东河 至於 西河 ,千里而近。” 郑玄 注:“亦 冀州 域。”《史记·夏本纪》“ 禹 行自 冀州 始” 唐 张守节 正义:“ 黄河 自 胜州 东,直南至 华阴 ,即东至 怀州 南,又东北至 平州 碣石山 入海也。 东河 之西, 西河 之东, 南河 之北,皆 冀州 也。”参见“ 两河 ”。
(2). 清 雍正 七年(1729年)改河道副总督为 河南 山东 河道总督(通称河东河道总督),专司 河南 山东 两省境内 黄河 、 运河 等的防治事宜。其所管辖的诸河流统称“东河”。参阅《清史稿·职官志三·总督》。
(2). 清 雍正 七年(1729年)改河道副总督为 河南 山东 河道总督(通称河东河道总督),专司 河南 山东 两省境内 黄河 、 运河 等的防治事宜。其所管辖的诸河流统称“东河”。参阅《清史稿·职官志三·总督》。
《漢語大詞典》:两河(兩河)
(1). 战国 秦 汉 时, 黄河 自今 河南 武陟县 以下东北流,经 山东省 西北隅北折至 河北 沧县 东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与上游今 晋 陕 间的北南流向一段东西相对,当时合称“两河”。《吕氏春秋·有始》:“ 两河 之间为 冀州 , 晋 也。” 唐 孔颖达 《毛诗正义序》:“ 晋 宋 二 萧 之世,其道大行; 齐 魏 两河 之间,兹风不坠。”
(2). 唐 安 史 之乱后,称 河南 河北 二道为 两河 。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况今 元济 承宗 尚未擒灭, 两河 之地太半未收。” 清 吴伟业 《武林谒同门张石平》:“二室才名官万石, 两河 财赋导 三江 。”
(3). 宋 称 河北 河东 地区为 两河 。《宋史·李纲传》:“莫若於 河北 置招抚司, 河东 置经制司,择有材略者为之使,宣諭天子恩德、所以不忍弃 两河 於敌国之意。” 清 钱谦益 《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绝句》之一:“ 两河 三镇 全输却,残局休论 十六州 。” 邓方 《论诗》:“哀哀望 两河 ,独使人肺酸。”
(2). 唐 安 史 之乱后,称 河南 河北 二道为 两河 。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况今 元济 承宗 尚未擒灭, 两河 之地太半未收。” 清 吴伟业 《武林谒同门张石平》:“二室才名官万石, 两河 财赋导 三江 。”
(3). 宋 称 河北 河东 地区为 两河 。《宋史·李纲传》:“莫若於 河北 置招抚司, 河东 置经制司,择有材略者为之使,宣諭天子恩德、所以不忍弃 两河 於敌国之意。” 清 钱谦益 《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绝句》之一:“ 两河 三镇 全输却,残局休论 十六州 。” 邓方 《论诗》:“哀哀望 两河 ,独使人肺酸。”
《骈字类编》:河出
史记大宛传赞见山海下洛水经注见昆山下
又易系辞传河出图 出书圣人则之
又易系辞传河出图 出书圣人则之
《骈字类编》:河州
唐 吕温 题河州赤岸桥 左南桥上见河州,遗老相依赤岸头。
《漢語大詞典》:观河(觀河)
《骈字类编》:河渚
宋书孝武帝纪方今息警夷嶂恬波河渚栈山航海乡风慕义化民成俗兹时笃矣
又符瑞志尧择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相谓曰河图将来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黄姚五老因飞为流星上入昴间唐书窦建德传时鄃人张金称亦结众万馀依河渚 修人高士达兵千馀屯清河鄙上诸盗往来漳南者多剽杀人焚乡聚独不入建德闾 水经河水又北薄骨立镇城注城在河渚上赫连果城也桑果馀林仍列洲上尉云笈七签四圣禀其神灵五老现于河渚 沈约太 王俭碑公深睹兴废妙识人英察荣光于河渚攀龙翼于云汉勤徐陵梁禅陈策文南观河渚东沈刻璧精华既竭耄 已倦则抗首而笑唯贤是与䜎然作歌简能斯授
又符瑞志尧择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相谓曰河图将来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黄姚五老因飞为流星上入昴间唐书窦建德传时鄃人张金称亦结众万馀依河渚 修人高士达兵千馀屯清河鄙上诸盗往来漳南者多剽杀人焚乡聚独不入建德闾 水经河水又北薄骨立镇城注城在河渚上赫连果城也桑果馀林仍列洲上尉云笈七签四圣禀其神灵五老现于河渚 沈约太 王俭碑公深睹兴废妙识人英察荣光于河渚攀龙翼于云汉勤徐陵梁禅陈策文南观河渚东沈刻璧精华既竭耄 已倦则抗首而笑唯贤是与䜎然作歌简能斯授
《漢語大詞典》:河阴(河陰)
黄河 南岸之地。《国语·晋语九》:“与 鼓子 田於 河 阴,使 夙沙釐 相之。” 韦昭 注:“ 河 阴, 晋 河 南之田。”《文选·陆机〈赠冯文罴〉诗》:“发軫清 洛 汭,驱马 大河 阴。” 李善 注引《穀梁传》:“水南曰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