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沮泽(沮澤)  拼音:jù zé
水草丛生的地方。《礼记。王制》:「山川沮泽,时四时。」《文选。左思。蜀都赋》:「潜龙蟠于沮泽,应鸣鼓而兴雨。」
《國語辭典》:沮坏(沮壞)  拼音:jǔ huài
败坏。汉。刘向《说苑。卷九。正谏》:「木梗谓土耦人曰:『子先土也,持子以为耦人,遇天大雨,水潦并至,子必沮坏。』」《明史。卷一六七。邝野传》:「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钞法为豪民沮坏,帝遗野廉视。」
《國語辭典》:沮遏  拼音:jǔ è
阻挠遏止。唐。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分類:阻止遏制
《漢語大詞典》:摧沮
(1).犹沮丧。 唐 康骈 剧谈录·袁相雪换金县令:“宰邑者为众所挤,摧沮莫能自白。” 宋 王谠 唐语林·贤媛:“ 煬帝 目上( 李渊 ),呼为阿婆面。上不懌,归家色犹摧沮。”《歧路灯》第七一回:“门外索讨,也难作摧沮败兴之诗。”
(2).挫折阻挠。 明 张敬修 《文忠公行实》:“大将军进退予夺,皆取自上意,下至偏裨,亦皆假重事权,为之罢监军使者,令文吏毋得摧沮。”
《漢語大詞典》:沮止
阻止;遏止。新唐书·韦凑传:“ 温 为 安禄山 所厚, 国忠 惧其进,沮止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景公 欲用 孔子 , 婴 骤沮止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抵制美约》:“ 美国 既定沮止 华 人之苛例,我国乃议不用 美 货以钳制之,必 美 人改其苛例而后可。”
分類:阻止遏止
《骈字类编》:漆沮
书漆沮既从也诗漆沮之从天子之所传漆沮之水麀鹿所生 从漆沮驱禽而致天子之所 明一统志西安府风俗形势漆水经其东沮水绕其西
《漢語大詞典》:沮伤(沮傷)
挫伤;毁伤。三国志·魏志·锺会传:“ 段谷 、 侯和 沮伤之气,难以敌堂堂之阵。” 宋 苏舜钦 《京兆求罢表》:“凡有所见,未尝不言,虽数被於沮伤,岂敢思於欺默,报陛下非常之遇,罄下臣无隐之怀。” 清 戴名世 《〈困学集〉自序》:“即有异俗之心,絶人之才,且沮伤而不得进,况余才质鲁钝,顽然无所得於心。”
分類:挫伤毁伤
《漢語大詞典》:疑沮
(1).恐惧沮丧。《三国志·魏志·王基传》:“ 俭 ( 毌丘俭 )等举军足以深入,而久不进者,是其诈伪已露,众心疑沮也。”南史·张兴世传:“贼据上流,兵张地胜,今以奇兵潜出其上,使其首尾周惶,进退疑沮,粮运艰碍,乃制胜之奇。”新唐书·忠义传序:“姦鈇逆鼎,搏人而肆其毒,然杀一义士,则四方解情,故乱臣贼子赩然疑沮而不得逞。” 明 宋濂 《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初, 钓臺 之役稍不利,亡一千夫长,至是羣情疑沮。”
(2).指恐惧沮丧之心。 宋 欧阳修 《论西贼议和利害状》:“然数日来风闻颇有无识之人妄陈愚见,不思远患,欲急就和。臣虽知必不能上惑圣聪,然亦虑万一少生疑沮,则必坏已成之计。”
(3).怀疑;疑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绣:“西邻是其表叔,有何疑沮?”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如热带人未见冰前……惟直示以冰,使之触之,则虽不言质力二性,而冰之为物,昭然在前,将直解无所疑沮。”
《高级汉语词典》:少沮
略有收敛
《漢語大詞典》:沮议(沮議)
非议;异议。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二客虽窒计沮议,何伤。”孙子·九地“夷关折符” 唐 李筌 注:“政令既行,闭关折符,无得有所沮议,恐惑众士心也。”新唐书·陆贽传:“所谓小人者,非悉怀险詖以覆邦家也,盖趋向狭促,以沮议为出众,自异为不羣,趣小利,昧远图,効小信,伤大道尔。”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 熙寧 初,有詔侍从之臣各举所知, 范蜀公 时为翰林学士,以应詔除 利州路 转运判官,执政有沮议者。”
《漢語大詞典》:沮气(沮氣)
丧气,情绪低落。隋书·韩洪传:“ 洪 四面搏战,身被重创,将士沮气。”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当其时也,烽燧迭警,羽书狎至,人心大摇,羣师沮气。”
《国语辞典》:沮水  拼音:jū shuǐ
源出于湖北省房县西南荆山的河川。东南流至当阳与漳水汇合,南流至江陵县注入长江。
分类:荆山河川
《骈字类编》:大沮
五代史王镕传晋将李嗣昭复取洺州梁太祖击败嗣昭因移兵常山顾谓葛从周曰尔为我先锋从周至临城中流矢卧舆中梁军大沮
《漢語大詞典》:沮毁
诋毁。史记·伍子胥列传:“ 子胥 专愎彊諫,沮毁用事,徒幸 吴 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 宋 司马光 《遗表》:“得 王安石 委而信之,不復疑贰,听其言,从其计,人有沮毁之者,责而逐之。”
分類:诋毁
《漢語大詞典》:排沮
排斥抑制。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 明 薛蕙 《从军行》:“赏格多排沮,谤书仍负累。”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殷忧内结,智计外发,知非变法,无以交通外人得其欢心,非交通外人得其欢心,无以挟持重势而排沮太后之权力。”
分類:排斥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