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奈 → 柰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没奈何(沒奈何) 拼音:mò nài hé
1.莫可奈何、毫无办法。《文明小史》第五六回:「人家同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余日本,后来叫惯了,当面都有人叫他余日本,他也没奈何。」也作「末耐何」、「无奈何」。
2.相传宋张循王俊家多银,每以千两镕铸一球,称为「没奈何」。见宋。洪迈《夷坚戊志。卷四。张拱之银》。后指较大的银锭。《聊斋志异。卷一○。仇大娘》:「禄默思良久,对曰:『银成「没奈何」。』」
《國語辭典》:末耐何 拼音:mò nài hé
毫无办法。《新唐书。卷八二。十一宗诸子传。承天皇帝倓传》:「帝泣下曰:『事已尔,末耐何。』」也作「没奈何」。
《國語辭典》:不奈何 拼音:bù nài hé
无法、莫可奈何。《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不奈何烦朱将军去。同州缓急,看兄弟的面皮相救援则个。」
《國語辭典》:赤紧的(赤緊的) 拼音:chì jǐn de
1.实在、当真。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不争我服事重瞳没个结果,赤紧的做媳妇先恶了公婆。」《金瓶梅》第八三回:「赤紧的因些閒话,把海样恩情一旦差。」
2.无奈。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偏我不是金狮子员外,我是胎胞儿里叫化来,赤紧的咱手里无钱那。」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孤霜子母无投奔,赤紧的先亡过了有福之人。」
《國語辭典》:没做奈何处(沒做奈何處) 拼音:méi zuò nài hé chù
不知怎么办才好。《水浒传》第四三回:「李逵在背后听了,正待指手画脚,没做奈何处。」也作「没做理会处」。