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3,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应玚
阿对泉
夹马营
李商隐
大騩
显陵
陆浑山
修鱼
牖里
甲马营
冥山
吕不韦
相国寺
直辕
鸿池
《国语辞典》:应玚(应玚)  拼音:yìng yáng
人名。(西元?~217)字德琏,三国魏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人。有文才学识,曹操曾召为丞相掾属。为建安七子之一。
《漢語大詞典》:阿对泉(阿對泉)
泉名。在今 河南省 灵宝县 。 汉 杨震 家僮 阿对 尝引此泉灌蔬,故名。 唐 吴融 《阌乡寓居·阿对泉》诗:“ 五陵 年少如相问, 阿对泉 头一布衣。”自注:“ 阿对 是 杨伯起 家僮,尝引泉灌蔬。泉至今在。”
《漢語大詞典》:夹马营(夾馬營)
地名。在 河南 洛阳市 东北。相传 宋太祖 赵匡胤 生于此。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府·洛阳县》:“ 夹马营 ,在府东北二十里, 朱梁 开平 初,置营于此…… 宋太祖 诞生焉。 真宗 时建为 应天寺 ,后又改为 发祥寺 。”
《国语辞典》:李商隐(李商隐)  拼音:lǐ shāng yǐn
人名。(西元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唐代著名诗人。工诗文,文采瑰丽,喜用典故,句意多隐晦迷离。其〈咏史〉、〈吊古〉诗,怀古伤今,言语有味,〈锦瑟〉、〈无题〉诗,隐晦迷离,更是名篇。著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
《漢語大詞典》:大騩
山名。在今 河南 新郑县 西南。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三十里,曰 大騩之山 ,其阴多铁。”汉书·地理志上:“﹝ 河南郡 ﹞ 密 ,故国。有 大騩山 , 潩水 所出。” 宋 王孝友 《丰水赋》:“命 干将 於 吴 产,资 越 工於 欧冶 。凿 大騩 以出鋌,訹 风胡 而定价。” 明 刘基 《雪鹤篇赠詹同文》诗:“朝游明星夕 大騩 ,腾光躡景超巍巍。”
《漢語大詞典》:显陵(顯陵)
(1). 五代 晋高祖 陵。在今 河南省 宜阳县 西北。新五代史·晋出帝纪:“十一月……庚寅,葬 圣文章武孝皇帝 于 显陵 。” 徐无党 注:“陵在 河南 寿安县 。”
(2). 辽世宗 陵。在今 辽宁省 北镇县 医巫闾山 。辽史·世宗纪:“ 应历 元年,葬於 显州 西山 ,陵曰 显陵 。”
(3). 明 兴献皇帝 陵。在今 湖北省 钟祥市 东。明史·世宗纪:“﹝十八年三月﹞辛巳,謁 显陵 。”
《漢語大詞典》:陆浑山(陸渾山)
山名。在 河南 洛阳 。 唐 杜甫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诗之一:“远闻 房太尉 ,归葬 陆浑山 。” 仇兆鳌 注:“《十道志》:‘ 陆浑山 在 洛阳 。’”
《漢語大詞典》:修鱼
见“脩鱼”。
(1).地名。在今河南原武县东。 2.复姓。秦之先祖有修鱼氏。见《史记。秦本记》。
《漢語大詞典》:脩鱼(脩魚)
(1).地名。在今 河南 原武县 东。史记·韩世家:“十六年, 秦 败我 脩鱼 。”
(2).复姓。 秦 之先祖有 脩鱼 氏。见史记·秦本记
《国语辞典》:牖里  拼音:yǒu lǐ
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为商纣囚禁文王的地方。也作「羑里」。
《漢語大詞典》:甲马营(甲馬營)
古军营名。在今 河南 洛阳 城外。 宋太祖 赵匡胤 出生于此。后用以指其微时所处之环境。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三:“本朝自祖宗以俭德垂世,故 艺祖 之训,曰:‘当思在 甲马营 时可也。’”按,《宋史·太祖纪一》作“夹马营”。
《漢語大詞典》:冥山
(1).北海山名。庄子·天运:“夫南行者至於 郢 ,北面而不见 冥山 ,是何也?则去之远也。”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云:“ 冥山 ,北海山名。” 郭象 注:“ 冥山 在乎北极,而南行以观之……故 郢 虽见,而愈远冥。”后以喻预期的目标。 清 姚鼐 《〈老子章义〉序》:“南行者久而不见 冥山 ,求之过也。”
(2).即今 石城山 。在 河南 信阳县 。战国策·韩策一:“ 韩 卒之剑戟,皆出於 冥山 、 棠谿 、 墨阳 、 合伯膊 。”
《國語辭典》:吕不韦(呂不韋)  拼音:lǚ bù wéi
人名。(西元前?~235)战国时秦人。本为商贾,因有功于秦庄襄王,而为秦相,后封文信侯。曾以有孕之姬献给庄襄王,生子政,即秦始皇。始皇时尊为仲父,后与太后私通,畏罪自杀。居相位时,曾使门客著《吕氏春秋》一书。
《漢語大詞典》:相国寺(相國寺)
在今 河南省 开封市 内。本名 建国寺 , 北齐 天保 六年建。 唐 睿宗 时改名 相国寺 。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真坛净社·相国寺:“ 唐 房僚 《石幢记》曰: 相国寺 肇自 中宗 叶梦,始置於兹。 宋敏求 《东京记》曰:本 北齐 大建国寺 ,后废。 唐 为 郑审 宅,因病捨为 招提坊 。 神龙 二年,僧 惠云 建为寺。 延和 元年, 睿宗 以旧封 相王 ,因改为 相国寺 。《宋朝会要》曰: 至道 中, 太宗 御题额易曰 大相国寺 。”
《漢語大詞典》:直辕(直轅)
古隘道名。 春秋 时要塞,在今 河南 信阳 南 豫 鄂 界上。即 义阳 三关中的 黄岘关 (今 九里关 )。一说即 武阳关 。
《漢語大詞典》:鸿池(鴻池)
池名。故址在今 河南 洛阳 东二十里。后汉书·百官志三:“ 鸿池 ,池名,在 雒阳 东二十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穀水 又东注 鸿池陂 。”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下 鸿池 而莲散,上 爵臺 而云生。” 唐高宗 《颁行新令制》:“ 鸿池 衍誥,统理详密;螭钮腾文,规模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