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11,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1  62  63  6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河里孩儿岸上娘
河里淹死是会水的
河厉
河溓海晏
河溓海夷
河落海干
河鳗
河漫滩
河门海口
河姆渡文化
河目龟文
河目海口
河牧
河南梆子
河南坠子
《國語辭典》:河里孩儿岸上娘(河裡孩兒岸上娘)  拼音:hé lǐ hái ér àn shàng niáng
孩子溺水在河里,岸上的亲娘却无法搭救。比喻眼看亲人受苦而毫无办法。元。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做儿的上法场,做娘的痛著忙,抵多少河里孩儿岸上娘。」
《國語辭典》:河里淹死是会水的(河裡淹死是會水的)  拼音:hé lǐ yān sǐ shì huì shuǐ de
(谚语)不会游泳的人根本不敢下水,所以不会淹死;会淹死在河里的反而是善于游泳的人。比喻越是有本领的人,反而容易因疏忽大意而遭到失败。《三侠五义》第八八回:「俗语说的好:『惯骑马的惯跌跤,河里淹死是会水的。』焉知他不是艺高人胆大,阳沟里会翻船,也是有的。」
《骈字类编》:河厉(河厉)
水经注:按叚国沙州记曰: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长一百五十丈,勾栏甚严饰。
《漢語大詞典》:河溓海晏
见“ 河溓海夷 ”。
《漢語大詞典》:河溓海夷
犹言河清海晏。《宋书·礼志三》:“故精纬上灵,动殖下瑞,诸侯轨道,河溓海夷。”亦作“ 河溓海晏 ”。 唐 陈集源 《龙龛道场铭序》:“地平天成,河溓海晏。”
《漢語大詞典》:河溓海夷
犹言河清海晏。《宋书·礼志三》:“故精纬上灵,动殖下瑞,诸侯轨道,河溓海夷。”亦作“ 河溓海晏 ”。 唐 陈集源 《龙龛道场铭序》:“地平天成,河溓海晏。”
《漢語大詞典》:河落海干(河落海乾)
见“ 河涸海乾 ”。
《漢語大詞典》:河鳗
即“鳗鲡”。
《國語辭典》:河漫滩(河漫灘)  拼音:hé màn tān
河道两旁由洪水淤积而成的平坦地,枯水期露出水面,丰水期则常被淹没。常被开发为农地。如:「这块河漫滩很肥沃,可以种植一些蔬菜。」
《漢語大詞典》:河门海口(河門海口)
比喻说大话。 元 无名氏 《午时牌》第二折:“你忒河门海口,不要我拣好的,我不道的拣好的去哩。”
分類:说大话
《漢語大詞典》:河姆渡文化
我国 长江 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典型遗址为 浙江省 馀姚县 河姆渡 遗址的三、四层。发现了“干栏”式建筑遗迹,梁柱间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具有相当成熟的木构技术。生产工具有伐木用的石斧、石凿,农耕用的骨耜和狩猎用的骨镞等。陶器为黑陶,造型简单,主要是釜、钵、罐、盆、盘等五种,有类似鼎足的支座,但没有豆、鼎等器,陶器上广泛应用了绳纹和刻画动植物形象的花纹。同时发现了大量稻谷遗迹,说明农业已成为当时的主要经济部门。还饲养了狗、猪和水牛等家畜。据碳-14法测定, 河姆渡 三、四层的年代,约为公元前四千八百多年。
《漢語大詞典》:河目龟文(河目龜文)
古指公侯外貌。文选·刘孝标〈辩命论〉:“河目龟文,公侯之相。” 李周翰 注:“目上下正平曰河目,龟文谓足有龟文也。”
分類:公侯外貌
《漢語大詞典》:河目海口
上下眶平正而长的眼睛,大而深的口。古以为圣贤相貌。《诗·大雅·生民》“ 后稷 呱矣” 唐 孔颖达 疏:“异之於人,犹有奇表异相,若 孔子 之河目海口, 文王 之四乳龙颜之类。” 明 无名氏 《四贤记·社会》:“ 弓伯长 河目海口,食禄千鐘。”
《骈字类编》:河牧
水经注:浮水故渎又东径河牧城,而东北出河牧。注:郡国志曰:卫国姚姓,有河牧城。
《國語辭典》:河南梆子  拼音:hé nán bāng zi
河南地方戏曲。流行于河南全省和陕西、山西等地。梆子腔的一种,演唱时以硬木梆子按拍,节奏鲜明。也称为「豫剧」。
《國語辭典》:豫剧(豫劇)  拼音:yù jù
流行于河南全省和陕西、山西等地的剧种,属于梆子腔的一种。演唱时以硬木梆子按拍,节奏鲜明。也称为「河南梆子」。
《國語辭典》:河南坠子(河南墜子)  拼音:hé nán zhuì zi
河南地方戏曲。起源于河南和皖北的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流行于河南及邻近各省。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二人对唱,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伴奏者拉坠琴,并用脚踏的梆子打节拍。唱词基本为七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