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三弦书(三弦书)  拼音:sān xián shū
一种说唱艺术。流行于河南,初为一人腿缚节子,怀抱三弦自弹自唱,后发展为一至三人演唱,演唱者自击小铜钹或八角鼓,旁有三弦或坠胡伴奏。
《国语辞典》:疏勒县(疏勒县)  拼音:shū lè xiàn
县名。位于新疆喀什噶尔河南岸,为南疆最大绿洲中心,也是通中亚的门户。
《国语辞典》:苏伊士(苏伊士)  拼音:sū yī shì
Suez
城市名。位于苏伊士湾顶端和苏伊士运河南端。面积约一万七千八百四十平方公里。苏伊士运河开放后,此地已成为埃及的一个重要运输港。也作「苏彝士」。
《漢語大詞典》:妇好墓(婦好墓)
即 殷墟 五号墓。在 河南 安阳 小屯村 西北,为 商 代后期奴隶主贵族墓葬。根据其形制和铜器铭文中“妇好”和“司母辛”所占的重要地位,一般认为墓主应是甲骨文所载 商王 武丁 诸妇之一的 妇好 。如考证不误,则此墓当为目前唯一能够同历史文献和甲骨文联系起来,并推定具体墓主的 殷 代墓葬,对历史考古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漢語大詞典》:逢池
古泽名。在今 河南 开封 东南。汉书·地理志上:“ 逢池 在东北,或曰 宋 之 逢泽 也。”参见“ 逢泽 ”。
《漢語大詞典》:逢泽(逢澤)
(1).古泽薮名。在今 河南 商丘 南,古 睢水 所积。 春秋 宋 地。
(2).古泽薮名。在今 河南 开封 东南。 战国 魏 地。本 逢忌 之薮, 惠王 废以赐民。公元前344年 惠王 会 韩 宋 卫 鲁 等诸侯及 秦公子 于此。汉书·地理志作 逢池 。水经注又称 百尺陂 。上承自今 中牟 南东流的古 鲁沟 水。东北流为 新沟 注入古 渠水 。 唐 宋 时尚见于记载,今已堙废。
《漢語大詞典》:高楼寨之战
又称“曹州之战”。1864年捻军在河南击败清钦差大臣僧格林沁军后,主动向山东曹州(治今菏泽)转移。次年5月,捻军在曹州西北高楼寨(今高庄集)用步兵正面阻击,骑兵向两侧包围。此役围歼清军七千余人,僧格林沁被击毙。
《漢語大詞典》:皋鼬
古地名。 春秋 时 郑 地。故地在今 河南省 临颍县 。春秋·定公四年:“五月,公及诸侯盟于 皋鼬 。”一本作“皋鼬。”
《漢語大詞典》:郖津
古渡口名。 黄河 在 河南 与 山西 之间的渡口。 隋 末置 郖津关 , 唐 废关置津,俗称 郖津渡 。在今 河南省 灵宝县 西北。三国志·魏志·杜畿传:“遂诡道从 郖津 度。”
《漢語大詞典》:浢津
古 黄河 渡口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灵宝县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余按, 河 之南畔夹侧水濆有津,谓之 浢津 。 河北县 有 浢水 ,南入于 河 , 河水 故有 浢津 之名。”浢,一本作“ 郖 ”。
《漢語大詞典》:芳蔬园(芳蔬園)
晋 代园圃名。旧址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咸寧 四年,立 芳蔬园 於 金墉城 东,多种异菜。”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 晋 时有 芳蔬园 ,在 金墉 之东。”
《漢語大詞典》:黄泛区(黄泛區)
黄河 泛滥区域。一般指1938年6月 河南省 郑州市 附近的 花园口 堤岸遭到破坏后的受灾地区。其时 黄河 水沿 贾鲁河 入 颍河 及 西淝河 注入 淮河 ,淹没 河南 、 安徽 及 江苏 三省所属四十四县。 陈毅 《过黄泛区书所见》诗:“一过 黄 泛区,水茫茫。陷泥过膝及腰腹,人马欲渡川无梁。”
《漢語大詞典》:踖陵
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潢川县 西南。左传·庄公十九年:“遂伐 黄 ,败 黄 师于 踖陵 。” 杨伯峻 注:“踖音鹊,又音积。 踖陵 , 黄国 地名。当在今 潢川县 西南境。”
《國語辭典》:鼓子曲  拼音:gǔ zi qǔ
一种曲艺。表演者以坐唱为主,并兼操作乐器。伴奏乐器有三弦、琵琶、月琴、筝等弹拨乐器与檀板、八角鼓等打击乐器。也称为「大调曲子」。
《國語辭典》:河南坠子(河南墜子)  拼音:hé nán zhuì zi
河南地方戏曲。起源于河南和皖北的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流行于河南及邻近各省。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二人对唱,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伴奏者拉坠琴,并用脚踏的梆子打节拍。唱词基本为七字句。
《國語辭典》:河阳一县花(河陽一縣花)  拼音:hé yáng yī xiàn huā
晋朝潘岳曾任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县令,于县城内遍植桃李花,传为美谈。宋。叶庭圭《海录碎事。卷一二。臣职部下。县令门》:「河阳一县花: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后借写花美。北周。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